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兩岸關係作切入點觀察胡錦濤訪法成果

整整四十年前的一九六四年一月二十七日,中國和法國建立外交關係。這是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進行「外交圍堵」嚴峻形勢中,第一個西方國家與中國建交,因而轟動了整個國際社會。四十年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慶祝中法建交四十周年之際,及巴黎舉辦「中國文化年」,並讓埃菲爾鐵塔首次專為一個外國節日〔春節〕改變燈光顏色的熱烈、友好氣氛之中,應邀抵法國進行國事訪問。法國總統希拉克親到機場迎迓,給予了極高的禮遇。昨日,在中法建交四十周年紀念日當日,胡錦濤主席與希拉克總統簽署了「中法聯合聲明」,雙方重申中法伙伴關係已臻成熟,並成為兩個更廣範圍伙伴關係──中歐關係和亞歐對話的重要內容。故此,兩國同意繼續鞏固、發展、充實中法全面戰略伙伴關係。

胡錦濤主席訪問法國及中法兩國簽署「聯合聲明」的現實政治意義及歷史影響,用最好的形容詞來評價之,也是不為過的。實際上,中外媒體連日來就發表了大量的評論,對此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及熱情的贊揚。當然,它們大多是從全球和平戰略格局及中法貿易,以致歐盟對華軍售解禁的範疇作出闡述。而筆者所經營的這個專欄,既然名為「兩岸觀察」,則難免是以兩岸關係及台灣政情的角度來作為切入點,分析胡錦濤主席此次訪法之行的成果,及中法建交四十周年紀念的現實意義。

「美國之者」評論胡錦濤訪法有兩個宣示意義目標。其一是希望西方國家如同美國,能夠公開反對台灣舉辦公投﹔另一是希望能加強雙邊經貿關係,尤其是希望歐盟能夠解除對中國實施的武器禁運。其中前一個目的,已經百分之百地完美達到。希拉克先後兩次申明法國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並嚴正指出台灣當局舉辦公投是一個錯誤決定,影響區域穩定,甚至還使用了「侵略」的字眼抨擊台灣當局的公投。其反對台灣當局公投的態度,比美國要堅定及鮮明得多。

希拉克的這個表態十分重要。這是因為,陳水扁及其智囊幕僚們在推動「公投立法」的過程中,曾多次列舉了法國的「公投傳統及實踐」,以作範例。實際上,民進黨中央在其有關鼓吹公投的學朮論文及文宣資料中,就不厭其煩地列舉法國進行公投的法律淵源、依據及實踐。並特地指出,法國第五共和憲法第十一條給予了總統很大的推動公投的裁量權,不但在提出公投的主動時機上,而且總統也可自由裁量哪些議題可以進行交付公投,避開國會。為此,這些學朮論文及文宣資料特地指出,戴高樂總統於一九六二年十月依憲法第十一條提出「直選總統」的憲法修正案,雖然遭到各方反對,但他仍裁定總統的選舉方式是屬於憲法第十一條規定的「公共權威與組織」的範疇之內,故可以直接訴諸公民投票。民進黨利用這個例子,為陳水扁濫用「公投法」第十七條的「總統公投專權」發動「防禦性公投」,進行保駕護航。

正是「希望越高,失望越大」。陳水扁「扯起大旗當虎皮」,以法國的公投經驗來為自己濫用「公投法」第十七條緊急處分權進行辯護,卻想不到法國國家元首卻是公開抨擊台灣當局的公投。這不啻是對陳水扁的當頭棒喝,當場令陳水扁慌了神,竟然語無倫次地謾罵希拉克「開民主的倒車」,渾然忘記了自己幾天前還在盛贊法國的「公投民主」。

希拉克在與胡錦濤會晤並商談時,當兩次申明法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這個政治表態也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也令到台灣當局意圖以法國為「突破口」、「打破一個中國的迷思」的圖謀,徹底破產。──陳水扁在上台後不久,就曾指示他的一些智囊幕僚,研究如何在國際社會上「突破一個中國框框」的問題。當時,有人從「中法建交聯合公報」中未提一個中國原則而受到「啟迪」,並從法國曾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相繼向台灣出售軍艦和先進戰鬥機中找到「佐証」,認為可從法國入手,作為「打破一中」的「突破口」。對於台灣當局的這一政治動態,本欄當時曾率先獨家予以揭露、評論。

實際上,在四十年前,由於台灣地區是由亦堅決主張一個中國原則,並奉行「漢賊不兩立」政策的蔣介石掌政,在中國與一個國家宣佈建交後,台灣當局就會主動宣佈與這個國家「斷交」,並未發生後來李登輝主政後推行「務實外交」的情況。故當時在中國與各國的建交公報中,是並未著重強調只有一個中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的。而在中法建交談判的過程中,法方一再表示,雖然法國准備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但蔣先生是法國的老朋友,故希望中方不要堅持法國主動同台灣「斷交」。中國考慮到中法建交對發展中國同西歐國家的關係有重要意義,中國在堅持反對「兩個中國」的原則立場的同時,對建交的具體步驟可採靈活態度,故同意雙方就法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亦承擔相應的義務達成默契的基礎上先宣佈建交,從而導致法□「斷交」的特殊方式,簽署了建交「聯合公報」。但「聯合公報」上並未載有「一個中國」的任何文字,只是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中法建交事宜發表談話時重申一個中國原則。出人意料之外的是,中法建交後,台灣當局卻遲遲不願撤回其駐法「大使」,從而形成了「兩個中國」的事實。周恩來指示廖承志設法予以解決。廖承志透過黃文放找到《星島日報》總編輯周鼎,說明了有關情況。周鼎即執筆撰寫社論,批評蔣介石搞「兩個中國」。奉行「漢賊不兩立」的蔣介石閱後〔《星島日報》當時是以「中華民國」紀元,並可進島〕自知理虧,立即下令宣佈與法國「斷交」,並撤回其駐法「大使」。從而很好地解決了中法建交過程中的一大政治障礙,也妥善照顧到了戴高樂和法國政府的一些困難處境。這是中國外交史上一宗既堅持原則又靈活處理,且手法也頗為巧妙的極佳範例。

因此可以說,「中法建交聯合公報」中雖然未提一個中國原則,但並不等於中國政府為了要在西方國家打開一個缺口、急於與法國建交而不堅持一中原則,也不等於法國政府不承認一中原則。台灣當局意圖從法國身上鑽縫隙,「打破一個中國的迷思」,只是「美麗的幻想」。而昨日希拉克總統代表法國政府一再申明堅持一中原則,就更是令陳水扁們幻想徹底破滅、圖謀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