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錫市政協邀請港澳居民出任委員說開去 從無錫市政協邀請港澳居民出任委員說開去

中新網日前發出一則題為《無錫政協首次吸納港澳委員    中國地級市首例》的消息。該消息稱,記者從無錫市政府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即將召開的市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首次安排了八位港澳委員,首開港澳代表在中國地級市參政議政的先河。據無錫市政協秘書長周永耕介紹,該市從上世紀初至今一直與港澳地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保持著在經濟文化等各項領域的友好往來。無錫具備了吸收港澳人士參政議政的條件和基礎,同時也體現了政協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特性。周永耕指出,參加新一屆政協的八名港澳委員主要是無錫籍的在港人士中的「新生代」代表,他們正在逐漸接替父輩,事業有成,在海外有較強的社會影響力。港澳代表參與政協活動,可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出謀劃策,並利用其特殊身份發揮「橋樑」作用,在港澳和海外地區廣泛團結愛國民主人士,對擴大無錫在港澳的影響有著積極意義。

這則消息聲稱無錫市政協首次安排港澳委員,是「首開港澳代表在中國地級市參政議政的先河」,恐怕是有所誇大。這是因為,廣東省內的各個地級市的政協早就安排了港澳委員,甚至一些縣級的政協,也已邀請了港澳居民出任其委員。而福建省近年也有地級市政協邀請港澳人士出任其委員的安排,即使是連遠離港澳地區的內陸省份,也有地級市政協安排港澳委員的,如貴州省的貴陽市政協,也早就有港澳委員,其中有的後來還升任貴州省政協委員。因此,無錫市政協「首開港澳代表在中國地級市參政議政的先河」之說,並不符合事實。

不過,既然無錫市政府新聞辦能夠透過新聞發佈會宣佈該市政協首次安排了港澳委員,那就並非沒有新意,可能也透露了中央支持廣東省以外的地級市的政協也可吸收港澳居民出任委員的「新政策」,因而才那麼大張旗鼓地進行宣佈。實際上,據說在港澳先後回歸後,中央曾出台一項政策,謂為了嚴格執行「一國兩制」,避免予人中央或內地干預港澳特區屬於高度自治範圍的事務的印象,除了是各級政協的港澳委員在參政議政時,不要議論港澳事務之外,還要求除廣東省以外各地的地級市及以下級別的政協,不要吸收港澳委員。如今,無錫市政府之所以敢於公開宣佈該市政協「首次」吸收了港澳居民出任市政協委員,很可能是當年中央的上述「禁令」,隨著「緊貿」的簽署,內地與港澳的交往頻繁,澳門中聯辦呼?澳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要加強對澳門重大問題的研究,自覺以維護澳門安定繁榮為己任」之後,已經悄悄地「開禁」,或是「隻眼開隻眼閉」地任由各地的地級市自由發揮了。

倘此分析屬實,當然是一件好事,有利於吸納更多的港澳居民進入人民政協的隊伍,以更好地發揮人民政協的作用,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港澳兩特區與內地的聯繫,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維護港澳特區繁榮安定,多作貢獻。

實際上,讓更多的港澳居民參加人民政協的工作,現正面臨「僧多粥少」的矛盾。一方面,自港澳回歸以來,由於中央政府關懷和支持,也由於港澳特區政府認真貫徹「一國兩制」方針,越來越多港澳居民渴望能享受到基本法所賦予的權利,參加內地各地各級政協的參政議政;另一方面,由於受比例規定限制,各地的省級政協又不可能增加太多的港澳委員名額。在此情況下,許多有志而又符合政協委員資格者,都難以施展抱負。

如何愛護和保護這些港澳居民參政議政的積極性?看來,「開放」各地的地級市政協可以邀請港澳居民出任委員,就是一個可行之辦法。而且,由於全國擁有三百三十三個地級單位(二百八十三個地級市,十七個地區,三十個自治州、盟),扣除廣東省和福建省「合法」安排港澳政協委員的地級市,及邊遠地區如西藏、新疆等不方便安排港澳政協委員的地級行政區劃之外,大概還有二百多個地級市可以安排港澳政協委員。如以平均每個地級市的政協可安排四名澳門委員計算,就可滿足到八百多名澳門居民參政議政的強烈意願。這確是一個「疏洪」的好辦法,應當好好地利用這筆政治資源。

其實,內地的一些地級市,早就有這方面的打算。當地的「當家人」有感於他們所處的地區,缺少與港澳特區聯繫的渠道,希望能透過邀請港澳居民出任當地政協的委員的辦法,來搭建溝通港澳的「橋樑」。筆者月前與貴州省的一些地級市的領導接觸時,他們都表達了這樣的強烈意願,並表示只要不算「違法」,他們都願意「闖一闖」。如今,無錫市政協安排港澳委員作了公開報導的訊息,至少是打消了他們對「違法」的疑慮。看來,他們的「宏圖大計」,可以實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