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以賴幸媛牽制江丙坤必爆發海陸大戰

曾與中共總書記建立了「國共論壇」平台的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將於今日啟程訪問大陸,並將與胡錦濤進行第四次「胡連會」。但偏也是在今日,準「行政院長」劉兆玄將公佈第二波「內閣」名單,其中「陸委會」主委赫然竟是台聯黨中執委、曾任台聯黨「不分區立委」,李登輝「戒急用忍」謬論忠實擁護者的賴幸媛。

這兩項具有「南轅北轍」意涵的政治事務,在同一天進行,究竟是「時間巧合」,還是「刻意安排」?前者,似是可能性不大。因為在已公佈了第一波「內閣」名單之後,所謂「國民黨內訌」的議論已經平息,故公佈第二波「內閣」名單的時間點,已不具急切性,可以挪後幾天。反正,目前離「五•二零」尚有二十多天,而過去也曾有過由馬英九親自主導的「陸委會」、「國防部」人事將到最後階段才予公佈的說法。當然,關於賴幸媛「陸委會」主委的人事公佈,如是在「胡連會」及陳雲林與江丙坤見面之後才宣佈,或許負面效應將會更大。但畢竟賴幸媛的「陸委會」主委人事公佈是在連戰啟程前往北京之日進行,總是令人產生一種怪異甚至是不祥的感覺。

其實,馬英九要找一個可對兩岸關係發展過快起「踏煞車」作用的人出任「陸委會」主委,早已有蛛絲馬跡。實際上,當蕭萬長從促成其與胡錦濤會面的「博鰲論壇」載譽而歸時,馬英九就對進行聯訪的香港記者聲稱,融冰太快,反而會變成「洪水」。因此可見,馬英九對開放大陸政策,是頗為矛盾的。一方面,他極為希望在「五•二零」後,對兩岸關係依賴甚深的島內經濟,能在短時間內得以恢復發展,因而他曾對推動兩岸關係加快發展,發過誓言。另一方面,他卻又擔心,兩岸關係發展太快,曾在「總統」選舉中被民進黨人挑起的「一中市場」質疑之風,再度泛起,不利於爭取投票給謝長廷的五百四十多萬選民。因此,他想到了以賴幸媛來「制約」由連戰參與主導的「國共論壇」,及由連戰愛將江丙坤掌控的海基會,予以「恐怖平衡」的「奇招」(實質是「怪招」),讓賴幸媛來唱「白臉」,以求與唱「紅臉」的「國共論壇」及海峽兩會談判之間取得「平衡」。

但問題來了。執政中國國民黨在「國共論壇」中與中共達成的共識,海峽兩會會談所取得的成果,以至發明「九二共識」一詞的「國安會」主委蘇起所擬定的較為進取的兩岸政策,「陸委會」是否會沒有任何保留的貫徹執行?倘賴幸媛是以其幾年前發起抵制大陸產毛巾在台銷售的活動的「既有認知」,來處理「陸委會」的政務,可能就將會發生「火星撞地球」的一幕,在台灣政壇及百姓觀感中形成政治大混亂。不是賴幸媛再次扮演「誤入叢林的小白兔」,以無法執行「胡連會共識」為由憤而辭職,就是再次發生九十年代的「海陸大戰」,海基會受到壓抑,而馬英九的「馬上出政績」也就連帶受到挫折。

值得注意的是,傳說賴幸媛出任「陸委會」主委,是馬英九向李登輝「借將」的安排。而陳水扁剛上台時指定蔡英文出任「陸委會」主委,更是李登輝向陳水扁「薦才」的結果。蔡英文因為奉李登輝之命研擬出「特殊兩國論」,阻礙了兩岸關係發展,賴幸媛是否也將不折不扣地貫徹李登輝「只有一中各表,沒有九二共識」的「最新兩岸觀」?

更值得觀察的是,賴幸媛的專長在於國際貿易。她當年出任「國安會」諮詢委員時,就成功地主導了台灣地區加入「WTO」的談判。那麼,日後她在主掌「陸委會」時,是否將會比照「國際貿易」的性質和定位,規限和主導兩岸經貿合作關係?倘此,「馬內閣」的大陸政策推動,就必會違背「兩岸關係位階高於對外關係」的黨內共識。

對此,國民黨中央是有警覺的。昨日,在傳出賴幸媛將出任「陸委會」主委的消息後,正在大陸跟隨江丙坤向台商謝票的國民黨政策會副執行長、外傳將出任海基會秘書長的張榮泰,就特地強調「國共平台」與海峽兩會談判的作用。這似是要在強悍的賴幸媛被公佈出任「陸委會」主委之前的公開表態,有「立此存照」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