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代表在亞洲僑聯高峰會議上獻策反台獨 港澳代表在亞洲僑聯高峰會議上獻策反台獨

中國「華僑救國聯合總會」在台灣「總統」大選過後的重大時刻,於最近在泰國曼谷召開「亞洲僑聯高峰會議」。與會的人士包括有來自澳門、香港、台北、泰國、日本、菲律賓、印尼、越南、緬甸、柬埔寨、巴西等地區或國家的主要社團領袖,及「僑聯總會」的常務理事、名譽理事、理事、顧問等一百二十人,大為超出原計劃的八十人。在六次大會中,與會者就海峽兩岸應和平共處,共同為未來的民主和平統一創造有利契機,熱烈發表意見,並達成共識:在現階段,「反台獨」比「反共」更為重要,「僑聯總會」今後的政治立場,將以「反台獨」為優先。至於「反共」,也應毋須「凡共必反」。會議還認定,目前由於「台獨基本教義派」和民進黨、台聯黨的人,都將主張「三通」者打成「非本土派」、「賣台」,而國、親兩黨又不敢強調兩岸「三通」,在經濟發展方面求取互惠雙贏,因而使台灣民眾和海外華僑都倍感失望,愈感疏離。海外華僑應當認同支持台灣,但不必盲目跟人講「本土」。華僑應代表海外的中國人,投入營造未來民主和平統一的中國。而和平統一的時程,應該在十年、二十年後自然形成。

有三位港澳代表被推選為這次「亞洲僑聯高峰會議」的主席團成員。他們是:率領六名香港代表出席的亞洲台商總會會長潘漢唐、香港自由文員會主席郭永壽,及率領八名澳門代表出席的中華港澳在台人民協進會理事長陳智湧。其中,身為港澳代表團團長的潘漢唐,還擔任了其中一次大會討論「對國親兩黨的建言」的總主席,並作了「引言」、「結語」發言。此外,他還在另一場大會討論「亞洲各地僑社今後應如何堅持反對台獨立場﹖」中,作了主題發言。而郭永壽也在其中一場「總統大選過後僑情變化報告」大會發言中,代表港澳地區作了「僑情報告」發言。

郭永壽在報告中指出,原定三月十八日而延至二十一日舉行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代表大會」,因二十日選舉不利而停止,等於部隊未能接戰即告潰敗。他還埋怨稱,去年十一月十一日至十三日在台北舉行的「僑聯總會」理事會議及「全球連宋後援會代表大會」,數以百計僑界代表匯集台北,二天會議中並無國親聯盟代表到場聽取僑胞的意見,會議過程也未見《中央日報》刊登。連戰、宋楚瑜兩位主席也只是閉會時到達會場停留二、三十分鐘即離去。數十個單位、千里迢迢帶回的吉祥物亦無法呈現,當時代表都有被輕視之感。

潘漢唐則在作大會發言時,提出了幾項建議,包括:一、成立「中華民國之友協會」,以維護「中華民國」的「主權」及尊嚴。他說,最近十餘年台灣政治發展發生了巨大變化,偏離了主流,偏離了中道。「中華民國」的稱號由「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台灣」,而至「台灣中華民國」。如比下去,其結果可想而知。但以台灣社會的現狀而觀之,不管何黨何派,在多年的試驗之下,都逐漸接受「中華民國是台灣」的基本共識以及最大公約數。「中華民國」的安定繁榮更是兩岸和平相處,以及長治久安的基礎。為此,他建議在海外華僑中成立「中華民國之友協會」,其近期目標為:A、促進泛藍團結、整合及合併;B、促進族群平等和諧,政黨良性競爭,政治理性發展;C、強化「中華民國」之魂魄及形體,以防有心人借殼上市,混淆視聽。而長期而言,則是:A、以民間力量在亞洲以及世界各地為「中華民國」廣結善緣;B、凝聚海內外之民心與僑心;C、重建「民國」,以進大同。

二、成立「兩岸論壇」。潘漢唐指出,「論壇」〔FOBUN〕一字據《大英百科全書》原義,是指羅馬時代的公民聚合場所,後來擴大解釋兼具抽象以及具象之意義──任何交換意見之平台都可稱之為論壇。現在更廣泛使用作為一種會議形式,譬如「歐亞論壇」、「全球經濟論壇」、「港台經貿論壇」等等。甚至很多問政團體,都以「論壇」為名,以突顯其集思廣益的功能。而潘漢唐在此建議成立「兩岸論壇」,其目的是作為兩岸溝通的平台。尤其是近年來海基、海協兩會功能不彰,「兩岸論壇」更有建立的必要,時間為半年或一年一次定期舉辦「兩岸論壇」,地點可選擇兩岸四地或亞洲重要城市。邀請兩岸有影響力之產官學代表人物從經濟、文化、社會甚至政制層面,探討兩岸交流合作關係,並提供兩岸政府了解。以民間力量從政經社文各方面促進兩岸全面交流合作,亦可對「台獨」有於防微杜漸之功效。

三、設立「FOCA」網站,以團結僑心,並發揚「三民主義」的時代意義。在現在分秒必爭之電子時代,為加強聯繫之普遍性及時效性,建議設立「FOCA」網站,以面向全亞洲甚至全世界的方式來反「台獨」,並發揚「三民主義」的時代意義。潘漢唐說,「三民主義」最可貴的,莫如其可大可久、歷久彌新的時代精神。眾所周知,台灣基本上是以執行「民生主義」基礎的經濟政策。而大陸近年提倡的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制度,都可以反映出融合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民生主義」精神,不少學者甚至直接指出其實際即是「民生主義」。中國大陸近年來所推行之大部分重要政策,包括對外開放,港口建設〔譬如東方大港〕,鐵路建設〔譬如京九、京滬、歐亞大陸橋等〕,水利建設〔譬如三峽〕,大西北開發,都大致依據實業開發計劃為藍本。因此他要強調,「三民主義」不僅經得起考驗和焠煉,現在是活生生的呈現在每個人面前。尤其「民生主義」更是真正進入每一個「人民的生活」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