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人社群的民族國家認同已發生微妙變化 葡人社群的民族國家認同已發生微妙變化

昨日是「葡國日、賈梅士日暨葡僑日」。葡國駐澳門總領事館舉行了慶祝酒會,為此,葡國總理助理國務秘書白飛曆專程來澳出席。他與澳門特首何厚鏵的會面,是否談及葡文學校選址問題,不得而知。但按常理,既然昨天的節日中含有「賈梅士日」和「葡僑日」的元素,葡國政府派出特使門特區政府商討葡文學校選址問題,也就理所當然。何況,此問題已延宕了許久,不宜再拖下去了。

不過,何厚鏵與白飛歷昨日在公開場合,都沒有談及新葡文學校的選址問題。何厚鏵在葡國總領事館慶祝酒會的談話,是有關對葡人社群的評價的議題。他指出,葡人社群是澳門的重要組成部份,在澳門回歸近九年間,葡人社群同心同德建設澳門。而在四川大地震後,葡人社群與澳門居民一起對災區人民慷慨捐輸,特區政府非常感謝。何厚鏵又表示,特區政府將會嚴格按照基本法及「中葡聯合聲明」的精神,讓包括葡人社群在內的全澳市民繼續安居樂業。

實際上,「澳門基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在澳門的葡萄牙後裔居民的利益依法受到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保護,他們的習俗和文化傳統應受尊重」。這裡所指的「葡萄牙後裔居民」,主要是「土生葡人」,當然也包括了在澳門特區或工作的正統葡人,但仍應是以「土生葡人」為主。「土生葡人」是在過去四百多年間,定居澳門的葡國人和中國居民通婚後的後代,目前約有一萬多人。他們世代生活在澳門,學習葡語,保持葡國人的生活方式,保留著葡國的習俗、文化傳統和生活方式。長期以來,葡萄牙後裔居民都是在澳門社會中較具特殊性的一個社會階層。他們中的許多人任職於政府部門,故在澳門的公務員及司法體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澳門社會中較具特殊性的社會階層。為此,「澳門基本法」的許多條文,都對保護「土生葡人」的利益作出了針對性的規定。比如,葡文也是澳門特區的官方語文,保留葡人當選立法議員的資格,依法保護反映和體現葡人文化、傳統和習俗的歷史文物,葡文學校可以繼續開辦,保護葡裔居民的宗教信仰等。而在第一屆特區政府推選委員會及第二屆特區政府選委會的委員選舉中,有一批葡裔居民被提名為候選人。因此,澳門回歸八年多來,在澳葡人生活安定,得其所哉,他們對此普遍是感到滿意的。

「葡國日、賈梅士日暨葡僑日」出現的這番和融、熱烈、誠摯景象,凸顯了「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的另一項重要內容:作為全體「澳人」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葡裔居民的利益依法得到了澳門特區的保護,他們的習俗和文化傳統也受到了尊重。這不單止是充分體現了中央政府履行「中葡聯合聲明」和澳門特區政府貫徹「澳門基本法」,是充滿誠意及毫不走樣的,也為強化澳門作為中國內地與葡語國家建立經貿合作關係中介橋樑的作用,建立了良好的政治及人文基礎。

近年,澳門葡人社群的政治生活,又有了積極參與作為中國國家主權的政治協商制度的趨向。除了是歐安利獲邀請出任全國政協的委員外,也有一些具有葡國血統的土生青年,獲邀請出任地方政協的委員。他們與澳門居民中的全國及地方政協委員一道,積極參加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事業。

這就顯示,回歸八年多來,「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的成功實施,及葡裔居民的政治、經濟利益均受到尊重和保護,使一些葡裔居民的國家和民族觀念,發生了重要的轉折。他們由「生於斯,長於斯」而萌生對澳門的歸屬感,已昇華為對中華民族以至中國國家的認同感,他們已把自己視為中華兒女中的一員。這個變化,給澳門回歸和「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事業,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意義。

當然,由於名額有限,也由於獲邀請出任政協委員必須以選擇加入中國國籍為前提,故獲邀請出任政協委員者,仍是少數。但不可否定的是,現在年青一代的土生葡人,大多積極學習中文及學講普通話,其中的不少人使用中文已達到嫻熟程度,而講普通話的語音掌握也絕不輸蝕於澳門居民中的華人青少年。這除了是由於他們以往的「語言特權」和「語言優勢」已面臨嚴重威脅,故在「競爭危機」之前,擺脫過去的「依賴保護」心態,積極學習,進修規範化的公共行政知識,學習中文及普通話。由此,他們終能適應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後,中文成為澳門第一官方語言,及一大批更為優秀的中國籍青年公務員與其進行激烈競爭的「不利」環境,繼續在澳門官場上揮灑自如、得心應手,繼續出任重要職位,甚至還有人獲得更高職階的晉升。更因為他們已完全適應和認同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的現實,承認澳門是中國中央政府直轄的特區。自己既然居於此,也就「入鄉隨俗」,使自己融入中國的澳門特區的社會。

因此,當四川大地震發生後,他們就很自然地萌生了「血濃於水」的同胞情,踴躍捐輸。其中的一些醫護工作者,也積極報名參加前往災區的醫療救援隊。這已不單單止是人道主義的當然折射,也是將自己視為與災區同胞都是骨肉同胞的族群心理轉變的反映。

既然葡人社群已在民族和國家認同上發生了重要而微妙的變化,相關部門似是應當抓住這一契機,加強對葡人社群的中國國情教育,使他們更深入地了解中國的歷史和現實。倘有必要,還可組織葡人社群中的骨幹人士,到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或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學習,使他們更加深對中國國情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