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止損管制既為搶救選情又為己卸責

由於民進黨執政政績「太爛」的大環境使然,也由於「單一選區兩票制」的新選制對民進黨頗為不利,再加上民進黨在去年五月的初選中,品質低劣參選人圍剿「十一寇」而演變成「劣幣驅逐良幣」,戰鬥力大為受損,故今次「立委」選舉民進黨必定會輸,早已為民進黨內外所認知,只差在是小輸還是大輸而已。但意想不到的是,在距離投票日期只有幾天之時,向來較為精準的民進黨的民調竟比想象中更差,甚至有可能滑落到三十五席,亦即泛藍將會拿下三分之二的關鍵多數議席,兩個月後不管是誰當選「總統」,被泛藍絕對控制「立法院」,都是民進黨的災難。這更使本已焦急到感冒嗓啞的陳水扁,更是眼冒金星。於是,在昨日上午召開黨內巨頭緊急「立委」輔選會議,部署「搶救」民進黨「立委」候選人的選情。這種臨選前「告急」的選務操作做法,並不符合近年陳水扁和民進黨對選情「信心爆棚」的作風。由此可見,民進黨的選情確是十分危急。

陳水扁要召開這個巨頭緊急輔選會議,當然是要搶救民進黨「立委」的選情,以圖最後一搏,在阻止選情繼續下滑的同時,希望能透過最後幾天的強化輔選措施,使民進黨能達成陳水扁當初訂下的五十席目標。但深究一層,其實這次緊急輔選會議也是陳水扁的「卸責」會議。他找來民進黨其他巨頭來緊急會商,要把敗選的責任分攤給各位巨頭,不願自己獨自承擔。

實際上,按民進黨的傳統,凡是輸選黨主席必須辭職以示負責。二零零四年底第六屆「立委」選舉民進黨初嘗敗績,陳水扁就引咎辭去黨主席之職。正因為如此,今年九月間游錫?辭去黨主席,而黨內形成希望陳水扁能再次兼任黨主席的主流意願時,陳水扁卻是「猶豫不決」,目的就是要等到黨內有人高呼「陳主席不必為立委、總統選舉結果負責」,並引發黨內普遍呼應共鳴,使自己無後顧之懮後,才「欣然」再次坐上黨主席座椅的。但料想不到的是,今次的「立委」選情竟是這麼清慘,可能會創下民進黨上台執政後最慘烈的紀錄。「黨主席不必為敗選負責」的「保險罩」,也就未必能靠得住。因此,陳水扁有必要假借召集各巨頭緊急會商選情的名義,讓各巨頭分擔他的輔選失敗責任。果然,緊急會商結束後,就有人宣稱,民進黨若敗選,所有人共同承擔責任。這就證明了陳水扁的這一招「卸責」之計,還是相當成功的。

陳水扁要提前確立「卸責」的「正當性」,證明他確是具有較強的危機預感度。他從呂秀蓮、李文忠等人強烈批評中正紀念堂「改名換匾」事件處理手法粗糙,使到民進黨支持度大幅下落的譴責聲中,顯感到倘「立委」敗選,選後必會有人跳出來追究這方面的責任,杜正勝、莊國榮等具體執行操作者固然是吃不了兜著走,但作為決策者的陳水扁,也難以逃避責任。

其實,陳水扁早已就自己在中正紀念堂處置事件中的責任進行了「止損管制」,當莊國榮公開宣佈要以「鐵籠」圍困蔣介石銅像時,陳水扁就怒不可遏,下令制止,決定繼續實施原定的較為柔性的裝置風箏的方案。就此而言,陳水扁倒是深知「過猶不及」的道理的。  

但是,陳水扁仍未能從極端戰法的盲區中走出來。昨日他在主持巨頭輔選緊急會商時,還在大喊這次「立委」之戰是「台海兩岸、台灣中國、一邊目國」VS「一個中國,終極統一」的大對決,以圖喚醒深綠選民,因而使用了「議題戰」的老皇歷。就此而言,他的選戰操盤智商,確是不如「新潮流戰略之神」邱義仁。實際上,「立委」選舉因是小選區範圍的選舉,在「總統」選舉中屢試不爽的「議題戰」,就派不上用場,倒是「組織戰」較能奏效。而「組織戰」向來是不擅於「議題戰」的國民黨的強項。正因為如此,邱義仁在前次「立委」選舉中,才提出了強烈針對「組織戰」的「割喉戰」策略。

但陳水扁卻偏是「揚短避長」,在選戰前夕將邱義仁調到「行政院」,使他未能參與實際選務操盤,而所寄望甚殷的「每周一利多」又未能發揮預期效果,到近期更是索性關上「利多」大門。這就注定了在本已對民進黨不 利的「單一選區兩票制」之下,民進黨的選情將會一片慘綠。但是,陳水扁昨日仍將扭轉敗局的希望寄托在「議題戰」之上,再次販賣「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的貨色,恐怕將會嚇走更多的中間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