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乙水)大橋是區旗區徽組成元素不宜拆卸重建 澳(乙水)大橋是區旗區徽組成元素不宜拆卸重建

澳門地產業總商會前日舉行新春團拜。該會會長鍾小健在致辭時表示,嘉樂庇大橋(舊大橋)自一九六九年啟用至今,已有三十九年,歷史悠久,也成為澳門地標性建築物之一。現時澳門已向大都會邁進,澳(乙水)交通頻繁,因地理位置優越,須使用舊大橋的車輛亦十分多。為此,與其重新覓地建一條價值十六至二十億元的海底隧道,不如在現時的舊大橋位置重建一條大橋,只需六至七億元。第一、更合成本效益,使政府公帑更合理運用。第二、橋樑可分兩層,以作未來軌道舖設及颱風期間市民來往澳(乙水)。第三、新建大橋可使用現時的先進技術,並擴大橋樑支柱之間距,以應付未來頻繁的海上運輸。第四、為保持地標性建築物的地位及保持市民的美好回憶,可盡量保持大橋外形不變並使用舊名稱嘉樂庇大橋。

鍾小健的這個構思和建議,在理論上確是有其合理之處。實際上,由於澳(乙水)大橋(即嘉樂庇大橋,下同)已經殘舊,雖曾大修也難負重荷,故現在只是向巴士和的士開放,其餘車輛禁行。為此,本澳大多數駕車一族,都失去了駕車過澳(乙水)大橋的樂趣。倘若重建並向私家車以至大型載客汽車開放,這對駕車一族及外來遊客來說,是一件愜意之事。

何況,在景觀上,大橋也比海隧的風景更吸引人,而且也具有「政績工程」的潛在意涵。--在內地改革開放初期,廣州市政府因珠江兩岸交通頻繁,增建了幾座跨江大橋,也修建了一道過江隧道。在投入使用後,還是覺得大橋具有景觀效果,而海隧則是「沉在江底無人見」。因此,據說當廣州市政府組織代表團到上海取經時,看到上海市的過江交通是以修建江底隧道為主打方向,就建議主人家多修建過江大橋,認為這才能美化景觀,也符合「政績工程」的要求。就此例子而言,澳(乙水)海峽之間中段的過海交通建築物,當然是大橋比海隧「壯觀」。

但有一利必有一弊。盡管鍾小健也建議新大橋採兩層設計,下層可供市民在颱風期間來往兩岸,但必須注意的是,今後隨著離島的發展尤其是金光大道的成形,還有未來廣珠鐵路延伸進澳,以至廣珠西線高速公路延伸進澳,離島與市區的交通就將更為頻繁,其中有不少旅客流量是以大型旅遊巴士為交通載具。如要達到颱風期間這些大型旅遊巴士仍能如常往來兩岸,新澳(乙水)大橋的下層橋體,就必須設計得很高,這就根本不可能實現鐘小健所說的「可盡量保持大橋外形不變」。實際上,現存澳(乙水)大橋的橋體很單薄,可用「玲瓏輕巧」來形容之。如將之改建為下層可通行大型旅遊巴士的兩層大橋,就將會失去原來玲瓏輕巧的美感,而成為粗厚笨重、名符其實的「大橋」,其厚度比西灣大橋還要大得多,也就說不上「盡量保持大橋外形不變」及「保持市民的美好回憶」。

何況,這還涉及到澳(乙水)大橋的「法律地位」問題。實際上,「澳門基本法」第十條規定,澳門特區的區旗和區徽圖案的組成元素,是有一道「大橋」。澳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當年對區旗、區徽圖案所作的說明是:澳門特區的區旗、區徽圖案,用五星、蓮花、大橋、海水等圖案繞成,完全符合「體現一國兩制精神,反映澳門的實際,圖案莊嚴美觀」的原則。區旗、區徽上的五顆金黃色五星,象徵著國家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澳門特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三朵含苞待放的蓮花,象徵著澳門的自然地理特點,即澳門是由三個半島--澳門半島、(乙水)仔半島和路環島組成。大橋反映了澳門的自然景觀,象徵著把澳門三島連在一起。平穩的海水寓意著澳門四周是我國的領海,澳門在回歸祖國後,定能保持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

既然如此,作為澳門區旗、區徽圖案重要組成部份的澳(乙水)大橋(「澳門基本法」起草和通過時,尚未有友誼大橋和西灣大橋),是不宜將之拆卸的。即使是重建,也宜按照現時的模樣興建,而不宜將之「改頭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