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通」似通未通惟可促進「大三通」

今次「澳門媒體涉台記者福建參訪團」的行程安排之一,是實地考察「小三通」的情況。為此,參訪團一行先後於三月二十八日上午和三十日下午參觀了福州市馬尾碼頭和廈門市和平碼頭,並分別聽取馬尾區副區長雷成才、廈門市台辦主任黃呈建對「兩馬」、「兩門」交流情況的介紹。印象中,「兩門」〔即廈門與金門〕的「小三通」,要比「兩馬」〔即馬尾與馬祖〕要活絡得多。實際上,現在「兩馬」之間,每日只有一班船往來,而「兩門」之間,卻是有四班船往來,節日還要加班,甚至今年春節年初二的加班船,還開到當晚八時多。為此,自二零零一年一月二日實施「小三通」以來,「兩馬」的出入境人次只有四萬多,而「兩門」的出入境人次卻達到六十五萬。估計,今次循廈門──金門「直航」航線出入境的人次,將達到六十萬。

嚴格來說,關於「小三通」的概念,最高是由福建省政府提出來的。一九九二年三月,福建省政府提出了「兩門〔廈門與金門〕對開,兩馬〔馬尾與馬祖〕先行」的「小三通」構想,在馬尾、廈門、湄洲灣興建供兩岸直航的專用碼頭,在廈門、金門兩島間鋪設海底電纜;另計劃准許赴大陸的台灣同胞在福州、廈門兩機場辦落地簽註。

福建省政府的這一構想,得到了金門、馬祖居民的熱烈響應。一九九四年六月,「金馬愛卿聯盟」提出「金馬與大陸小三通說貼」,呼籲台灣當局開放讓金門對廈門,及馬祖對馬尾港載運旅客、貨物、郵件,直接航運到對岸。「說貼」建議以「單方通航」、「定點直航」或「先海後空」、「現貨後客」等方式,漸漸地進行「小三通」。

顯見的是,福建省政府當年提出「小三通」的構想,目的是為了推動「大三通」的實現,並在「大三通」實施之前,對來往於福建省與金門、馬祖這兩個在台灣當局行政建制上也是屬於「福建省」的地方區域之間的居民提供方便,而免去必須繞道香港、台灣本島的麻煩。

想不到的是,「小三通」這個原本是要推動「大三通」,及為兩地居民提供方便的構想,後來卻被陳水扁、蔡英文「拿來所用」,並將之當作是拖延「大三通」的擋箭牌。

實際上,陳水扁在參加二零零四年「總統」選舉時,為了爭取李遠哲、許文龍、張榮發等人組成「國政顧問團」的支持,向他們作出了「當選後實施三通」的承諾,並公開聲稱「實施三通是必由之路,遲早的事」。但他在當選後,卻受到「台獨」勢力的反對及「國防部」、「國安局」的干擾,使他無法兌現曾經許下的諾言,就只好以「小三通」來搪塞之,以應付李遠哲等「國政顧問團」成員的追問。

為此,時任「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曾到「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報告「小三通」的構想,並提出了「可操之於我」、「以我為主」的原則,目的是為了避免與大陸方面進行談判。蔡英文的這次「推銷」公關活動,應可算是成功的。為此,「立法院」草擬的「試辦金門、馬祖與大陸地區通航實施辦法」草案,經由「行政院」審查通過,而「立法院」也通過「離島建設條例」修改法案,為金門、馬祖、澎湖與大陸地區通航〔俗稱「小三通」〕,以解除「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相關規定的限制,提供法源依據。

「小三通」在理論上有助於金、馬地區與大陸人員往來與交流。尤其是在去年初台灣當局宣佈擴大「小三通」適用範圍,允許福建以外地區的台商經金、馬中轉兩岸之後,經金、馬往來兩岸的人員數量激增,其中「金門──廈門」航線,就從二零零三年的十七萬人次,猛增至四十一萬人次〔此前的二零零一年是二萬人次,二零零二年是五萬人次〕。也方便了以福建及其周邊地區為旅程地的台灣同胞,不但可節省時間,也可節省機票開支。另外,「小三通」也促進了金門、馬祖的經濟發展,尤其是旅遊業,使金門碼頭至機場的交通、旅遊行業,成為當地經濟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而且,也帶動了金馬兩地人口的增加,不少台商為了方便往來兩岸,將其在島內的戶籍遷移到金門,連江縣。

然而,「小三通」在實質意義上,仍不能算是完全的「三通」。其一、是只允許金、馬居民及台商使用「小三通」航線的做法,有歧視其他台灣人民之嫌,嚴重抵觸台灣當局正在鼓吹的「人權」原則。其二、成效也有限,主要是台灣當局對使用「小三通」航線的貨物,只是准許由金、馬地區輸往大陸地區的貨物開放「綠燈」,而不准台灣的貨物轉運。但偏偏後者才是大陸台商所亟需。

盡管「小三通」並不是完全「三通」,也正因為如此,大陸官方一直不承認「小三通」的提法,而只是分別將之稱為「廈門、金門直航」、「馬尾、馬祖直航」,但本著「以人為本」的精神,福建省各級政府部門仍是積極支持「小三通」業務,給予提供各種便利,這就進一步促進了「小三通」業務的發展。可以預期的是,「兩門」、「兩馬」航線將會在兩岸全面「三通」之前,成為繼香港、澳門之後的又一個兩岸中轉地,並必將會促進金、馬地區和福建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較好地配合「海峽西岸經濟區」規劃。

更正:本欄昨日第六段「過渡措施」為「過激措施」之誤,第七段「調整台灣」為「調離台灣」之誤。合更正〕

〔廈門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