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光集團將無法避免清盤局面說明了什麼? 珠光集團將無法避免清盤局面說明了什麼?

據香港《大公報》昨日報導,珠光〔集團〕有限公司歷時三年多的債務重組努力,極有可能因為未獲大部分銀行債權人的支持而被迫放棄,而債權人的債權回收前景也將因此而變得更不明朗。按照這一說法,曾經在澳門以至在粵港澳地區風光一時,被喻為「澳門建設的排頭兵」、「珠海之光」的「珠光集團」,只能有「清盤」一途,永遠退出歷史的舞台。此中教訓,值得各方尤其是內地行政、經濟部門在「按經濟規律辦事」、「反腐倡廉」中深刻吸取。

「珠光集團」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歷程。它不但是「澳門建設的排頭兵」,而且也是「珠海之光」,在珠海經濟特區的整部發展史中佔有著非常重要的一頁。它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珠海市在澳門成立的「窗口公司」,也是內地地方政府最早在澳門開辦的企業。它在澳門開業後打響的「第一炮」──參與新口岸新填海地的填海工程,利用沉睡在海島沿岸、向來並無價值的海砂,變成了沉甸甸的外匯,為珠海經濟特區的發展賺得了第一筆起步資金,也在澳門工程界奠定了其基礎地位。此事跡一直為珠海經濟特區官民所津津樂道,寫進了從「年鑑」、「手冊」到報告文學、詩集的各種書籍之中。

隨後,「珠光集團」通過其在澳門、香港及珠海所擁有的子公司,主要經營工程、貿易、運輸、房地產、旅遊及酒店等業務,從小到大,不斷發展,曾經輝煌一時。尤其是在填海工程方面,繼新口岸之後,又先後承攬了澳門國際機場跑道、新港澳碼頭、南灣湖、黑沙灣等多項填海及整治工程。據說由「珠光集團」參與的填海工程,佔澳門近年來填海造地面積總數的七成。在澳門投資開發的房地產建筑面積也達二十多萬平方公尺。此外,「珠光集團」也曾多方位參與珠海的交通、能源、製造、房地產、旅遊酒店、景點及旅行社等項目投資。其中,「珠光集團」在一九九八年將旗下的渡假村酒店及圓明新園旅遊景點分拆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即「珠光發展九零八」〕。在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六年度全國進口額最大的五百家企業中,「珠光集團」排在第一百五十一位,達一億七千四百七十七萬美元。珠海渡假村酒店也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五十家最佳星級飯店之一。「珠光集團」每年的營業額,曾達到超過三十億元人民幣。

然而,這些輝煌歷程,如今即將成為真正的「歷史」,而且還是「前所未有,後無以繼」的歷史。香港高等法院受理香港渣打銀行關於將「珠光集團」及其附屬公司珠光〔香港〕臨時清盤的申請,已於昨日開始展開聆訊。如果香港高等法院最終的裁決是「清盤」,「珠光集團」的「輝煌歷史」就將被埋進故紙堆中。

曾經輝煌一時的「珠光集團」,為何會迅速「泡沫化」?按《大公報》的報導所言,是受「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這或許確是主要原因,但肯定不會是唯一原因。實際上,當初澳門、香港幾家著名的中資公司遇到財務危機時,對外公開宣佈的原因就都是「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但隨著財務重組所必需的審計查帳工作的深入進展,卻挖出了一隻隻碩鼠、一條條蛀虫。企業的嚴重虧損與這些「碩鼠」的腦滿腸肥,形成了「富了和尚窮了廟」的強烈反差。也就是說,大量的國有資產,已經轉移到這些貪官的腰包之中。「珠光集團」的「泡沫化」,是否也同樣存在這種「富了和尚窮了廟」的情況?應是值得內地相應級別的中共黨委及紀委、執法和司法機關「做功課」的一個重點課題。

即使是經過調查,「珠光集團」不存在「富了和尚窮了廟」的情況,但其「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的「規律」,也暴露出其主事者不按經濟規律辦事的弊端。這是因為,與「南粵集團」等其他的一些遭遇財務危機的中資公司一樣,「珠光集團」也是在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後,不但其在地產項目投入的大批資金被套牢,而且因為地價及房價急跌,變成了「巨型負資產」。更要命的是,「船破偏遇頂頭風」,遭到債權銀行催迫償還債務,而形成了財務危機。據說,「珠光集團」所欠銀行的本息,達到四十七億元,總負債也達到四十三億元,把轟動一時的「南粵集團十六億元失」事件,遠遠地拋離在後頭。由此可見,包括「珠光集團」在內的中資機構的主事者,炒短線、賺快錢的急功近利心態,十分嚴重,正是「成也地產,敗也地產」。當「地產熱」的肥皂泡沫爆破之後,就只剩下一堆毫無意義的泡沫。這與珠海市前主要負責人不按經濟規律辦事,機場、港口、大橋什麼都要「大」、「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心態,如出一轍。

其實,造成「珠光集團」從輝煌走向泡沫的原因,並不單止是「不按經濟規律辦事」,也摻和了相當嚴重的「長官意志」問題。──實際上,據說當年珠海市的前主要負責人為了讓珠海「國際」機場與澳門國際機場的興建工程爭速度、搶時間,「搶佔戰略制高點」,造成珠海機場先行落成使用的既成事實,從而迫使中央政府將「國際機場」的定位安排給珠海機場,就從各市屬單位抽調資金,挖肉補瘡,集中供給珠海機場興建工程。據說,除了「珠光集團」被「挖」去了一大塊「好肉」,導致其資金周轉不暢,甚至是以向銀行借貸來「填洞生肌」之外,開發橫琴的啟動資金及興建拱北聯檢大樓的預算,都統統被挪用。這也就是為何原先雄心勃勃的橫琴發展計劃,到如今還是「紙上談兵」,拱北聯檢大樓工程也曾一度停工數年的主要原因。或許,如果不是「長官意志」要抽調「珠光集團」的資金,「珠光集團」即使是因遭遇「亞洲金融風暴」而面臨財務危機要償還銀行借務,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困難。亦即是還可避過「清盤」命運,並像其他的一些中資機構兄弟那樣,經過債務重組後,得以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