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綠民調機構向民進黨謝長廷敲響了警鐘

作為民進黨「御用學術工具」的「台灣智庫」,在首場「總統」候選人辯論登場的前夕,於昨日公佈了其精心製作的「綠卡、政績比較與入返聯公投民意調查結果報告」。由於「台灣智庫」的民進黨當局「御用學術智囊」的性質,及「台灣智庫」所委托的「山水民調公司」本身就是由民進黨人開辦、經營,並長期作為民進黨中央的特約民調操作機構的背景,故這份帶有悲觀調子的「民調報告」所公佈的民調數據,對民進黨及謝長廷來說,就不能不說是一個嚴重的警號。

實際上,在台灣地區的種種民調機構中,除了少數的不具政治立場背景的民調機構如「蓋洛普」、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之外,大多都是具有自己的鮮明政治立場,或是為自己所支持的政黨和候選人服務。即使是沒有「主題先行」地設定「民調受益者」,也因其所設計的問卷帶有明顯的政治傾向,或所「隨機挑選」的受訪者因居住地點、職業、受訪時間等不同而具有明顯的政治傾向差異,故其所整理的民調數據,仍然很明顯地帶有特定的支持傾向。比如,《聯合報》、《中國時報》、《天下》等被認為是「統媒」所作的民調,就被人們視為「對泛藍陣營有利」,而「山水民調公司」等偏綠民調機構所作的民調,就往往讓泛綠支持者感到鼓舞。這也就是為何近來各類民調機構所作的馬英九與謝長廷的民意支持度的民調,竟有「相距很遠」和「相差不大」的不同結果的原因所在。

昨日公佈民調數據的「台灣智庫」,是在民進黨政權上台後,由一群偏綠的產官學界人士成立,為民進黨當局提供政策學術建言的財團法人。只要看看其「顧問名單:林義雄、李遠哲、李鴻禧、杜正勝、阮朗、胡勝正、翁松燃、游錫(方方土)、黃天麟等,就可知其深綠的政治傾向。自民進黨提出「入聯公投」後,「台灣智庫」就連續舉辦了多場研討會,為「入聯公投」尋求學術理論支持。陳明通發佈《中華民國第二共和憲法草案》,也是由「台灣智庫」以研討會形式公佈。另外,「台灣智庫」的一些工作人員,目前也進駐了謝長廷競選總部,在各部門中擔任重要角色。因此,「台灣智庫」在「總統」選戰中發表的這個對「入聯公投」、「返聯公投」及謝長廷、馬英九等特定議題的民調報告,理應是「報喜不報懮」,以鼓舞泛綠支持者的士氣。

同樣,受「台灣智庫」委托進行民調操作的「山水民調公司」,本身也是民進黨中央的「民調專用工具」。不但因為游盈隆是「山水民調公司」的股東兼顧問,民進黨中央的一些選戰操盤骨幹,也出身於「山水民調公司」,而且民進黨中央黨部的「民意調查中心」,也經常委托「山水民調公司」作民意調查,並根據其所提供的數據調整選戰策略。比如,在二零零零年「總統」大選中,陳水扁競選總部就根據「山水民調公司」所提供的民調數據,決定陳水扁加強在民意支持度很弱的桃竹苗的活動,減少在民意支持度較強的南台灣活動,或讓呂秀蓮代勞。因此,在今次「總統」選舉的決戰前夕,「山水民調公司」所作的「入聯公投」和謝長廷民意支持度均偏低的民調數據,顯示民進黨的「公投綁大選」策略和謝長廷的當選機率,都不容樂觀。

實際上,據「台灣智庫」昨日公佈委托「山水民調公司」所作的民意調查報告顯示,支持「入聯公投」的民眾只有百分之四十四點一,不支持者達到百分之四十點五;贊成「返聯公投」的民眾也只有百分之三十七點四,反對者也高達百分之四十五點二。這就顯示,按此比率,「入聯公投」和「返聯公投」即使能跨過「投票率」的第一道「門檻」,也闖不過「得票率」的第二道「關卡」。

然而,這並不等於是「入聯公投」和「返聯公投」都可順利跨過「投票率」的第一道「門檻」。--「山水民調公司」的民調數據顯示,雖有百分之四十七點八的民眾不接受國民黨發起的「拒領公投票」行動,但也有百分之三十三點二的民眾認為可以接受「拒領公投票」。由此可見,既然連「唱好派」的泛綠民調公司的民調數據都對公投投票率並不樂觀,那麼,在投票當日,自發地「拒領公投票」的選民比率,就將會較高。如果屆時國民黨公開呼籲「拒領公投票」,說不好「入/返聯公投」也將會像「討黨產/反貪腐公投」那樣,連投票率的第一道「門檻」也跨不過。

「山水民調公司」的民調報告,也間接地否定了謝長廷的「綠卡烏賊戰術」:有百分之六十五點三的受訪民眾表示不會因「綠卡事件」而改變對「總統」大選的支持對象,僅百分之十九點四的民眾會因此改變支持對象。--這個「改變支持對象」的「標的人物」,民調報告並未明指,故既有可能是原本支持馬英九者,改為支持謝長廷;但更有可能是原本支持謝長廷者,轉為支持馬英九。實際上,這份民調報告又指出,百分之六十六點五的民眾認為「綠卡事件」只是「政治口水」,僅百分之十九點五民眾認定這是「重要的討論」。因此,支持民進黨的東吳大學政治系主任羅致政和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徐永明(也是「台灣智庫」的執行委員)都認為,謝長廷陣營除非有新的政據,否則再打「綠卡」也只會變成「口水戰」,這是謝長廷必須嚴肅思考的問題。

就此而言,這份「綠卡、政績比較與入返聯公投」民意調查報告,對民進黨和謝長廷來說,並非是「報佳音」,而是敲響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