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彰揚宋美齡捍衛「中華民國」政治立場

生命跨越三個世紀、見証了中國現代史和當代史的蔣宋美齡女士,以一百零六歲的高齡告別人寰。消息傳來,全球華裔人士同表哀悼。祖國大陸方面,也分別由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海協會長汪道涵,及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黃埔軍校校友會,以及海南省、文昌市、上海市政協等高層人士及相關機構發出唁電,媒體的評價也頗為公平、客觀。這與一九七五年四月五日蔣介石先生逝世時,新華社播發的電訊採用《蔣介石死了》的標題所透析出來的幸災樂禍、鄙視不屑心態相比,形成強烈的反差。

北京對蔣宋美齡女士的評價,應以賈慶林的悼詞內容為標準、權威:「宋美齡女士是中國近代史上有影響的知名人士,她曾致力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反對國家分裂,期盼兩岸和平統一、中華民族興盛。」這段話可算是中共方面對蔣宋美齡女士一生政治經歷的「蓋棺論定」。由於「為尊者諱」的原因,這一評價並未談及當年她為了協助蔣介石先生發動內戰「戡亂」中共,而前往美國求援的歷史﹔也是出於「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團結一切可以團結力量反獨促統的政治鬥爭需要,這一評價著重突出了她「反對國家分裂,期盼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政治立場,而隱去了她曾以「三民主義信念」來分別回應廖承志、鄧穎超「統戰函」的事實。但即使如此,「反對國家分裂,期盼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確是蔣宋美齡女士晚年的堅定政治立場。而且,也是她最早洞察李登輝將會背叛和出賣中國國民黨及其事業,因而在蔣經國先生逝世時便率領「官邸派」與之作鬥爭。盡管這場鬥爭多少含有「權力鬥爭」的性質,但當時倘若贏的是她而不是李登輝,她所堅持的「反對國家分裂,期盼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政治立場,可能就會變成現實。這是因為,後來在台灣地區堅持「反獨促統」立場的政治力量如新黨等,就都是孫中山、蔣介石、蔣經國諸先生的忠實信徒,也是「三民主義」的守護者。

蔣宋美齡女士見証了中華民國的興衰史。也曾為保衛中華民國而東奔西忙,竭盡全力,因此,賈慶林唁電中「她曾致力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評價,應是當之無愧。尤其重要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進入反攻階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也是勝利曙光初現的一九四三年,中、美、英三國領袖蔣介石、羅斯福、邱吉爾在開羅舉行歷史性會議,公佈了「開羅宣言」,決定台灣應於戰後收歸中國版圖,確立了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國際法律地位。在開羅會議中,蔣宋美齡女士以其嫻熟準確的英語水平提供翻譯服務,為「開羅宣告」的公佈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為執行「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公告」,蔣介石先生委派的台灣省首任行政長官陳儀,於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在台北市公會堂〔即今「中山堂」〕,接受日軍第十方面軍司令長官安藤利吉的投降,並宣告:「自即日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國主權之下」。真是歷史多弄人,在整整五十八年之後,蔣宋美齡女士卻在一片「去中國化」的喧囂聲中,帶著遺憾及不安離開人世。

實際上,李登輝、陳水扁以及大大小小的「獨派」頭目,都無視五十八年前「台灣光複」這一歷史事實,從拋出「台灣地區未定論」到「中華民國不存在論」,最近又大搞什麼「台灣正名」、「催生台灣新憲法」,叫囂什麼「主權可以公論」,不但要將台灣從中國版圖上割裂出去,而且還要埋葬「中華民國」這面旗子。因此,民進黨當局對蔣宋美齡逝世所發表的種種弔悼言論,都只是「做戲咁做」而已,其實是對蔣宋美齡女士的最大侮辱。──如果民進黨當局真的是那麼崇敬蔣宋美齡女士的話,就應保衛「開羅宣言」的歷史成果,捍衛「中華民國」這面旗子,立即停止「台灣正名」和「催生台灣新憲法」的活動。

令人感到不解的是,正當李登輝與陳水扁沆瀣一氣,民進黨與台聯黨蛇鼠一窩,大搞什麼「去中華民國化」氣焰十分囂張,但一生維護「中華民國」的蔣宋美齡女士的逝世,連民進黨也不得不表示哀悼之際,應是中國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等「泛藍」政黨藉悼念蔣宋美齡女士而理直氣壯地彰揚「中華民國不死」的最佳時機,但卻未見「藍軍」有趁勢還擊「綠軍」的任何行動,將可能會白白糟塌這一大好機會。

實際上,「以死人壓活人」,這是中國歷史上權力和政治鬥爭中經常使用並有一定效果的手段。而蔣宋美齡女士的逝世,這本來就是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藍軍」彰揚「中華民國」、批判「台灣正名」謬論的好機會。而也正在此時,李登輝與陳水扁大搞否定「開羅宣言」及分裂國家的種種政治活動,但它們對蔣宋美齡女士的逝世又不得不有所「表示」,這就更為有利於「藍軍」因勢利導,對「綠軍」種種「去中華民國化」活動進行反擊,扭轉當前「綠軍」掌握選戰議題主導權,「藍軍」缺乏自己的選戰議題並被牽著鼻子走,欲振乏力的被動局面。但是,從自詡為「經國先生好學生」的連戰、宋楚瑜,到忠實信守蔣介石先生政治理念的新黨,都白白地浪費了這個可遇不可求的機會。這真令人懷疑他們的悼念蔣宋美齡女士之情,是否僅是流於「形式主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