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台當局要挑動民粹將無法揮灑自如

在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以零反對票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前後,台灣當局的反應表面上看似是十分激烈,但實質上卻是色厲內荏、虛張聲勢。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美國施壓、「扁宋會」十項「共同結論」約束、「反分裂法」已產生震懾威力而發生了綜合作用。因此,了解民進黨內近期政情的人士都分析認為,由於「反分裂法」的內容比預期的要和緩、溫和得多,並未在島內民眾中引起多大的反感,故島內「台獨」勢力掀起的種種「反擊」惡潮,很快就將會失去 後續支撐力。在「三.二六大遊行」發泄過後,可能又將會歸於平靜。昨日「國安會」所聲稱的「對『反分裂法』的觀察期到本月底止」,就顯然是要為自己鋪設下台階,當然也泄露了台灣當局所謂「反制」活動有「截止期」的「機密」。

實際上,與一九九五、一九九六年兩次導彈演習,台灣民眾十分恐慌,紛紛到超級市場搶購大米、罐頭,不少人還出國「避難」的慌亂情況不同,這次台灣民眾對「反分裂法」立法活動的反應,頗為平靜。筆者在台北市街頭,曾詢問過各種職業的民眾,他們都不將「反分裂法」當作是甚麼「恐怖」的事。這可能是一方面自上次導彈演習之後,台灣民眾的「抗壓力」已經增強,頗有「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之慨,另一方面則因為北京今次的操作手法頗為成熟細膩,透過媒體深入宣傳「反分裂法」的內容將主要是高度概括歷年來中共的對台政策,並已在賈慶林紀念「江八條」發表十周年集會上的講話中得到反映,而在全國人大開幕前夕,胡錦濤又適時發表了充滿誠意和善意的對台講話,使到一般民眾消除了對「反分裂法」的誤解之故。因此,「台獨」分裂勢力今次要藉「反分裂法」來挑動民粹,其實並不容易。

其實,就是在民進黨內,也有不少有識之士私底下承認「反分裂法」並非是「洪水猛獸」,相反還比預期的要溫和。甚至有人公開發表文章或講話,」糾正」綠營對「反分裂法」的「主流認知」。比如,「台獨理論大師」林濁水就多次撰文或接受專訪聲稱,「反分裂法」與其說是一部「動武法」,不如說是一部「限制動武法」。一些偏綠學者也認為,「反分裂法」頒佈後,由於有了明確清晰的「紅線」,反倒是好事,將可贏得台海長期和平。實際上,筆者在與民進黨一些高級黨工接觸時,他們私底下也都承認了這一點,包括一些在公開場合聲嘶力竭地高喊反對「反分裂法」口號的人,也是如此。

但是,民進黨的政黨屬性,及民進黨在「扁宋會」後面臨的政治危機,卻迫令其「必須」公開跳出來反對「反分裂法」﹕其一、民進黨的「台獨黨綱」仍未廢除,故「獨立建國」仍是民進黨的重要「神主牌」,民進黨仍須靠它來維繫部份選民,及彰顯其執政的「正當性」。如果它不公開表態反對「反分裂法」,那就等於是否定了民進黨自己,或是等於承認民進黨「政治不正確」。其二、「扁宋會」後,民進黨受到「台獨基本教義派」的責難,部分「獨派大老」也宣佈退黨,使到民進黨遇到了自成立以來,繼許信良出走之後,又一次重大政治危機。恰在此時,北京要制訂「反分裂法」,民進黨認為這是「挽回形象」,消解「台獨基本教義派」攻擊的絕佳良機,因而也就「有必要」抓住這個「送上門來的機會」,借力使力地舉辦諸如「三.二六大遊行」的活動,消除「扁宋會」後出現的各種負面效應。

然而,三月二十六日當日,是否會有百萬人湧上台北街頭?就連民進黨內也不敢盲目樂觀。其一、從「立委」選舉中,親綠選民已失卻對「台灣正名」等議題的興趣的表現來看,親綠民眾對偏激議題的熱情已大幅降溫。其二、與「二.二八手護台灣」活動是在台灣島內從北到南進行,容易動員各地民眾,容納空間也較大的情況不同,「三.二六大遊行」是集中在台北市,動員各地群眾齊集台北市,並不容易,且台北市內的主要街道也難以容納百萬人,並將會導致交通癱瘓。其三、全國人大三月十四日通過「反分裂法」,而遊行卻是隔了十多天才進行,無法發揮「趁熱打鐵」之效,到時可能議題已被「攤凍」。倘若在這十多天內,北京釋放出大量「凡是有利於台灣同胞的事,都盡力去做」的善意信息,「攤凍效應」就將會更為明顯。

不管「三.二六大遊行」是否能動員到百萬人上街,最尷尬的還是陳水扁及一眾政務官。因為估計在這次遊行中,「台獨基本教義派」將會做出一些較為激烈的動作,包括高呼「台獨萬萬歲」的口號,即場徵集發動「防御性公投」的連署書簽署,甚至是焚燒五星旗等。在此情況下,陳水扁及一眾政務官如果參加,就將會被美國認為是台灣「政府」主導這些行為,又在「製造麻煩」,而宋楚瑜也將會認定陳水扁違背「扁宋會」所達成的十項「共同結論」。如果不參加,則將會遭到「台獨基本教義派」斥罵為「丟棄理想」、「投降」,使「扁宋會」後民進黨支持度民調下跌的變化更趨嚴重。而且,如果陳水扁不參加,也等颽O間接地承認了「反分裂法」的立法宗旨。

因此,盡管民進黨內部已有默契,將「三.二六大遊行」定位為「民間活動」,只是以民進黨的名義發動及組織,作為執行「公權力」的政務官可以不參加,將「政府」與「民間」嚴格區隔開來,以免遭到美國政府的誤會,但對於陳水扁是否參加的問題,卻是躊躇不決,各種說法都有。其中一種最有代表性的「設計」,是陳水扁將不參加遊行,但將會在某處適合的地點露面「亮相」。最為攪笑的是,昨早蘇貞昌在以民進黨主席身份參加台灣教授協會所舉辦的「反併吞論壇」中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陳水扁是否會參加三.二六大遊行,請大家拭目以待」;但一家晚報卻報導為「陳水扁將會上街頭」,結果昨晚民進黨中央發出「新聞更正」,聲稱這是錯誤報導,扭曲了蘇貞昌的原意。由此可見,台灣當局對於陳水扁是否參加「三.二六大遊行」,是相當的謹慎小心。

同樣,由於美國已警告台灣當局只可言論發泄,不可搞公權力「反制」,並再次催促台灣當局與大陸恢復對話,尤其是要盡快實施條件已經成熟的貨運包機,故相信「陸委會」近日所謂「暫緩兩岸交流活動」的談話,也僅止是「說說」而已,並不見得要認真實施。在過了本月底的「觀察期」之後,一切又將回復到今年初「陸委會」熱衷於推動春節台商包機時的原點。如果恰在此時,北京為了消除部分台灣民眾對「反分裂法」的疑慮,宣佈推出各項推動兩岸交流的措施,「陸委會」就更將會是將之當作是「下台階」,從虛火構筑的「仙境」中回到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