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水扁出席「台獨烈士」鄭南榕追思會說起

陳水扁雖然在「五•二O 就職演講」中,宣稱「本人保証在任期之內,不會宣佈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但他卻於前年三月十八日當選「中華民國總統」之後,當即於四月七日前往「鄭南榕紀念館」,向「台獨烈士」致祭。今年四月七日,他又以「中華民國總統」的身份,前往「鄭南榕紀念墓園」,出席「鄭南榕殉道十三周年追思會」,並發表了講話。另外,由「總統府」管轄的「國史館」亦在今年四月七日宣佈,即將進行撰寫《鄭南榕傳》的工作並將之列藏「國史館」。這就形成了一種極不和諧的景像:身為「中華民國總統」的陳水扁,竟然要為志在推翻「中華民國」、建立「台灣共和國」,並因要捍衛刊登《台灣共和國憲法草案》的「新聞自由」而以自焚明志的鄭南榕招魂,這豈非是咄咄怪事!但從中也可看出,包括陳水扁在內的民進黨人,其極終目標還是要建立「台灣共和國」;目前之所以仍是使用「中華民國」的「國號」,只不過是形勢格禁,內外環境不容許而已。一旦「時機」成熟,「台灣共和國」就會被抬出來,而鄭南榕也將會被尊為「台灣共和國國父」,佔據「國史館」的主要位置,將「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請」出「國史館」。

「台獨烈士」鄭南榕是福建人,一九四七年出生。他曾就讀於台灣大學哲學系,後自動綴學。一九八0年加入「黨外」陣營,一度參與周清玉的輔選工作。一九八一年擔任《政治家》周刊編輯,並為《深耕》雜並撰稿,捲入「批康〔寧祥〕」風潮。一九八四年三月十二日創辦《自由時代》系列雜並並任總編輯〔陳水扁為創刊社長〕,登記為許信良「台灣民主黨」的第一號准黨員,參與組織「反國安法五一九綠色行動」、「二二八和平促進會」等。一九八九年四月七日,台灣警方以「涉嫌叛亂罪」前往拘捕時,自焚而死,終年四十二歲。他的妻子是民進黨籍的現任「客委會」主委葉菊蘭。

鄭南榕曾自稱為「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台灣獨立的外省人」。在他所主持的《政治家》、《自由時代》等雜並中,不但頻密刊登「台獨」分子撰投的鼓吹「台灣獨立建國」的文章,他自己也親筆撰文,煽動「台獨」惡潮。為了應付警方的查禁,他運用了以不同名稱出刊的辦法,申請了十多張牌照,使《自由時代周刊》成為「黨外」雜並中發行時間最長的雜並,總共發行了三百零二期。一九八七年四月十八日,鄭南榕在台北市金華國中公開演講,主張「台灣獨立」,並認為除了喊「台獨」口號,還必須提供相關的「台獨」資訊的主張,供民眾參考、判斷。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十日,鄭南榕在《自由時代》雜並刊登了「台獨」分子許世楷的《台灣共和國憲法草案》,因而遭警方以「涉嫌叛亂罪」,欲將其逮捕。一九八九年一月二十一日,鄭南榕在簽收「新憲案」傳票時說:「OVER

MY DEADBODY」。一月二十七日,首次傳訊開庭,鄭南榕即公開聲稱,「國民黨抓不到我的人,只能抓到我的屍體」。自此,他將自己關在位於民權東路的雜並社內,拒絕外出,同時在辦公室內准備了三桶汽油,准備與警方作長期對抗。在歷經了七十一日的封閉對抗後,四月七日上午,警方執行強制拘捕,重兵包圍雜並社。在即將破門而入之際,鄭南榕走進總編輯室,反鎖房門,引火自焚,連同雜並社義工詹益樺一道燒死。

為此,鄭南榕被「台獨」分子捧為「國父」、「台獨烈士」,而他的妻子葉菊蘭,也受到「台獨」分子的照顧,先後把她捧為「鄭南榕先生紀念基金會」董事長和連續多屆「立委」。「政黨輪替」後,她被任命為「交通部長」。今年二月「內閣」改組,身為客家人的她則改任「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在國民黨執政時期,雖然鄭南榕被「台獨」分子們視為「英雄」,但由於執政當局堅持反「台獨」的政治立場,故「台獨」分子們尚不敢公開進行紀念鄭南榕的活動。不過,在李登輝拋出「兩國論」後,情勢就有了某些改變。一九九九年四月七日鄭南榕自焚十周年時,一群「台獨」分子包括李敏勇、許章賢、李永熾、許景河、廖敏雄、邱晃泉、葉博文、高俊明等,成立了「鄭南榕先生基金會」,並在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舉辦紀念晚會,葉菊蘭在會上聲稱要將亡夫捐出來作為「全民資產」。該基金會決定,將設置「鄭南榕紀念館」及「鄭南榕紀念獎」。二零零零年「總統」大選,陳水扁勝選後,「台獨」分子們就放開手腳,執行該基金會的各項計劃。其中,在二零零零年四月七日,將鄭南榕自焚的雜並社原址闢為「鄭南榕紀念館」,對外開放。館內陳列了相關資料和文件,包括鄭南榕在獄中所寫的書信及《自由時代》雜並,以及鄭南榕的銅像。為了凸顯鄭南榕「以死明志」,保留了鄭南榕自焚時被烈火熏黑了的牆壁。此外,舉行了為期一個月的「鄭南榕自由之路文化節」,安排了八場學術演講及多場追思音樂會。當日,「候任總統」陳水扁專程前往致祭。今年四月七日,「鄭南榕紀念墓園」和「自由之翼紀念銅雕」落成,聲稱堅持「憲法一中」的陳水扁,卻去出席為鄭南榕這個「台獨烈士」舉行的追思儀式。只不過是,他在致詞時,尚不敢宣揚鄭南榕「為台獨而犧牲」的精神,而是大談「言論自由」及「言論品質」。似乎是只有像鄭南榕那樣的鼓吹「台獨」的言論才是「有品質」的言論,而《中國時報》、《壹週刊》等媒體所刊登的揭發「國安局」弊案的報導,則是「缺乏品質」的言論。

原來,鄭南榕在死了十三年之後,還有這麼一種可以利用的剩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