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論壇台灣學者開了許多苦口良藥方

目前在內地舉行的中央級的兩岸關係研討會,主要有兩個。其一是由「三台」〔即全國台聯會、全國台研會、中國社科院台研所〕舉辦的「兩岸關係研討會」,從一九九一年起開始已經舉辦了十二屆,今年的第十三屆將於八月下旬在廣東桂林市舉行。這個「兩岸關係研討會」較為偏重學朮性質,出席者大多為兩岸四地及海外的教授、研究員。其二是由海協會屬下的「海峽兩岸關係研討中心」主辦的「兩岸關係論壇」,以二零零零年開始舉辦,今年是第四屆。兩岸四地的應邀出席者除了是教授、研究員之外,還有台灣地區的政界人士及港澳地區對台灣問題有較深刻研究的媒體人士等。因此,有人指其性質為偏重於政治及聯誼方面。比如,出席今次在雲南省麗江市舉行的「兩岸關係論壇」的台灣人士中,就有中國國民黨中常委兼「立委」朱鳳芝,「陸委會」前主委張京育,國民黨台北市黨部前主委朱甌、新黨主席郁慕明等。

「兩岸關係論壇」昨日第二天的議程,是上午遊覽玉龍雪山,下午大會發言及閉幕式。與會者不畏高山反應和寒冷,勇敢攀登,其中軍人出身的國台辦副主任王在希第一個登上海拔四千五百零六公尺升雲台,在最接近的距離飽覽玉龍雪山主峰──扇子陡,及冰川雪域。七十六歲的台研所前所長李家泉也不甘後人,勇敢地登上了升雲白。大多數台灣學者專家也是「天下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透過這次登山遊覽,許多專家學者都悟出了「攀登台灣問題研究領域新高峰」的道理。而台灣學者們更被祖國大陸的錦鏽河山所折服,有人還批評呂秀蓮等「台獨」分子是井底蛙,把海拔只有三千九百九十多米的玉山誇上了天。「台獨」分子們正因為是眼光短淺,才一山障目,無視寶島河川與大陸江山緊密相連的事實。

看來,這亦正是海研中心選擇麗江舉辦今年的「兩岸關係論壇」的其中一個原因。而海研中心主任唐樹備更是表示,選擇在麗江舉行「論壇」,是為了讓大家有一個清靜的環境,冷靜地分析探討兩岸關係發展中出現的一些新問題。這個決定收到了頗為理想的效果。雖然兩岸與會學者在討論過程中有所爭論,但都是冷靜地擺事實講道理,據說這是兩岸學者聚首研討兩岸關係十二年來,氣氛最為平和的一次。

為此,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當年「台大哲學系事件」主角之一的王曉波總結指出,這次研討會呈現「四沒有一有」的情勢:一、沒有壁壘分明的對立;二、沒有人寄希望於「扁政府」能搞好兩岸關係;三、沒有人說陳水扁不是「台獨」;四、沒有人認為陳水扁的政策有利於台灣人民;五、許多與會者都期待著北京的對台政策減少失誤,尤其是在明年「總統」選舉前的關鍵時刻需要慎言。

綜合與會學者、專家的論文及發言內容,大家都認為兩岸關係的前景具有樂觀的一面。其主要因素,包括有大陸的開放改革深入進行,經濟發展速度喜人;兩岸之間的文化傳統;全球華人的「反獨促統」活動,歷年來兩岸交流成果豐碩,基礎深厚。

當然,影響兩岸關係發展的負面因素也不少,主要包括有:一、「台獨」分子大肆從事「文化台獨」及去中國化活動;二、大選因素,民進黨擅於操弄大選議題,「泛藍軍」在這方面較為被動;三、十多年來的兩岸交流態勢,是物質已交流,但感情未交流;四、兩岸間主權主張的衝突〔即「一中原則」〕;五、兩岸制度的差異,沒有互信,相互專注於權謀;六、台灣當局政策的矛盾;七、兩岸交流官冷民熱;八、台灣民眾未能准確理解「一國兩制」方針和中共的善意;九、公投問題。

預測即將進行的「總統」大選選情走勢,不少與會專家學者都指出,將可能會出現如下的幾種新情況:一、「綠營」將會以「一邊一國」挑舋「一個中國」,及以「舊勢力復辟」,「黑金主義」來攻擊「藍營」。「藍營」應主攻經濟問題,攻擊「綠營」的弱點。二、「綠營」將打「國際牌」〔拉攏與美國、日本的關係」和「台灣牌」「去中國化」。「藍營」應以「中國問題國際化,兩岸問題台灣化」以作反擊,並應有大目標以反制對抗「台獨」。三、「綠營」將會在今年下半年內以「參與聯合國」、「APEC峰會」出席人選、「公投」、「反香港二十三條」等為訴求,挑動台灣民眾情緒。四、「藍營」難以爭取台灣中、南部選民。五、「藍營」缺乏創造議題的能力,目前雖然民調較高,但前景並不樂觀,實際上從目前情況看,「連宋配」的民調是開高走低,陳水扁是開低走高。

為此,不少與會學者趁出席「論壇」的機會,向北京提出了許多建議。擇其要者,有如下幾點:一、加強對美、日遊說;二、除了要考慮台灣人民的利益外,還要考慮台灣人民的感受和尊嚴,以免被民進黨操作宣傳;三、吸取世界衛生大會教訓,大陸官員發表談話應當謹慎,以免成為「,台獨」媒體炒作的材料;四、應支持台灣「參與」〔不是「參加」〕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並同意世界衛生組織派員長駐台灣;五、應明白統一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須排除「統獨」兩極思維;六、人民交流可考慮歐盟模式,不可成為人民交流的障礙;七、應在反走私、販毒等犯罪領域內建立兩岸接觸、論壇的機制;八、應建立兩岸意外事件的危機處理機制;九、大陸應深化開放改革,建立人權價值的共識,以號召台灣人民,這涉及到許多法規的修改;十、應考慮德國統一前的「東德獨立」〔去德國化〕,其前景是德國最終還是統一了。

〔麗江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