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票制是雙面刃既可互補也將會拆爛烏

本來,按照西方民主政治制度,政黨的其中一項重要功能,就是參與公職選舉,爭取公職席(職)位,進而奪取執政權。因此,西方國家的「政黨法」大多規定,已成立的政黨若長期不參加公職選舉活動,將被取消登記資格。

台灣地區自解除「黨禁」後,一下子冒出了許多政黨。有的人「十幾個人,七八條槍」就拉起了一支政黨隊伍。為此,到二零零六年十月三十一日止,在「內政部」依「人民團體法」規定登記的政黨,就有一百二十一個。若再加上此後成立的台灣農民黨,第三社會黨、紅黨等,政黨數目大約已達一百三十個。

這一百多個政黨,只有中國國民黨、民進黨、親民黨、新黨、台聯黨等經常參加政治公職選舉,其餘的則大多是擺個「政黨」的樣子,有名無實。為此,台灣當局也曾計劃為「政黨法」立法,引進西方倘政黨長期不參加選舉活動則取消其登記資格的內容。但因各種原因,「政黨法」至今仍是「空中樓閣」。

一些「蚊型政黨」之所以長期沒有參加政治公職選舉,與台灣地區各項公職選舉的「門檻」較高,有一定關係。比如,政黨欲要推薦候選人參加「總統」選舉,該黨必須在最近一次的「中央」選舉中,得票率跨過百分之五的「門檻」。又如,過去的「立委」選舉中,實行「複數選區一票制」,各政黨要獲得議席,首先就應在「區域立委」中,推出強棒,佈下重兵,而「蚊型政黨」往往缺乏這方面的條件和能力。

但明日進行的第七屆「立委」選舉,由於實行「單一選區兩票制」,亦即:「不分區立委」的得票不再與「區域立委」掛鉤,就為較小型的政黨提供了較為便利的參選機會:它們無須在「區域立委」選舉中推出「吸票型」的候選人,也可在「不分區立委」選舉亦即「第二張選票」中,獲得對國民黨和民進黨都不滿意的中間選民投給的選票。因此,今次「立委」選舉,除了幾個經常參加「立委」選舉的大黨之外,還有七個小黨參與,而且有的還是專為實施「單一選區兩票制」而成立的政黨,如台灣農民黨、紅黨、第三社會黨等。

「不分區立委」的選制,按照過去設計,是鑑於「區域立委」選舉需要有較深厚的選民基礎,又必須砸下大錢,故參選者多是地方派系代表、政客甚至是「黑金」型人物,不利於「立法院」保證其立法素質。為了能讓一些形象清新,政治及法學素養較高,但卻缺乏參加直接選舉條件的「清流」人物也能參加選舉並當選,讓他們來補償草根型「立委」的不足,故就有「不分區立委」的設計。其用意是,各政黨在提名候選人時,讓有選戰實力的候選人參加「區域立委」選舉,借助他們的高得票率,帶動不懂選舉的學者專家型候選人也能當選「不分區立委」。

但這種由「區域立委」來帶動「不分區立委」的設計,存在不少弊端。其最主要的,有以下幾點:其一、使選民在候選人與政黨之間無所適從。比如,選民喜歡和支持某一位候選人,但卻討厭其所在的政黨。為了避免拉抬這個政黨的得票率,就干脆不將選票投給這位所喜歡的候選人;或是為了支持這位候選人,而被迫也投下了自己所不喜歡的政黨的一票。

其二、被政黨利用這種選制進行選戰技術操作,從而失去其設計原意。比如,在一九九八年的第四屆「立委」選舉中,國民黨秘書長章孝嚴就制訂了「天使帶動魔鬼」的選戰策略,即在「區域立委」選舉中,安排了大量形象清新的參選人,以整體提升國民黨的總得票率,而在「區域立委」部份,則安排了形象欠佳的人士,甚至是只要向黨中央捐獻了一筆巨款作選戰經費,就不管他是否黑社會頭目,都將之安排進「不分區選舉」的安全名單之內。這樣,就顛覆了「不分區立委」讓清流人士參與立法工作的設計原意。

為此,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在向「立法院」施加「修憲」壓力時,除了是議席減半之外,改革選舉制度就成了重要訴求。其一是將複數選區(即每一選區安排多個應選名額)改為單一選區,以利選區內最優秀人士當選;其二是「區域立委」與「不分區立委」脫鉤,讓選民在候選人與政黨之間,有符合其最佳理想的選擇。

其中的「第二張票」亦即產生「不分區立委」的政黨票,就給小黨帶來可以進軍「立法院」的希望:即使無法在「區域立委」選舉中推出強棒候選人,也可利用部份中間選民並不打算支持國民黨和民進黨的心理,爭取他們將「第二張票」投給自己。由於中間選民高達三成,故在小黨的眼中,也就成了它們的「大票倉」。

其中新黨的密底算盤是:部份深藍選民不滿意國民黨近年向中間靠攏,甚至還鬧出了「去統」風波的表現,因而在「立委」選舉中,雖然會在「區域立委」部份支持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但在「不分區立委」部份則會棄權,亦即是浪費了手中的「第二張票」。新黨即趁此打出其「正藍」旗號,希望能承接到這些有可能會浪費掉的深藍選票。而農民黨、第三社會黨的選戰策略,也大抵如此,只不過是第三社會黨所要承接的,是不滿民進黨的泛綠選民手中的政黨票。

正因為如此,這些小黨的參加選戰,就給國民黨和民進黨帶來一定的威脅:一方面,可能會分食本來是應當屬於自己的政黨選票,使到自己在「不分區立委」部份所獲分配的議席有所損失;另一方面,這些小黨或許其在「第二張票」部份,得票率跨不過百分之五的「門檻」,因而不獲分配「不分區立委」議席,浪費了本應屬於大黨的選票。在兩相作用之下,使同一陣營在「不分區立委」部份所獲分配議席,受到影響。這就是近日國民黨與新黨互相指責的原因:國民黨擔心新黨跨不過百分之五的政黨「門檻」,但它從國民黨手中挖走的「第二張票」,卻使國民黨損失一至兩個議席。

實際上,以全台灣地區一千七百萬選民,「立委」選舉的投票率約為六成計算,新黨如要跨過百分之五「門檻」,就必須獲得五十一萬張選票。而新黨在上屆「立委」選舉中,共得二十六萬一千票,還達不到「政黨門檻」的一半。倘這二十六萬張「政黨票」全歸國民黨,就將多獲分配一至二席「不分區立委」。當然,若如新黨主席郁慕明所預估,新選制有利於吸引在上兩次選舉中棄權的深藍選民出來投票,或許還可出現奇跡,使新黨還獲分配「不分區立委」議席。這樣,新黨就可與國民黨產生互補作用,並不致於「浪費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