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媽祖文化村給媽祖文化賦予新的意涵 中華媽祖文化村給媽祖文化賦予新的意涵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寥廊江天萬里霜」,「節近重陽念歸否,眼前篱菊帶秋風」。今日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在我國歷史上,「九」這個數字被人們認為是「陽數」。九月初九這一天,月和日都逢「九」,兩個「陽數」重疊起來,所以這一天被稱為「重陽」,又稱為「重九」。重陽節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戰國時代已相沿成俗。人們稱中秋節為「中秋佳節」,稱重陽節也是「重陽佳節」。這確是一個黃金秀節,也是一年豐收之時,而天氣又特別好,正是「秋高氣爽,雲淡風清」,「不似春光,勝似春光」。此時登臨高處,豪情滿懷,又逢菊花盛開,因而人們紛紛登高遠遊、飲酒賦詩和賞菊,還有到曠野去放風箏的。當然,也有人藉此拜祭先人,遙思親人,「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但在我們澳門特區的重陽佳節,除了是傳統的登高、賞菊及祭思先人之外,還被賦了新的一重內涵,就是紀念媽祖,並藉此在台灣海峽兩岸間架起一道中華民族傳統民俗的橋樑,拉續兩岸人民的血緣親情。而起到這個作用的,是位於離島路環的媽祖天后塑像,及澳門中華媽祖文化村天后宮。這不單止是由於天后宮的落成典禮,在今日──農曆癸未年的重陽節進行,而且以往的圍繞媽祖像及天后宮的一些大型祭祀活動,也大多是在重陽節進行。這似乎是有意與老媽閣廟的祭祀活動是在林默娘誕生日農曆三月二十三日進行的傳統,有所區隔。

實際上,如果說,中華媽祖文化村天后宮是寓寄著澳門特區聯結兩岸民俗的未來的話,那麼,老媽閣廟就是在回憶著澳門的往昔,並成為澳門歷史的見証。──人們常說,「未有澳門,先有媽閣」。而澳門的葡文「MACAU」及英文的「MACAO」,又是因媽閣而來。──在十六世紀明嘉靖三十二年〔一九三三年〕,葡萄牙殖民者藉口船隻遭颶風破裂,登陸澳門,首先見到一座古廟,因與當地語言不通,比划著問這是什麼地方,漁民回答:「媽閣」。於是葡人就將此地叫做「MACAU」,把廟名當作地名,以後他們的書面文字都如此寫法,「MACAU」──「MACAO」,遂成為澳門的外文別名。

媽祖是我國東南沿海著名的海上保護神。宋元以來,媽祖屢受朝廷賜封,從「泉州神女」到「護國明著靈惠協正善慶顯濟天妃」等等,在清代又升為「天后」。其實媽祖在東南沿海的居民中一直受到真誠的崇拜,已無須賜封來增添榮耀,只不過是大朝廷的賜封進一步擴大了媽祖信仰的區域而已。當年隨著閩粵移民的渡海來到台灣,媽祖的信仰也緊隨而來。移民往往在渡海的船上便要「奉迎船上天妃」,祭拜不已。媽祖信仰,已成為台灣地區最重要的民間信仰,全台的媽祖廟統計達三百八十三座,佔全球媽祖廟或天后宮總數的三分之一強。更重要的是,康熙二十三年靖海將軍施琅建為廟,雍正四年卸賜匾曰「神昭海表」,乾隆二年敕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祐、群生天后廟」。由此可見,清代對媽祖的賜封是與台灣有密切關係的,並與施琅統一台灣有關。因此,台灣地區媽祖信仰的盛行,一則佐証了台灣與中國大陸密不可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二則凸顯了台灣的民眾也是中國人。──媽祖文化是將海峽兩岸緊密聯繫起來的一根重要紐帶。

澳門地區的媽祖文化,源遠流長。早在明朝弘治元年,亦即距今五百一十五年,就興建有媽閣廟。而這個媽閣廟亦成了葡語澳門「馬交」的來源,使澳門成為全世界唯一以媽祖命名的城市,與馬祖島是全世界唯一以媽祖命名的島嶼互相輝映。每年春節和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寶誕,媽閣廟都人頭攢動,鐘磬齊鳴,香火極盛,其盛況延續了五百餘年。而在澳門回歸前後,澳門又掀起了一股新的媽祖文化,先是路環疊石塘山巔矗立了高達十九點九九米,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媽祖雕像﹔然後是一群熱心澳門居民成立了澳門中華媽祖基金會,並籌劃興建「澳門媽祖文化村」,形成以媽祖雕像為中心,集宗教、民俗、文化、旅遊為一體的新景區,並有可能會在日後形成每年重陽節祭祀媽祖的習俗,與該媽祖文化村建在山巔,而重陽節的主要民俗是登高,巧妙地結合起來。媽祖雕像及「澳門媽祖文化村」已在澳門掀起媽祖新熱潮,與媽閣廟和諧協調地和平共處。這歷史與現實、文化與政治的有機融合,正是兩岸三地文化交流與人民交往的強大推動力。

當然,兩岸同胞聯繫紐帶的政治作用,還須物質條件來作其基礎。而據澳門中華媽祖基金會副主席陳明金昨日表示,在媽祖文化村落成後的第一年,預計將會吸引到超過三十萬善信到來參拜。澳門中華媽祖基金會將計劃加強對外宣傳工作,藉此吸引更多的旅客來澳。或許,中華媽祖文化村及附近的媽祖雕像,將會成為澳門的一個新興旅遊點,為澳門旅遊業的發展,注入一股新的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