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或將會正面促進兩岸關係發展

在唯物辯證法的諸法則中,有一個法則是「矛盾轉化論」,「壞事也可變好事」。這個「矛盾轉化論」,在今次汶川大地震中,反映得極為充分。實際上,汶川大地震當然是重大天災,災區人民遭受重大生命財產損失,多年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毀於一旦,經濟損失以百億元計。但由於中央政府反應快捷,不但是及時作出了抗震救災的各項部署,而且雷厲風行,陸空水各路救援大軍克服重重困難,急馳往災區進行救援。溫家寶總理以救災指揮部總指揮身份,第一時間前往災區作現場考察並指揮救災工作,六十多歲的老人家連日奔波在救災的第一線,跑遍了災區,使人想起了當年邢台地震時的周恩來總理。中央政府及國家領導人的楷模作用,使人們增強了戰勝天災的信心,更加信賴和擁護中央政府。全國各族人民密切團結,眾志成城。

「壞事變好事」,還反映在國際關係方面。還在幾十天前,國際上的一些反華組織還在利用西藏事件攪風攪雨,意圖掀起反華惡浪,干擾北京奧運及其火炬傳遞。但緊接著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災區人民受災的災情慘景,中國政府全力救災及對資訊的高透明度,逆轉了國際輿論,不但使到支持「藏獨」的輿論嘎然收聲,而且還在國際社會普遍引發了對中國的強烈同情心。

在兩岸關係方面,又何嘗不是「壞事變好事」?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兩岸關係發展的「促進派」們,包括中國國民黨中央,及馬英九、吳伯雄、連戰等領袖人物,和工商巨賈,固然是主動地表達了慰問,和踴躍捐輸。即使是曾經極力阻撓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勢力,也難得地將人道主義置於意識形態之上,將政治立場撇開一邊。「行政院長」張俊雄在率領閣員總辭之前,宣佈捐助二十億元新台幣,協助大陸進行災後的重建工作。「陸委會」也呼籲台灣民眾踴躍捐輸,並公佈了代為接受捐款的銀行帳號。民進黨主席謝長廷個人捐出了新台幣二十萬元賬災,並願意負責籌募一百萬元作為高雄市救難大隊赴四川救災旅費。台聯黨主席黃昆輝宣佈,基於人道精神,台聯中央將透過國際紅十字會捐款新台幣十萬元給四川災民,台聯黨工職也捐出一所得救災。

對此現象,曾任民進黨政權「國安會」副秘書長的江春男在台灣《萍果日報》撰文指出,「天然災難使人類產生人溺己溺的側隱之心,物傷其類的同胞感油然而生,仇恨和敵對的情緒突然消失了,人性得到了昇華。兩岸關係也因災難互助而有所改進,誰說天災一定是人禍呢?」

此情此景,使人想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華東大水災時,台灣民眾熱烈募捐賑災的情景。在華東大水災之前,由於剛發生了「北京風波」,台灣社會對大陸政局頗多誤解。但一場華東水大災,卻意外地喚醒了台灣民眾的骨肉情、同胞愛,從工商巨賈到普羅大眾,都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全力投入支援大陸災民抗災救災,重建家園。也正是在這股極為有利於兩岸關係前景的利好氛圍中,台灣海基會與大陸海協進行了頻繁接觸,並在此基礎上舉行了「汪辜會談」,簽署了四項協議,實現了兩岸關係史的零的突破。

現在,汶川大地震似是又形塑了當年華東大水災時台灣民眾不分黨派,不分政治立場,紛紛全力捐輸支持大陸抗災的情景。

現在比十多年前更為有利的是,即將掌握台灣地區執政權的中國國民黨,已與中國共產黨建立了「國共論壇」溝通平台,「總統」當選人馬英九在承認和捍衛「九二共識」的同時,全力促進兩岸關係的穩健發展。由此,台灣民眾出於人溺己溺的同胞情,積極捐助大陸人民抗震救災,也必然會為海峽兩會就周末包機及大陸居民赴台旅遊的會談,形塑一種良好守秩的社會氛圍。

而且,民進黨當局放下意識形態之爭,積極賬濟災民,也為全面落實貫徹胡錦濤主席關於將與民進黨人接觸往來的指示,創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圍。這是可遇不可求的歷史機會,大陸方面應當緊緊抓住,並趁勢與民進黨人進行接觸交往,就像當年華東大水災後,國民黨和民進黨籍「立委」絡繹不斷地登陸,並與江澤民總書記在中南海「共嘆下午茶」那樣。這樣,就可把阻礙兩岸關係發展的阻力減至最低,並促使民進黨人放下意識形態,共同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為兩岸人民謀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