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政治報告豐富發展了「江八條」

由於「十六大」開幕前夕,專程赴北京採訪的台灣記者都紛紛猜測,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在向「十六大」作的政治報告中,可能會在錢其琛較早前提出「兩岸航線」定位所營造的務實氣氛的基礎上,對對台政策提出一些有新突破的新提法,作為第三代領導集體移交給第四代領導集體的寶貴財產,從而凸顯江澤民作為中共第三代領導核心的重要歷史定位,及繼承和發展了鄧小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標誌。

果然,江澤民昨日在向「十六大」作的政治報告中,用了一千一百多字來談及台灣問題,佔整個政治報告百分之四點二的篇幅,與「十五大」政治報告談及台灣問題只是用了八百八十多字,僅佔整份政治報告百分之二點六的篇幅相比,確是加重了「台灣問題」的份量。而且,江澤民在向大會宣讀政治報告時,為了節省時間,是宣讀三十多頁的「縮減本」的〔全文為五十九頁〕,政治報告的十個部份都有不同程度的刪減,但對涉及台灣問題的第八部份《「一國兩制」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卻是刪減最少的,幾乎是「原汁原味」地宣讀了這部份內容的全文。另外,江澤民在宣讀這部份內容時,語調最為高亢,而他在分別讀到「中國人民將義無反顧地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灣從中國分割出去」,及「我們堅信,通過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努力,祖國的完全統一就一定能夠早日實現」時,代表們鼓掌的時間最長,掌聲也最熱烈。

當然,「十六大」報告中關於台灣問題的一些提法,在「質量」方面也是甚高的,其中一些提法,更是第一次提出。比如,「我們再次呼籲,在一個中國的基礎上,暫時擱置某些政治爭議,盡早恢複兩岸對話和談判。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可以談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可以談台灣地區在國際上與其身份相適應的經濟文化社會活動空間問題,也可以談台灣當局的政治地位等問題」。在這三個「可以談」中,後兩個「可以談」是第一次見諸於正式文件;而「台灣同胞可以同大陸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利,共享偉大祖國在國際上的尊嚴和榮譽」,其中的「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利」,也比過去「兩岸統一後,台灣領導人可以出任國家副主席」的說法,更有誠意,更具情理。

江澤民上述的新提法,似是向台灣當局表明,只要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就可以擱置「一中」內函等政治爭議,進行兩岸政治對話及恢復兩岸事務性商談。「政治對話」的商談內容,除了是「江八條」和「十四大」、「十五大」已提出的「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之後,還將包括台灣當局加入一些非政治性及不是以主權國家為會員的國際組織,甚至是台灣當局斤斤計較的「對等政治地位」問題。

這幾項最新提法,是對「江八條」的補充和發展,使「江八條」更為完善及更具政治號召力。相信,台灣的政治人物,只要是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都能夠欣然接受,而且也是其符合廣大台灣居民的切身利益,如果宣傳推介得法,切實落實「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台灣的大多數選民是會將選擇響應上述呼籲的政治人物作自己的領導人,並敦促其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與祖國大陸領導人以對等的政治地位進行政治對話,循此途徑適當地參加一些國際活動,擴大自己的國際經濟社會文化活動空間,真正充分地共享偉大祖國在國際上的尊嚴和榮譽。

而以台灣地區目前的政治生態看,盡管陳水扁或許在心底裡會受到江澤民這些新提法的吸引,但由於他必須要維系傳統支持者尤其是「台獨」原教旨主義選民的選票,不一定會公開響應。而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及這兩個政黨的絕大多數高層幹部,則會樂於接受。因此,倘在後年初的「總統」選舉中,國親兩黨能夠拋棄私心,透過合作搭配參選而奪回政權,江澤民提出的各項主張就將能得到落實,兩岸關係就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而在目前階段,江澤民的最新提法也將能阻遏台灣當局的「台獨」傾向,使其在國際社會均認同及欣賞江澤民最新提法的政治壓力之下,不敢輕舉妄動。

〔北京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