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為中國澳門參加奧運早作準備 未雨綢繆為中國澳門參加奧運早作準備

被譽為「奧運史以來最好的一次奧運會」--北京奧運,經過二十五天來的緊張比賽,昨晚熄滅了火炬。這次奧運,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全體運動員,頑強拼搏,奮勇爭先,奪得了五十一面金牌、二十一枚銀牌、二十八枚銅牌的優異成績,創造了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奧運會以來的最好成績。中國香港代表團和中華台北代表團的運動員們,也迭創佳績,雖然在獎牌排名榜上的位置偏後,但亦分別創造了「蘇麗文精神」或成為北京奧運協辦城市,實現了「平安奧運」的承諾。我們為兩岸三地體育健兒的拼搏精神,也和全國同胞一樣,予以高度肯定和贊賞。

然而,我們也為在祖國大家庭中,唯有中國澳門未能派出體育代表團,參加在自己的家門口、在祖國的首都舉行的奧運會,而感到懊惱。本來,在澳門繼香港之後,也回歸祖國懷抱之後,及在台灣寶島第二次「政黨輪替」,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邁出了可貴開端第一步之際,澳門的運動健兒如也能參加北京奧運,將不但能反映澳門特區運動員同樣也是頑強拼搏的健兒,更是可以體現「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無比正確。但遺憾的是,出於國際奧運會某些並不合理的規例的原因,澳門體育健兒被擋在了北京奧運會的大門之外。澳門居民在一邊為祖國舉辦了這麼一場驚艷全球的奧委會而揚眉吐氣之時,卻又為自己的運動員未能參與盛會而望「會」興嘆!

幸而,據國家體育總局傳來的消息,也據澳門特區政府所宣佈,在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奧委會的努力之下,中國澳門要加入國際奧委會的議案,很快就將會擺到國際奧委會會議的案頭上。倘無意外,中國澳門代表團最快可參加於二零一二年在英國倫敦舉行的第三十屆奧委會。但願,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及各位委員,能尊重中國澳門特區的「一國兩制」事實,把被薩馬蘭奇顛倒了的國際奧委會章程再顛倒過來,為中國澳門奧委會加入國際奧委會,也為澳門運動員參加國際奧運會,創造必要的有利條件。

然而,即使如此,新的問題仍又將會出現,就是中國澳門代表團,能有甚麼項目的選手,可以拿到奧運會的「入門券」,甚至可以奪得獎牌;而不致於像中非代表團那樣,只有引導員舉國名牌,及一名代表持國旗,而無運動員出席開幕式的運動員入場式及參賽,或是像數十個國家的代表團那樣,在獎牌榜上吞下「零蛋」,鍛羽而歸。

本來,在澳門的體育運動史中,有一些項目是強項。如武術,就曾在亞運、東亞運及國際武術錦標賽中奪下獎牌甚至是金牌。但可惜的是,直至如今,武術仍不是奧運會的比賽項目。據說,武術最快也得十年之後,才被列為奧運會的比賽項目。屆時,現在仍馳騁在武術場地的健將,可能已過了參賽的最佳年齡。唯有寄望澳門武術總會發展和發掘有潛質的新人,從小培養。以十來年的時間,將之「打造」成可以在奧運奪金拿銀的健將。

其實,已列入奧運會比賽項目的二十八個項目中,有一些項目在澳門是曾有過輝煌歷史的。比如,曲棍球就曾是澳門葡裔居民熱衷的運動項目,而且在一些埠際、洲際賽中獲得過好成績。為此,前澳葡政府耗費巨資,將塔石球場改建為曲棍球場。但在澳門回歸之後,特區政府可能認為曲棍球是只是葡裔居民的「小眾玩意兒」,與廣大華裔居民無關,而拆卸了曲棍球場,這無疑是煮鶴焚琴!為日後中國澳門可參加奧運會比賽計,特區政府除了是應當扶持葡裔居民再組曲棍球隊(華裔居民如有興趣,當然可以參加)外,還應在為東亞運動會興建的眾多球場中,物色一個較適合的球場,改建為曲棍球場,俾曲棍球隊作練習及比賽場地。

乒乓球、柔道、羽毛球、跆拳道、鐵人三項、自行車等奧運比賽項目,在澳門都是頗為普及流行的體育項目,而且在個別項目中還產生了若干成績較好的健兒。如果澳門特區政府及相關部門能捨得花本錢,聘請外援教練,及以「輸入技術專才」的方式,吸收內地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有潛質運動員移居澳門,以「中國澳門」名義進行訓練及出賽,相信能拿下獎牌。

以「外援教練」及「外援運動員」的議題說開去,澳門不妨「思想再開放一些,膽子再大一些」,循著澳門與葡語國家的密切關係,從產出優秀田徑運動員的非洲葡語國家,聘請短跑、長跑、跨欄、標槍、鐵餅、跳高、跳遠等項目的運動員,來澳定居後,以「中國澳門」運動員的身份,出戰奧運會和各項國際賽事。或許,會「出奇不意」地為澳門創出佳績。

如果特區政府和中國澳門奧委會認為上述「外援」建議可行的話,從現在起就陸續實施。經過十年、八年的適應、訓練,到「中國澳門」能參加奧運比賽時,就不用擔心澳門運動員拿不到「入門券」,更不用擔心拿不到獎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