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共同打造具核心競爭力的大都市圈 粵港澳共同打造具核心競爭力的大都市圈

國務院審議並通過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了在二零二零年將粵港澳建成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大都市圈之一的宏偉目標,並將澳門定位為「世界旅遊休閑中心」。該「綱要」的主要內容陸續公佈後,人們都翹首企盼,廣東、香港、澳門三方能夠緊密分工合作,優勢互補,努力落實「綱要」的定位和目標任務,聯手將珠三角打造成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都市圈。而澳門官民更應盡速調整思維,改變過去的「孤芳自賞」的思緒,迅速融合到珠三角區域合作發展的大潮中去,借三方合作之力,在「隔離田車水,自己也得益」中發展壯大自己,使澳門名符其實地成為這個「全球最具競爭力都市圈」中的重要一員。

實際上,在以往,澳門特區政府對粵港澳區域合作,雖然不至於是完全拒絕,但至少也是熱情不高,甚至是袖手旁觀的。因此,廣東省提出的一些與澳門密切相關的跨境建設規劃,如太澳高速、廣珠城軌的接軌入澳等,都是「泥牛入海無消息」。甚至有個別人還認為,如果澳門與廣東的關係過於密切,就將使澳門失去「一國兩制」的特色。由此,雖然有關粵澳合作協調的會議年年召開,使進展卻不盡如人意。

「綱要」公佈後,由於「綱領」提出了「全球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大都市圈之一」的宏偉目標,澳門有機會成為這「都市圈」中的一員,可享盡「水漲船高」之利,而且「綱要」對澳門「世界旅遊休閑中心」的定位,也吻合澳門官民的既定思維,可能再加上澳門博彩旅遊業在全球金融危機中也直接間接受挫,廣東收縮「個人遊」簽注也使澳門市民意識到「融為一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故所引發的反應,則是頗為熱烈。

這從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昨日在出席「粵港澳共同推進《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聯絡協調會議」後的聯合新聞發佈會上的講話中,就可看出顯著的變化。澳門特區政府對「綱要」的認識是深刻的,執行「綱要」的措施也是到位的。尤其是把《網要》視為澳門「融入區域合作和發展,突破地域空間的局限,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化及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利好因素和難得的機遇」,認識和定位都頗為準確,既摒棄了「唯澳為大」的潛意識框框,又糾正了自己過份追求博彩業的「依賴」思想。由此,就作出了「積極參與,務實推進,互補互利,共同發展」的正確、務實原則,將澳門放在整個區域發展的空間範圍,配合國家的發展戰略,去考慮未來的總體策略、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安排及環境、資源的保護,較好地回應了粵港澳三方昨日所達成的各項共識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出席昨日三方聯絡協調會議的香港政務司長唐英年在聯合新聞發佈會上透露,粵港澳同意將去年年底擴大內地居民來港的計劃,進一步延伸到廣東省其他城市,其中在「CEPA補充協議」中規定深圳常住居民,一年內可以來往多次到香港和澳門,希望此項措施可以伸延到廣東其他的城市。」譚伯源並未作出呼應。這是務實、謹慎的態度。因為其中有兩個關鍵點,一是「擴大來港」,而非「擴大來澳」,二是該措施尚待中央批准。顯然,在中央至今尚未有宣佈停止實施收緊「個人遊」簽注措施之時,倘澳門再次作聲,等於是向中央「叫板」。其實,胡錦濤、溫家寶會見何厚鏵時,未有回應何厚鏵的相關要求,及習近平訪問視察澳門時,也未有送出澳門事先張揚的這項「大禮」,就可見收緊「個人遊」簽注,是中央的既定措施。在澳門尚未有改善接待條件,及加強對博彩業的管理之前,這項措施是不會放寬的。相反,在澳門逐步落實了《網要》中的目標,尤其是與廣東、香港聯手打造好區域旅遊品牌和具國際競爭力的區域會展品牌之後,中央是必會根據澳門的發展所需,以各種形式陸續開放更多的內地居民到澳門旅遊的。

這次會議的另一個成果,是粵港澳三地政府同意向中央政府提出構建「綠色大珠三角地區優質生活圈」,並希望將這項提議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當中。這個計劃,進一步豐富充實了《綱要》,也是改善環境,可持續發展,提高生活品質之需,完全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相信中央政府是會盡快批准的。去年四月二十四日,本欄就曾針對唐英年所說的國家「十二五」規劃的前期準備工作即將展開,香港有必要早作準備,與中央有關部門保持密切溝通,配合「十二五」的規劃工作,在全國這一盤大棋中確定香港的角色和定位,利用基本法賦予香港的獨特優秀,加強香港與內地特別是廣東省的合作,進一步提升香港的競爭力,評議認為,為了使澳門特區在「全國一盤棋」中爭取更有利的角色和定位,澳門特區有必要象香港特區那樣,早作準備,在中央有關部門正式啟動國家「十二五」規劃前期準備工作之時,主動與中央有關部門保持密切溝通,提供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使到中央在制訂「十二五」規劃的進程中,能夠充分考慮澳門的實際情況和迫切需要,從而所制訂的「十二五」規劃,將「全國一盤棋」戰略高度與澳門的實際情況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促進澳門經濟全面、多元、協調、健康發展。現在,粵港澳三地發展都聞風先動,首著先鞭,共同配合國家「十二五」規劃的編制,相信能取得主動,爭取粵港澳在「全國一盤棋」中的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