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澳門元實質貶值看統一發行中元前景 從澳門元實質貶值看統一發行中元前景

近來,廣大澳門居民無不驚嘆「通貨膨脹猛如虎」。而通脹幅度較大的原因,除了是受到「炒樓」、博彩從業員收入豐厚而致購買力較強,內地通脹率較高致使輸澳食用品也隨之「水漲船高」等因素之外,就是人民幣匯率不斷攀升,而致使間接與美元掛鉤的澳門元「矮人(民幣)一截」。就此,澳門元在拱北市場的兌換價,已從以往的一百元澳門元兌一百零四元人民幣,急降至八十八元。今後,隨著美元受「次按」及美國經濟景氣欠佳影響而繼續疲弱,人民幣的匯率仍將繼續飆升,必將導致間接與美元掛鉤的澳門元,持續低貶。

為此,前一段時間有人主張澳門元與港幣脫鉤,或是樂見香港特區政府宣佈港幣與美元脫鉤。結果,又有一種聲音建言,澳門元干脆與人民幣直接掛鉤。

從現實情況看,澳門元與人民幣掛鉤,由於人民幣並非是在國際市場上可自由兌換的貨幣,而澳門元則具有此等能力,故而此議並不可行。最佳的辦法,就是本身亦十分強勁,而且還是國際市場上的強勢貨幣的港元,與美元脫鉤。這樣,直接與港元掛鉤的澳門元,就可既是「攀權附貴」地保持應有的匯率能力,更是憑藉著自身本就十分強勢的匯率實力,繼續在國際市場上保持較高的匯率,而抵銷、對抗通貨膨脹。

不過,這又引起一個新話題,就是早在香港、澳門回歸之前,就有人提出過的中國兩岸四地實行統一貨幣,亦即發行「中元」的話題。盡管目前台灣地區尚未統一,也盡管「香港基本法」和「澳門基本法」都分別確立了港幣、澳門元的法律地位,但從長遠看,在將來中國實現完全統一,兩岸四地的經貿關係也更為緊密之後,統一發行「中元」,並非是不可能的事。

有關兩岸四地統一發行「中元」的議題,多年來經常可在報刊上看到相關的論文,進行探討研論。綜合各篇論文的觀點,將來統一發行「中元」,是存在著可行性和必要性。在可行性方面,由於內地的經濟開放性越來越高,香港作為自由貿易港,經濟開放性很高;澳門也是自由港,經濟開放性也很高;而台灣的經濟開放性也越來越高;而使在中華經濟圈兩岸四地間的商品自由流動性已比較高。尤其是實施「CEPA」之後,內地己分別與香港、澳門形成了變相的「自由貿易區」。盡管目前台灣對內地實行歧視性的限制性經貿政策,兩岸貿易仍以間接形式運作,對內地產品設置歧視性的限制措施,但隨著兩岸都加入「WTO」,尤其是陳水扁的任期即將結束,正在競選「總統」的馬英九和謝長廷,都主張兩岸「三通」,整個中華經濟圈的商品自由流動性都將得到很大提高。

另一方面,內地、香港、澳門三地之間的貨幣存在著緊密的關係,澳門元和港幣早已實現了在內地中國銀行掛牌,且在珠江三角洲一帶也有一定數量的流通;而港幣在澳門更是通行無阻,人民幣在香港和澳門也得到接受和受到歡迎。這種情況,有些類似歐盟早期的各國貨幣互相通行的情況。

不過,兩岸四地統一發行「中元」,也存在著較大的障礙。其中最大的障礙,是中國內地與港、澳、台各自適用不同的經濟體制、法律法規和經濟政策。而且,兩岸四地間的經濟發展率和經濟增長率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在台灣方面,還存在著政治上的障礙,不但是台灣當局將會百般阻撓,而且「台獨」分子更是必然會破壞搗亂。還有,還將會對港澳的「自由港」地位,造成影響。至於人民幣尚未實現自由兌換,也增添了統一「中元」的困難。

然而,兩岸四地統一發行「中元」,卻又存在著很強的必要性。其一、是發行「中元」,有助於經濟效率的提高,包括節省外匯交易成本,提高市場透明度,促進市場競爭,消除匯率波動,減少不確定性等。其二、發行「中元」,有助於物價穩定。包括可預期通貨膨脹對微觀經濟的影響及對宏觀經濟的影響等。其三、發行「中元」,有利於風險分擔,抵制外部衝擊,節省儲備。其四、發行「中元」,可以促進兩岸四地貨幣和財政政策的協調一致。其五、發行「中元」,有利於兩岸四地金融市場的整合統一。其六、發行「中元」,將推動兩岸四地經濟一體化,增加「中元區」整體實力,應對國際競爭。其七、發行「中元」,將增強「中元區」向心力,促進祖國統一。

推動兩岸四地統一發行「中元」,可借鑑參考歐盟發行歐羅的做法。首先,是建立中國自由貿易區;其次,是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其三、是實行「中元」,接著下來就是實現「中元」國際化。這最後一步的推動「中元」成為國際貨幣,將可進一步增強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實現各國間經濟合作,推進世界貿易自由化,促進世界目標化發展。

盡管兩岸四地統一發行「中元」,在目前階段仍只是屬於理論探討階段,距離實踐實施仍然很遠,但隨著內地與港澳經貿關係的進一步緊密,台灣地區的政治局勢可能會發生有利於台海和平的變化,使到統一發行「中元」並不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