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逆向思考邊境工業區和自由港地位等問題 何妨逆向思考邊境工業區和自由港地位等問題

特首何厚鏵將於今日率領特區政府代表團訪問珠海,正式啟動與珠海市政府就邊境工業區及合作開發橫琴等問題洽談具體細節。何厚鏵上周在訪問廣東省時曾表示,由於當中涉及很多技術性問題,不能期望雙方在今日的洽談中便能完全就整個方案達成協議。但相信今日洽談的過程應會相當順利,並希望在今年底落實整個方案,以便能讓澳門製造業在二零零五年紡織品配額取消後,仍能維持現有基礎,並得到進一步發展。

由此可見,何厚鏵今日的珠海之行,是實質性的工作訪問,與上周廣東之行的「禮貌性拜會」有所不同。隨著今日的珠海之行,宣佈澳珠合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並將會有實質性的成果收獲。這不單止是因為澳門已經回歸,使澳門與珠海的合作具有了良好的政治基礎使然,而且也因為中央政府堅定不移地實行「一國兩制」的方針,實施全力支持澳門特首何厚鏵和特區政府的工作,共同維持澳門的繁榮、穩定和發展的政策所促成。當然,也與珠海市現任市長王順生曾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工作過多年,能夠准確領會中央的意圖,並在政治覺悟、政策水平、視野胸襟、氣度風格等方面都能跳脫「地方本位主義」的桎梏,也有很大的關係。

實際上,設立澳珠邊境工業區和雙方合作發展橫琴,不但對澳門有利,而且對珠海也有利,符合互惠互補、共同發展的精神。不過,以「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在青洲鴨涌河兩側設立邊境工業區,也將會給珠海市當局帶來一些不利之處。其中最明顯的,是打亂了珠海市原來的發展規劃,尤其是將會給茂盛圍一帶已經建成的商住樓宇以至學校等公用事業造成程度不同的困擾。另外,大量非本地勞動力的進場,也可能會給珠海市的治安管理帶來一定的壓力等。不過,只要雙方能拿出誠意,並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來認真商討,是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的,亦即是一定能夠妥善解決上述種種問題,從而達致「雙贏」的。

澳門出口工業在尋求出路的過程中,之所以最後是選定了邊境工業區的形式而不是最初的「臨港工業區」,主要原因是受到澳門是「WTO」的會員體,「澳門基本法」也規定澳門特區是單獨關稅區,繼續維持「自由港」的地位,享有可對產品簽發「產地來源証」的權力,以及可以繼續享受出口產品配額〔二零零五年後紡織品配額將取消〕、關稅優惠及其他類似安排的特定條件限制。正因為如此,原來主張珠澳合作的「免稅加工區」設在遠離珠澳邊境的「臨港加工區」或港灣「珠海免稅區」的珠海市政府,在瞭解到「WTO」各項規則及「澳門基本法」的相關規定,以及澳門特區政府設立邊境工業區的意圖之後,也就欣然接受澳門特區政府的提議,從而顧全大局,克服困難,同意在青洲鴨涌河兩側填海興建邊境工業區。

既然邊境工業區是受制於「WTO」及「澳門基本法」的相關規定,也既然在青洲鴨涌河兩側設立邊境工業區的確是存在著一定的技術問題,我們是否可以以逆向思維考慮如何在現有的邊境工業區計劃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地擴展邊境工業區的概念,甚至是靈活運用「自由港」的地位的問題?

比如說,珠海市政府原先屬意的「臨港工業區」和洪灣「免稅加工區」,的確是具有不影響珠海市整體規則、便於管理等優點。如果在青洲鴨涌河兩側設立邊境工業區取得了成功經驗,各方廠商反應良好,有意擴大發展經營,但邊境工業區又不足以滿足發展前景需要之下,倘若能夠通過中央政府與「WTO」交涉,取得「WTO」理解和同意,由澳門特區政府向珠海市「租借」「臨港工業區」或「免稅加工區」經營,亦即是將澳門特區因其「單獨單稅區」及「自由港」地位而享有的各種優惠待遇安排,延伸到「臨港工業區」及「免稅加工區」。這樣,既可使澳門解決工業發展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又可使珠海市受澤於「隔離田車水」,帶動下游工業及周邊服務業的發展?不過,這一形式並未能有效地解決澳門特區政府設立邊境工業區所要解決的其中一個問題──幫助本地中年製造業工人就業,似是「針冇兩頭利」。

由此,我們還可以更深一層思考:澳門雖是「自由港」,但卻沒有深水港,並未能真正利用及發揮「自由港」的地位,從而白白地浪費這個難得的有利條件;珠海雖然擁有深水港〔珠海港〕,但並不擁有「自由港」的地位,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如果中央政府向「WTO」交涉並取得「WTO」認可,以澳門特區「租借」珠海港的形式,將澳門特區的「自由港」地位及權利延伸到珠海港去,而有關港務文件等項目的處理則在澳門進行,澳門就可以真正發揮「自由港」的作用,珠海也可充分提高珠海港的使用效率,兩全其美。

不過,由於珠海港位於西江出海口,泥沙淤積情況十分嚴重,疏浚港口及航道的費用不低。而往西發展,湛江港是大陸沿海的著名深水港,其負二十九米深的航道舉世無雙,且無泥沙淤積之虞,可以真正發揮「深水港」的作用。尤其是湛江港是祖國大陸西南各省的重要出海通道港,交通便利。如果政策和法律允許「租借」湛江港,就不但能使澳門成為真正的「自由港」,而且也符合國家「西部大開發」和澳門特區「與粵西合作發展」的戰略,這又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