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將對港澳工作機構及人事作出調整兩面睇 中央將對港澳工作機構及人事作出調整兩面睇

這幾天,圍繞著「香港風波」,港台地區的一些媒體以另外一個角度作切入點,報導、評議中央與香港特區的關係的議題。比如,國務院港澳辦公室和香港中聯辦是否能准確掌握香港居民的真實心態,及是否因此而衍生了中央委托內地某些省分派人到香港調查了解香港民情,「繞過」負有「聯繫香港社會各界人士,增進內地與香港之間的交往,反映香港居民對內地的意見」重要職責的香港中聯辦等問題。昨日,這種報導及評議更是進一步「升級」,「晉升」到國務院港澳辦和香港中聯辦可能會有人事調整的「層次」。其中,剛在香港回歸六周年之日獲得香港特區政府頒發金紫荊星章的馮紹波任主席的《香港經濟日報》,就刊出其特約記者「金里仁」〔可能是諧音「京裡人」〕的報導,謂中央將會對涉港澳事務的工作機構作出調整,同時因應形勢的變化,對港澳工作政策作出相應的調整。

「金里仁」報導稱的主要內容,是:一、相關機構將籌備中央港澳工作會議。這一會議是相當於跨黨派、跨部門的會議。會議涉及的部門,包括國務院港澳辦、香港中聯辦這兩個直接工作機構;也涉及中共中央統戰部、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新聞辦、外交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局等多個部門。會議的召開將直接由中共中央書記處拍板,國務院港澳辦負責籌備。

如果這一消息屬實,就顯示中央十分重視港澳工作,而且是從全球外交戰略,國家統一大業〔既是要對台灣地區示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又是要防範台灣政治勢力介入港澳事務〕,全面貫徹落實基本法,搞好各方面的統戰工作…等角度,來處理港澳事務。因而才有各相關單位參與其工作,這有點像中共中央對台領導工作小組的模式,尤其是在兩者都分別由具體主管工作的機構〔國務院港澳辦、國務院台辦〕負責該機構的實際操作方面。但又不盡相似,因為中共中央對台領導工作小組是一種「任務編組」,帶有常態性質;中央港澳工作會議則是「聯席會議」,並非是常態性質,在有需要時才召開,或是定期召開。更大的分別是,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有軍事人員作其成員,而中央港澳工作會議則據「金里仁」報導,未見有軍事單位參與。

有一個需要澄清的問題是,既然是中央港澳工作會議,其議及內容範疇當然也就應當包括澳門特區,否則其稱謂只須是「中央香港工作會議」即可。但是,「金里仁」報導的參與單位中,並未包括相應的澳門工作機構如澳門中聯辦在內。或許,這篇報導只是專門針對「香港風波」而發,故而對澳門事務有所疏略。但也可從另一角度,折射出澳門回歸後,由於特首何厚鏵領導得力,也由於四十多萬「澳人」基本上尊重和服從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使到澳門特區並沒有多少可令中央「揪心」的事情發生。中央也就大可放心信任特首何厚鏵及澳門特區政府在高度自治的權力範圍內施法施政,而澳門特區也沒有什麼「麻煩事」是必須提交到中央港澳工作會議的層次進行討論的。這是澳門之福。

二、中央對香港工作機構可能調整,首先是人事上的調整。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廖暉,已內定不再兼任港澳辦主任,而專注全國政協港澳台僑事務的工作。廖暉離任後,主持港澳辦常務工作的副主任陳佐洱將出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

關於廖暉不再兼任港澳辦主任的問題,其實在他今年三月間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晉升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位階之後,大家就有這樣的預料。當時本欄亦分析指出,全國政協副主席屬於「黨和國家領導人」序列,地位甚高,不可能再兼任在國務院中只是屬於辦事機構序列的港澳辦的主任。這兩個職務之間,在職級位階上存在著頗大的落差。如果兼任,就可能會形成「千里馬拉小車」的「不對稱」狀況。何況,按照中央規範,屬於「黨和國家領導人」序列的官員,享受一定的警衛規格。如廖暉仍兼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這就可能會使本來就已經門禁森嚴,港澳居民難以產生親切感的港澳辦,更是戒備嚴森,拒港澳居民於千里之外了。廖暉不再兼任港澳辦主任後,如果不從外單位調派「空降部隊」接替其職務,由不久前被任命為常務副主任、並享受正部長級待遇的陳佐洱順位升補,就當然是最佳的安排,有利於工作的穩定性及延續性,而且也符合港澳工作專業性較強的要求。

但是,由於陳佐洱並不是中共中央委員,連候補中央委員也不是,這又有可能會形成港澳辦「政治地位下降」的不利情況。其是在香港、澳門兩個中聯辦的主任高杞仁、白志健都是中共中央委員的情況下,陳佐洱的「政治空白」,就不排除在工作中將會出現一些「尷尬」情況。不過,港澳辦也並非是「孤身走我路」,因為現任國務院僑務辦主任的陳玉傑,也是連中央候補委員的身份也沒有。或許,在日後的政府機構改革中,國務院辦事機構的政治地位,會比過往有所削弱。

「京里仁」報導稿中提及到,陳佐洱當年借調到中英聯合聯絡小組出任中方代表時,有一句名言是「車毀人亡論」,即批評前港督彭定康的福利政策,指若再高速增長不煞車,必會車毀人亡。

其實,陳佐洱還有一句曾在台灣地區引起哄動的名言,是「等你們三十八年了」。這是一九八七年九月十四日,當台灣《自立晚報》記者李永得、徐璐搶在台灣當局開放大陸探親政策之前,繞道日本進入大陸採訪時,當時任中國新聞社港澳台部主任的陳佐洱,受命負責接待工作。在機場接機時,他對第一次來大陸公開採訪的台灣記者脫口而出說:「歡迎,歡迎。我們等這們這位客人,已經等了三十八年了!」這句話准確地反映了大陸人民對開放兩岸探親期待以久的心情,而且也給這兩位台灣記者賦予了打破兩岸隔絕三十八年互不往來紀錄的歷史之舉的不尋常身份。因此,儘管台灣官方評之為「統戰語言」,但卻獲得了台灣民眾的普遍共鳴,而且也對台灣當局隨即宣佈開放大陸探親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或許,由曾為打開兩岸交往大門充任特定角色的陳佐洱,來出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可能在利用港澳特區向台灣地區發揮「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示範作用方面,會有較為准確生動的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