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將可增強市民對澳門凝聚力及歸屬感的活動 一項將可增強市民對澳門凝聚力及歸屬感的活動

在「SARS」疫情解除之後,澳門特區政府及其屬下各相關部門,當即積極投入到恢復和振興澳門經濟的工作中去。其中最為觸目的項目是,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將於今日率團啟程前往北京,與國家商務部有關官員正式開始磋商「內地與澳門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事宜;及旅遊局亦計划耗資三千萬元針對香港市場進行一系列宣傳推廣,並透過澳門中國旅行社和澳門中國國際旅行社邀請廣東省旅遊業者及傳媒考察團來澳進行考察等。澳門基金會和澳門旅遊局還將推出八百萬元大抽獎,作為「澳門夏日歡迎您」的系列活動之一,以鼓勵旅客在延長留澳時間及在澳門多消費,並惠及各行業。在此基礎上,澳門基金會又計划在支持舉辦旅遊推廣活動的五千萬元中,撥出約七百萬元與社團、學校合辦「澳門情懷」系列活動,資助澳門居民作「本地遊」,及參與各項文化活動,還將對澳門居民進行形式活潑的公民教育,以團結澳門居民力量,凝聚澳門情懷,激蕩居民對澳門的歸屬感,促進經濟發展。由此可見,在實施「一國兩制,澳人治澳」方針之下的政府機構及其多數公務員,是確實能夠以「當家作主」的精神,想澳門所想、急澳門所急,積極地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地想辦法、出點子,以各種可行形式來保衛和發展澳門穩定繁榮的成果的。

在上述各項舉措中,澳門基金會主辦的「澳門情懷」系列活動,除了其主軸是促進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之外,還蘊含了豐富的人文關懷,尤其是在增強居民對澳門的歸屬感及公民道德意識方面。也就是說,這個「澳門情懷」系列活動,又豈止是推動經濟復甦及發展「咁簡單」?它已跳脫了「經濟」的範疇,站到了「上層建築」的高度,有利於推動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這完全符合澳門基金會「促進、發展或研究文化、社會、經濟、教育、科學、學術及慈善活動,包括旨在推廣澳門的活動」的宗旨。

澳門基金會透過「澳門情懷」活動,與社團合作舉辦「澳門遊」,是一個十分適時的創舉。盡管「澳門遊」算不上是「新思維」,因為過去澳門一些社團亦曾零星舉辦過此類活動,但畢竟它是一個「新創舉」,因為它將把「澳門遊」辦成全澳性的活動,而且不帶商業銅臭。透過「澳門遊」活動,可以使居民增進對澳門的了解,領略澳門的深厚歷史文化內涵及較豐富的景點和文物古蹟,從而思考和探掘澳門的特色和優勢,並將之轉化為熱愛澳門、推動澳門發展的熱情,進而提高市民對澳門的凝聚力和歸屬感。因此,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公民教育活動,值得大力支持;也希望各類社團及學校積極響應,發動和組織市民、學生踴躍參加。

本來,澳門面積細小,只有二十多平方公里,而且是海島地貌類型,自然景點不多,不少市民都自認為是「最為熟悉不過,無甚看頭」。尤其是多數市民日常工作、學習生活緊張,也沒有時間認真遊覽本地區的景色,一些到澳門定居時間不長的新居民可能更是並未認真遊覽過澳門各處景點。即使是有時間寬裕也是以到外地旅遊來消磨時間,甚至於是寧愿「北上消費」。但過去長期以來,仍有一些民間社團和學校,經常組織非牟利的「澳門遊」以至「觀鳥」活動,以提高參與者對澳門本土景觀及自然資源的認識。在鄰近地區發生「SARS」疫情的四、五月間,澳門居民無法到外地旅遊,就紛紛在休假日攜同一家大小到離島旅遊,路各個山頭、海灘、步行徑,人頭湧湧,不少市民驚覺原來澳門也有如此優美的自然景色,並領略了大自然的樂趣。現在,澳門基金會組織「澳門情懷」系列活動,並重點進行「澳門遊」活動,把過去社團零星式及市民自發性的「澳門遊」整合為有組織、全面系統性的「澳門遊」,這也可算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操作藝術的淋漓盡緻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澳門遊」活動中,澳門基金會較為著重將澳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古蹟及各個博物館列為其主要旅遊景點,這有利於讓澳門居民增強對「申遺」意義及澳門「博物館文化」的認識。實際上,居民可能對澳門「申遺」的各項建築及各個博物館會是「耳熟能詳」,但就對這些古蹟的歷史背景及其文化內涵,即可能會是不甚了瞭,甚至是並未進入過各個博物館參觀。「澳門遊」將這些景點收納進去,是符合「申遺」的其中一個條件──必須是當地居民對這些文化遺產都有一定認識,並自覺地參與維護的,這將會為澳門「申遺」起到「加分」作用。另外,遊覽各個博物館,具體而言是將可提高這些博物館的入場旅遊率,而在表象來說也是有助於使到本地居民增強對本澳「博物館文化」的知性認識。於公於私,於社會於個人,都是「雙贏」的大好事。

更重要的是,透過「澳門遊」的活動,可以進一步提高市民「熱愛澳門」的公民意識,從而達至「知我澳門,愛我澳門」的效果。實際上,澳門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熱愛祖國與「愛我澳門」是統一的。熱愛祖國,就要從熱愛自己的家鄉、建設家鄉做起。我們要把滿腔的愛國之情、愛澳之心,融合到積極參與「一國兩制、澳人治澳」的偉大事業及建設澳門的具體行動中,讓美麗的澳門更加美麗,讓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