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與內蒙古經貿合作互補互促大有可為 澳門與內蒙古經貿合作互補互促大有可為

特首何厚鏵率領的澳門特區政府代表團,及澳門企業家訪問團,目前正在內蒙古自治區進行訪問。前日,澳門與內蒙古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及捐贈希望小學的捐款協議書。何厚鏵在記者會上指出,此行訪問內蒙,標並著澳門特區進一步與內地各省市及自治區發展合作關係正全面深入展開,特區政府將致力推動兩地在經貿、旅遊、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何厚鏵還鼓勵澳門企業家積極參與西部大開發,指示貿促局等相關部門大力支持工商界人士到內蒙及西部考察,尋找商機,並期望以內蒙古作為進入俄羅斯、以至其他地方的跳板,為本地企業家開拓更大的市場。

從何厚鏵與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書記儲波、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烏雲其木格的會面氣氛十分融洽,而澳門與內蒙古又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的情況來看,這次澳門特區政府代表團和企業家訪問團訪蒙之行的前半階段,是十分成功的。能夠取得如此成績,不但是凸顯了澳門回歸後與內地各省、自治區、市的關係如同兄弟般的密切,在「一國兩制」的架構下攜手合作、互補互促、共同發展的良好態勢,而且也預示了澳門與內蒙之間的友好合作關係,從過去澳門商人在內蒙投資及興辦「光彩」事業的基礎上,發展為全面合作,亦即是從「遊擊戰」發展為「大兵團作戰」。當然,能夠取得這一成績,很可能也與澳門中聯辦主任白志健積極穿針引線所分不開。──

他在來澳任職之前,曾任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副書記,熟悉了解當地的實際情況,並建立了豐富的人脈關係;而在來澳任職之後,經過調查研究,又掌握了澳門的基本情況,認識了許多企業家朋友。在兩相比較之下,他又對澳門與內蒙古各自的長處及不足之處瞭然於胸。在從中穿針引線中,兩地的合作項目就較能「對口」,符合「取長補短」、「互補互促」的精神。

特區成立之後,特首何厚鏵十分重視與內地的交流合作。尤其是在中央作出「西部大開發」的戰略之後,特區政府積極響應,先後與雲南、重慶、內蒙等西部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互訪,並推動經貿合作,而以今次澳蒙多項合作協議的簽訂,成果最為豐碩。

實施「西部大開發」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和艱巨的歷史任務。在當前和今後時期,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點任務是:加快基礎建設;加快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鞏固農業基礎地位,調整工業結構,發展特色旅遊業;發展科技教育和文化衛生事業。力爭用五至十年時間,使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西部開發有一個良好的開局。到二十一世紀中葉,要將西部地區建成一個經濟繁榮、社會進步、生活安定、民族團結、山川秀美的新西部。而「西部大開放」對澳門企業家來說,也是商機無限。由於國家在金融信貸、稅收、土地價格、礦產資源、出入口政策等方面,都對「西部大開放」提供了優惠待遇,澳門企業家到西部地區投資或與西部地區合作,都將會大有可為。這就像是在改革開放初期,澳門商人在到內地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投資,大多得到豐厚回報那樣。何況,在自己的事業得到發展的同時,也幫助了西部的開發建設,為自己國家的建設作出了貢獻,也是愛國愛鄉的具體表現。

內蒙古自治區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地區之一。號稱中國第二大高度的內蒙古高原,是中國最大的天然牧場。內蒙古自治區土地資源遼闊,土地面積一百一十八萬三千平方公里,佔全國土地面積的百分之十二點二,僅次於新疆、西藏,居全國第三位,享有「南糧北牧,東林西鐵,遍地烏金」的美稱。面積達八十八萬平方公里的內蒙古草原,佔全國草原面積的百分之二十八,居全國五大草原之首,是中國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內蒙古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森林面積達十六萬平方公里,居全國第一位;大興安嶺是中國保存較完好、面積較大的原始林區,有天然林地二億多畝。內蒙古地下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現已探明的礦種就有一百二十多種,產地達六百多處,在列入全國儲藏表的七十二種礦藏中有七種礦儲量居全國首位。內蒙古從東到西,煤田分佈極為廣泛,已探明的煤田和煤井就有二百多處,煤炭儲量達二千三百五十多億傾,遠景儲量一萬二千多億傾,兩項均居全國第二位。區內石油天然氣的蘊藏量亦十分可觀,全區已探明十三個大油氣田。

因此可以說,內蒙古是一個巨大的「聚寶盆」,澳門人到此又豈能有「身入寶山空手歸」之理?實際上,在澳門與內蒙古簽署的多項合作協議中,就有紡織品進出口,羊肉出口,肉食品出口,及垃圾生物肥料等項目,是屬於「資源合作」方面的。而成吉思汗陵旅遊業合作項目,也是屬於資源型合作項目。以澳門與世界各地的聯繫及擁有豐富旅遊業經驗的有利條件,相信這些合作項目都能結出豐碩的成果。我們更相信,在此次澳門特區政府代表團和企業家訪問團訪問內蒙古行程前半階段的基礎上,此次內蒙之行的後半階段也同樣能取得完滿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