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開火批李是為換取胡扁會入門券﹖

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將於今午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會面並商談。由於宋楚瑜曾與陳水扁會談並達成「十項共識」,及宋楚瑜行前曾與陳水扁進行第二次會面,故而人們都分析宋楚瑜將向胡錦濤轉達陳水扁的某些口信,至少是引介「扁宋會十項共識」。實際上,胡錦濤也曾說過要透過宋楚瑜了解陳水扁的想法,而宋楚瑜也把其大陸行定位為「搭橋之旅」、「工作之旅」,陳水扁更曾曾說過連戰、宋楚瑜的大陸行是為他「投石問路」,兩岸問題連宋只是棋子,要靠兩岸領導人作下棋人解決。故一般相信,由於「受委托」而無「觸法」後顧之憂的宋楚瑜,在與胡錦濤商談時,將會放得更開,觸及實質問題,並在會談之後將會形成協議性質的文字文件。

可以說,「胡連會」搭建了骨架,「胡宋會」則是填充了血肉。但由於連戰、宋楚瑜二人都只是在野黨領袖,並不擁有公權力,他們與胡錦濤對兩岸關係發展所達成的共識,只能是起到「推動」、「促進」的作用,要將之落實為台灣當局的政務行為,必須由具有公權力的台灣當局予以認可並接受。這就只有兩個途徑可走,其一是寄望於二00八年藍軍能透過「總統」選舉奪回執政權,但一來其成功率充滿了不確定性〔二00四年「總統」選舉,本來「連宋配」勝選的機率甚高,但奈何兩顆來歷不明的子彈改變了賽果〕,二來現在距離二00八年還有三年之久,期間台灣地區的政治態勢可能會出現許多變數,導致「胡連會」、「胡宋會」的效應被「攤凍」。故此,最為理想的發展方向,是促成中國共產黨與民進黨進行黨際交往,甚至是陳水扁本人也搭上前往大陸的包/專機,與胡錦濤會商,並達成具有公權力的政治協議。當然,其前提是民進黨必須放棄「台獨」黨綱,承認「九二共識」,停止進行「台獨」分裂治動。唯北京方面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也不必過於拘泥字眼,而宜作出靈活調適。關於這一點,本欄過去有所議評,不贅。

正因為宋楚瑜的大陸行,同樣也具有重大的作用,而且還將起到連戰大陸行所未能起到的某些特殊作用,故中共中央並不因為親民黨的歷史較短,與中共的淵源較淺,其規模也較小,就給予「差別待遇」,而是給予了與連戰大陸行的同等待遇。──同樣是以中共中央和胡錦濤總書記的名義發出邀請,所安排的重要行程也基本相等。即使是胡錦濤的「總書記同志的家宴」,也據說同樣是在中南海瀛台舉行。

提到「總書記同志的家宴」,使筆者又想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總書記同志的下午茶」,或「中南海的下午茶」。當時,台灣地區的朝野「立委」們絡繹於途,紛紛前往大陸,都獲當時的中共總書記江澤民接見,並在中南海賞茶。這一現象,被台灣媒體形容為「總書記同志的下午茶」,或「中南海的下午茶」。正是這股「下午茶」熱潮,使到大多數朝野「立委」都成為熱心推動兩岸接觸、談判的積極分子,並在台灣政壇及社會上營造了推動兩岸關係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一九九三年四月底的「汪辜會談」之所以能夠成功進行,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得益於「中南海的下午茶」所促成的良好社會氛圍。

實際上,在過去的十多年來,台灣地區各種民調機構所作的民意調查都顯示,如果兩岸交往熱絡,及海峽兩會接觸、談判頻密,即使兩會代表在談判桌上吵得多激烈,認為自己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並支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人數比例,就處於高位。但如果兩岸關係緊張,及海峽兩會的接觸、談判停頓,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人數比例,就高於前者的人數比例。這次「大陸熱」使台灣地區的民調發生明顯變化,也反映了這一規律。

前面提到北京對連、宋大陸行給予同等待遇,但似仍是有所區隔。比如,連戰是被安排到其「母校」──母親的學校──北京大學演講,而宋楚瑜則是被安排到發出邀請的胡錦濤的母校──清華大學演講。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北大是以人文學科為主的綜合大學,而連戰是政治學博士,其從政經歷也多與務虛的政治事務有關,故北大與連戰本人的個人特質頗為吻合。清華大學則是偏重於理工學科的綜合性大學,而宋楚瑜雖是哲學博士,但其從政經歷最為「出彩」的階段,則是台灣省政府主席和民選台灣省長,是一個埋頭苦幹,為台灣省民眾修橋舖路的實幹派角色,故清大的特色也與宋楚瑜的個人特質頗為接近。這也可算是中台辦的精心安排矣。

宋楚瑜在清大的精彩演講,在台灣政壇引起各種不同的反應。台灣地區是個政治多元化的社會,有不同的反應毫不出奇。但民進黨中央與陳水扁兩者的反應,卻存在著明顯的落差。則使人在感到詫異之餘,也產生了一個要追究「這是為什麼」的興趣。

實際上,民進黨中央的反應,是制式的,完全符合泛綠陣營的意識形態。──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聲稱宋楚瑜可以反對「台獨」,但沒有權利把「台獨」選項排除掉。民進黨秘書長李逸洋則批評宋楚瑜對台灣民主改革經驗隻字未提,也未提「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賴清德則批評宋楚瑜的演講已違背「扁宋會十項共識」。而與之顯出反差的是,陳水扁卻以欣賞的口吻,對訪客表示宋楚瑜的演講是「推銷台灣成功經驗」,令到台灣電視觀眾面對同時播出的台灣旅美棒球投手王建民出賽實況,「對兩者難以取捨」。而「總統府」公共事務室則聲稱,宋楚瑜的演講表達他個人立場,這是每個人的言論自由。

為何會有此落差﹖看來,民進黨除了是要堅守其意識形態立場之外,還須為還有三天就要進行的「任務型國代」選舉的選情護盤。而陳水扁則除了是要表現出「全民總統」可以容忍多元政治的「大格局」之外,可能也是與他確曾是有委托宋楚瑜向胡錦濤轉達口訊,至少是宋楚瑜的「登陸」得到了他的「背書」,有密切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正如本欄曾經分析,陳水扁的任期只有五年,按「憲法」規定又已不能再選爭取連任,他必須在餘下的有限時間內建立自己的歷史定位。在北京已頒佈《反分裂國家法》,美國也不予支持的情況下,他要靠「台獨建國」來造就自己「台灣國父」歷史定位的想法,已是「根本做不到」。就極有可能會尋求另一種歷史定位,即訪問大陸進行「胡扁會」,促使兩岸關係發展出現質變的重大突破,藉以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反正,他已沒有「選舉」包袱,無須因「登陸」而為流失深綠選票而擔心。

而民進黨則有爭取「長期執政」,及爭取往後的各類公職選舉勝選的壓力。這就決定了民進黨的各級「操盤手」必須盡力綁椿固票,防止深綠支持票流向台聯黨。因此,他們可就不能象已無選舉壓力的陳水扁那樣輕鬆瀟灑。

正因為如此,台聯黨對於陳水扁日前的「開罵」,就作出了與眾不同的解讀,指責陳水扁近來言論搖擺,四處「爆料」,是為了討好中國大陸,換取與胡錦濤會談的入場券。

有趣的是,與台聯黨政治立場絕不對盤的《聯合報》,在此問題上竟有相同看法,認為陳水扁「開罵」的真正矛頭是李登輝,他「批李」是為了要搬開「胡扁會」的大石頭,因而這是以「炮火」來掩護宋楚瑜匍匍前進的「政治假動作」。

如果聯想到宋楚瑜在西安機場踏上大陸的土地時高呼的口號,有堅決反對「台獨」,反對「兩個中國」,反對「一中一台」,更反對「兩國論」,卻偏偏就沒有陳水扁提出的「一邊一國論」,再聯想到宋楚瑜並未象以往那樣,使出火爆脾氣反駁陳水扁對他的批評,這就使人感覺到,台聯黨的指責和《聯合報》的分析,或許是有一定道理。宋楚瑜和陳水扁兩人正為爭取實現「胡扁會」,上演一齣「苦肉計」。

事實是否如此,過一個星期,陳水扁發表「五﹒二0」周年講話時,大概就可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