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文化範疇未能擔當起提升人文素質責任 社會文化範疇未能擔當起提升人文素質責任

社會文化司司長崔世安昨日率同其旗下各局局長前往立法會,引介社會文化範疇二零零五年度「施政方針」,並回答議員的提問。由於崔世安司長是包括特首何厚鏵在內的澳門特區諸位主要官員中,在就任時的唯一具有博士學位者〔最近何超明檢察長也考取了法學博士學位〕,而其所主管的衛生、教育、青年工作、文化、旅遊、社會工作、體育等領域,又大多是屬於人文亦即「精神文明建設」的範疇,故人們也就有理由要求,他所報告的「施政方針」,應當具有較高的人文素質表現,並能體現澳門特區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抱負及作為。

實際上,特首何厚鏵在「澳門特區政府二零零五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的「發展優質社會」的目標、任務,就是主要應由社會文化範疇來體現及實現。因此,社會文化範疇的「施政方針」,無論是從道理上還是從實際操作中,都應緊緊圍繞「施政報告」中關於「啟動教育改革,力促人文進步」,及」提升素質,共建未來」的內容闡述而延展及發揮。

何厚鏵在「施政報告」中,給教育工作賦予了極高的地位,指出「人文建設,以教育為首」。為此,他提出了「從明年開始,政府將全力推動教育改革,務求在五年之內,為澳門未來先進的教育體系,打下一個初步穩固的基礎」的奮鬥目標,並編列了加強教育規範、優化師資、增加社會科學學科課程、增強學朮研究、加強愛國愛澳教育等具體內容。而社會文化範疇「施政方針」在教育領域方面,雖然也有正面回應「施政報告」對教育範疇所提出的一些要求,但似乎在深化及細□落實方面,猶有不足,以至是未能很好地回應何特首對優化師資及愛國愛澳教育的要求。甚至於在整份「引介」中,嗅不出任何「教育改革」的氣味,最多是就教育而教育而已,這是令人感到遺憾的。

特首何厚鏵說得好,「人文建設,以教育為首」。教育在「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偉大事業中具有先導性和全局性的作用。發展教育,推動教育改革,對提高人文素質和綜合經濟能力,發展澳門特區人力資源優勢,至關重要。當今世界,科學技朮突飛猛進,人類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激烈的國際競爭實際上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科技是關鍵,教育是基礎,人才是核心。在生產力要素中,人是最能動、最積極的因素,知識和擁有知識的人成為取勝的關鍵。而知識的傳播、人才的培養,關鍵在教育。教育在培養核心競爭人才,培養素質優良的勞動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開拓、創造先進生產力的重要動力。因此,實施教育優先發展策略,推動教育改革,加快人才培養,是增強澳門特區綜合實力,應對國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堅持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改革,優化教育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質量的管理水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也要更新教育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科學態度。更須提高教師的師德和業務水平,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但似乎崔世安司長所引介的教育範疇的「施政方針」,卻仍是處於「固本培元」階段,守成有餘,改革開拓不足。

特首何厚鏵在「施政報告」中指出,「未來澳門社會的整體發展素質,將由青少年的一代來體現」。由於青少年正是屬於在學時期,故對青少年的愛國愛澳教育,雖然是全社會都有責任,但主要地還應是由教育機構亦即學校來負擔。在這方面,各類學校,責任重大,任務繁重。作為本澳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教育暨青年局,及其頂頭上司社會文化司,應當負起政治責任和行政責任。社會文化範疇的「施政方針」對此有所疏忽,誠然是遺憾,但仍可補救,應直接引援何特首「施政報告」中有關「我們要大力培養青少年的愛國愛澳情操,加強『一國兩制』和基本法,以及中國歷史文化的教育,增強他們的國家民族身份認同,讓他們建立起應有的人文關懷和普世關懷,立足澳門,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論述,切切實實地做好青少年精神文明建設的德育工作。

按照原定計划,澳門特區的「歷史建築群」系列申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申請,將於明年度正式提交第二十九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審議。按照《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及有關「申遺」程序的要求,澳門特區政府必須在明年上半年內最後完成「澳門歷史建築群」的整治維修,及文物保護意識的推廣等工作。但是,從整份社會文化範疇明年度「施政方針」的引介發言中,我們看不到任何與「申遺」有關的內容。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申遺」工作的「不預」亦即不作為的態度,很可能將會導致「申遺」的失敗。或許,「引介」中的這一段表述:「文化及體育領域工作在近年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市民提供的文娛康樂活動日益豐富,社會上文化風氣逐漸濃郁,市民對各項體育活動的參與漸趨活躍,澳門的文物保護工作也在有序進行。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亦應該清醒了解澳門的 現?F,明白到要提高整體的人文素質,仍然任重道遠。……」已是有所暗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