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衛軍未戰先降馬英九如何抵擋敵軍炮火?

台灣「總統府」爆發疑似「共諜案」,是否將會影響兩岸關係發展,甚至成為台灣行政系統中仍以舊思維處理大陸政策的機構或個人,用以作為滯延開放政策的藉口?頗為引人關注。對此,「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指出,這是司法案件,「總統府」立場非常簡單,就是尊重司法,配合檢調偵辦,沒有任何政治考量。根據這個調子,因「總統府」參事室專門委員王仁炳的涉嫌「共諜案」,並不會影響兩岸關係發展尤其是馬政權標定的兩岸人員交往交往政策。

然而,在王郁琦的話音剛落,就有相關部門人員的談論內容,是與他的「不影響論」並不完全吻合的。其中,「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在新春記者會上聲稱,開放公務員赴大陸觀光旅遊,是政府既定目標,增進兩岸交流。但對特定領域人員赴大陸,可能引發「國家安全」疑慮,加強管控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陸委會」將會要求相關單位強化制度面管理。

「移民署」發言人黃碧霞則在接受中央社訪問時指出,「行政院」去年年底開放十一職等以上公務員赴大陸觀光旅遊,並不包括各部會涉及「國家機密」人員,這部分人員仍屬管制名單,不得任意前往大陸。對於同意前往大陸的公務員,其本身業務相對敏感,都會有所疑慮,也會提醒他們前往大陸時應該注意事項,前往某些地點或與某些特定人士會晤時也要小心。新法上路之後,已經有過數名公務員因為身份敏感,在聯商會上被拒絕,未來會加強審查赴大陸公務員聯席會議功能。

表面上看,賴幸媛和黃碧霞的談話內容,仍是「按既定方針辦」;但字裡行間,卻有要「收縮」的跡像。實際上,一個「加強管控」、「強化制度面管理」,一個「加強審查」,就似是埋藏了要為政府開放十一職等以上公務員赴大陸觀光旅遊政策套加「限速器」的玄機。這顯然是借題發揮。實際上,王仁炳即使是被認定為對岸蒐集內部文件,也不能作為對政府開放十一職等以上公務員赴大陸觀光旅遊政策「加強管控」的藉口。這是因為,王仁炳在到「總統府」任職後,從未到過大陸,也能將「總統府」內部文件交付有關人員。故不能因為王仁炳有此犯行,就因噎廢食,加強對十一職等以上公務員赴大陸旅遊觀光的管控。現在通訊科技發達,即使是有公務員要向對岸交付情資,根本就不需要親身進入大陸。如果此來作為「收緊」的的藉口,只能是暴露某些人仍是以舊思維來處理兩岸關係事務。

其實,即使是沒有王仁炳事件發生,相關權責部門也早就是以舊思維來處理兩岸關係事務。本欄過去有關對沒有執行馬英九開放港澳居民免簽注入境台灣指示的一些評議,是如此。而近來各方面對大陸政策的管理跟不上政策發展本身的速度嘖有怨言,更是證明如此。

比如,近年台灣媒體經營的環境已經越來越艱困,媒體裁員、減薪甚至關門的事不斷上演,開放大陸廣告入臺政策也早已討論多時,「新聞局」、「經濟部」也都樂觀其成,唯有「陸委會」一再強調仍待評估,瞻前顧後的結果,恐怕會讓很多媒體熬不過景氣寒冬。又如,馬英九要推動開放大陸學生赴台就學,這除有助兩岸交流外,對學校而言也是商机。馬英九因而要求「陸委會」「加把勁」,但至今此項政見仍未得到落實。再如,對於台灣建商殷切期盼、馬英九在競選「總統」中也以此作為競選政見的開放大陸資金赴台購買房地產,也遇到了阻力,據說是擔心會衝擊「經濟安全」。

這種舊思維,在兩岸關係發展的大潮沖刷,及馬英九一再責令之下,眼看無法再賴拖下去,是有必要改弦換轍的了。而王仁炳事件的發生,就似是給這些仍然死抱舊思維不放的人,找到了一個藉口。

倘繼續如此下去,馬英九政權的開放政策,就將給敵對陣營找到「突破口」。實際上 ,民進黨和台聯黨正在籌開「民間國事會議」,以馬英九的大陸政策作為主要攻擊目標。這將是一場針對兩岸關係的朝野大對決。為此,馬英九已指示「陸委會」等部門,做好準備,正面宣導政府的大陸政策,反擊敵對陣營的攻訐。但反擊戰尚未開打,「陸委會」就聲稱要「加緊管控」,這無疑是向敵方提供攻訐自己的「炮彈」。

因此,不禁使人揪心,在本應擔任「近衛軍」角色的相關部門,都已未戰先「降」的情況下,馬英九如何能抵擋得住「民間國是會議」的槍林彈雨、炮火轟隆?

(發自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