海協在澳門設辦事處加強與台灣人民聯繫 海協在澳門設辦事處加強與台灣人民聯繫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協〕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辦事處將於今日正式成立。看來,這是北京涉台部門落實中央關於「寄希望於台灣人民」政策的一項新的具體舉措,使之進入「既要說,也要做」的階段,利用澳門的有利環境,做好聯繫、接待包括「廣大民進黨成員」在內的台灣人民的工作。

在關於「澳門是兩岸聯繫最佳橋樑」方面,筆者早在七年前「江八條」發表前後,就曾多次分析指出,如果兩岸政治談判是一定要由兩岸領導人會晤作「開場曲」的話,澳門確實是兩岸領導人會晤的理想地點。這除了是澳門具有中國領土與「第三地」之間的特點之外,還因為在目前階段,無論是持中國護照還是持台灣「護照」的旅客,經澳門國際機場入境都是不需要簽証的,而頒發簽証是行使國家主權的行為,故僅就此而言,就已凸顯了澳門是中國領土的屬性。而且,按照中國人喜歡「周而複始」的傳統,澳門是孫中山先生最早進行革命活動的地方,他在澳門邁出了革命生涯的第一步。而如果兩岸政治談判的第一步也是在澳門邁出的話,就完全符合中國人的「周而複始」的傳統,也在某種意義上可以告慰強烈追求國家統一的孫中山先生在天之靈。尤其是在澳台航線通航之後,台灣人來澳門十分方便,而在從澳門國際機場到路環威斯汀酒店又可避開外人耳目,有利於保密的較佳條件下,海峽兩岸的有關人士在進行不便於公開的接觸和磋商活動時,澳門就是一個理想的地點。實際上,自澳台航線通航之後,台灣的一些知名官員曾到過澳門旅遊休息,都沒有驚動媒體及社會,故不少官員都認為澳門是他們這些身份尷尬不方便出外旅遊的官員,進行短期渡假的好地方。按此推理,海峽兩岸有關官員利用澳門來作為就兩岸政治談判的種種問題進行非公開接觸及磋商的地點,是較為理想的。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間,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在澳門特區籌委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的開幕講話中提出「澳門在兩岸關係交往中起著獨特的作用,澳門回歸後我們希望能繼續發揮這種作用」後,本欄又分析認為,錢其琛所指的「獨特作用」,當然主要指的是由「澳航」執行的「一機到底」飛航兩岸的「間接直航」方面〔當年十二月間錢其琛在北京中南海會見澳門新聞界高層人士時,也表示「獨特作用」主要是指在「一機到底」方面〕。實際上,「一機到底」飛航兩岸確是澳門對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貢獻。因為它不但實現了兩岸之間的「變相直航」,而且還衝破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對含有二成以上陸資的外國企業進入台灣開業的限制〔中資「中航」佔有「澳航」百分之五十一股份〕。不過,如果以錢其琛「澳門回歸後我們希望繼續發揮這種作用」的期許來衡量,似乎澳門在兩岸關係交往中所能起到的獨特作用,並非僅僅是類似「一機到底」等經貿及人員往來范疇的事務方面的,因為倘若日後兩岸實現「三通」,就不需要澳門在這方面「繼續發揮這種作用」了。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錢其琛所指的「澳門在兩岸關係交往中起著獨特的作用」,除了是指前述的「一機到底」等經貿及人員往來范疇的事務之外,更有可能是有關政治范疇方面的事務,亦即是筆者曾多次分析提出過的利用澳門的特殊有利條件,進一步提升澳門在兩岸關係中的中介地作用的層次,倘在日後兩岸開展政治談判之後,充分發揮澳門可作為「中間緩衝地帶」及非正式磋商的地點的作用。

實際上,澳門過去就曾起過這樣的特殊作用。據說,當年李登輝的「密使」──「總統府」秘書室主任蘇志誠和「文建會」主委鄭淑敏,就是經澳門有關人士安排,到珠海與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曾慶紅秘密晤談的。另外,在台灣政壇上,也時不時突然流傳兩岸的相關官員在澳門秘密會晤的傳聞。不過,即使是兩岸能開展政治談判,由於雙方分歧甚大,也將難以在短期內取得較多的共識,這就注定在正式談判的會場上,可能會出現「各自表述,難有交集」的情況。而根據古今中外的談判經驗,正式談判之外的非正式磋商,才是雙方能夠冷靜得下來務實地討價還價的場合。而具有與兩岸間的交通十分方便、便於保密等別處所無的特點的澳門,就成了兩岸非正式磋商的最佳地點。

在「政黨輪替」、民進黨的陳水扁當選為台灣領導人後,情況有了較大的變化,本欄過去的一些分析,可能已經「不合時宜」,不過,由於澳門的兩岸交通方便。不敏感…等特點,仍是兩岸進行溝通聯繫的最佳地點,仍可使澳門在兩岸關係中發揮獨特的作用。實際上,在過去一年多來,已成為執政黨的民進黨的一些人物,也像以往蘇志誠等人那樣,將澳門作為兩岸秘密接觸的地點。依台灣媒體報導,民進黨中常委陳昭南〔新世紀辦公室〕在向該黨第九屆全國黨員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提出「廢除台獨黨綱提案」之前,就曾到過澳門與台辦系統人員見過面。而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前任副主任梁文傑〔新潮流系〕在到英國修讀博士學位之前,也曾到過澳門與北京台辦系統人員見過面。曾是民進黨員、現正申請「歸隊」的林正杰〔曾與蔡仁堅一起是「前進系」成員〕在「璩美鳳光碟事件」之火延燒到新竹市政府〔林正杰曾任新竹市副市長〕,正受到新竹市議會質詢和市政府政風室追查時,也曾先後兩次到過澳門〔其中一次還到了北京〕,向有關人士「說清楚,講明白」。

而在北京方面,近來的一些異動,似也是也正沿著將澳門營造為兩岸非公開、非正式接觸橋樑的方向運作。其中,新任澳門中聯辦台灣事務部部長的劉剛奇,來澳前是海協的第一副秘書長。而前部長魏尤龍調返北京,在出任了短時間的國台辦六局〔港澳海外涉台事務局〕局長之後,又調到了八局〔聯絡局〕任正局級的副局長,而聯絡局的職能就是「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台灣高層及重要知名人士的接待工作」。更「湊巧」的是,曾任海協副秘書長,被傳是現任聯絡局局長或海峽旅行社〔其服務對象是台灣同胞,並承辦台灣高層及重要知名人士的大陸旅遊接待任務〕總經理、並曾一度被傳將調來澳門接替魏尤龍,的張曉布,在過去一年來也頻頻在澳門出現。如果再追溯久遠一些,曾在香港南懷瑾家中進行的「兩岸密使會晤」中負責記錄的王今翔〔當時任國台辦主任助理兼聯絡局局長〕,不久後調來澳門出任前澳門新華社副社長〔現改稱為澳門中聯辦副主任〕。這些「巧合」的事情串在一起之後,就使人對海協要在澳門設立辦事處並不會感到奇怪,相反還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