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鬧場為馬英九拒絕捱批判提供藉口

民進黨和台聯黨聯合主辦的「二零零九台灣民間國是會議」,定於今、明兩日在台北市福華國際文教會館前瞻廳舉行。這次「民間國是會議」共分五場二十個子題。第一場是「問題在就業!--搶救台灣經濟與就業的戰略思考」,內分「馬政府在經濟及就業政策上的錯誤」、 「如何發展國民就業導向的產業政策?」「如何避免產業外流引發更多失業?」「草率開放對中國經貿的後遺症」「政府救經濟,錢怎麼花才有效?」等五個子題;第二場是「債多不愁?

——談當前財政紀律失衡及賦稅不公平問題」,內分「馬政府在財政及賦稅政策上的錯誤」、「世代公平:財政破產危機的預防與因應之道」、「階級公平:如何防止稅制向資本家傾斜?」、「區域公平:中央與地方財政收支的合理劃分」等四個子題;第三場是「『三挺』還是『三輸』?——談產業紓困及金融穩定」,內分「馬政府在紓困政策上的錯誤」、「紓困如何防弊:不當利益輸送、政府干預市場、黑手介入企業、淘空銀行與國庫」、「如何幫助中小企業及微型企業渡過難關?」、「政府護盤股市,護到了誰?欺騙了誰?」、「兩岸金融開放的隱憂」「匯率與重要物資價格在產業困境中的角色」等六個子題;第四場是「社會安全與弱勢扶助」內分「貧窮與所得分配」、「建構完善的社會照顧網」、「失業問題與就業對策」、「社會福利體制與服務輸送」、「稅改與社會福利資源分配」等五個子題。第五場是「總結報告」。除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台聯黨主席黃昆輝坐鎮主持,呂秀蓮前往致詞外,與談者大多是前政政官、民進黨「立委」、偏綠學者等,也有個別曾是藍營和「紅衫軍」的成員如劉憶如、簡錫階等。

由此可見,「民間國是會議」的討論子題,充滿了對馬英九政府的批判,如「馬政府在經濟及就業政策上的錯誤」,「草率開放對中國經貿的後遺症」,「馬政府在財政及賦稅政策上的錯誤」,「馬政府在紓困政策上的錯誤」等。很顯然,民進黨和台聯黨是意圖藉著舉辦「民間國是會議」,來挑起民眾對執政國民黨的不滿和對立,並企圖轉移視線,消減正受「扁案」影響的民進黨的窘境。絲毫沒有真正「共商國是」,搞好台灣經濟的意思。

實際上,「國是會議」,顧名思議就是朝野各政黨坐在一起討論協商國家大事的會議。一九九零年三月十六日,六千多名大學生在中正紀念黨廣場靜坐抗議,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訂定民主改革時間表」四大訴求。這次「學潮」為正要壓制黨內非主流派的李登輝所利用,以回應學生訴求為由,於六月至七月間召開「國是會議」。為擴大參與機制,包括國民黨及民進黨人士,學術界的知名學者,各行各業的傑出人才都在被邀請之列。會中討論了「國會改革」、「地方制度」、「中央政府體制」、「修憲」、「大陸政策和兩岸關係」等議題。雖然其中的一些議題曾引發激烈爭論,各方人馬各持己見,但整體而言,對台灣未來政治藍圖的意見大都是一致的,對於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總統」開放直接民選等政府組織制度改革等等,或是重新評估台灣與大陸的關係,各方都有相當的共識。會中並就以下問題達成了共識:一、「國民大會」及「立法院」的全部席位開放選舉;二、台灣省長,台北、高雄兩市市長等職位開放民選;三、必須廢止「戡亂時期的條款」及「戒嚴」體制。由於李登輝在會議上與與會的民進黨領導人及前政治犯許信良握手,也顯示了政治反對黨在台灣的合法性。

由此可見,「國是會議」應是由執政當局召開並主持,邀請各政黨及社會各界傑出代表參加。而民進黨和台聯黨作為在野黨,是根本沒有資格主辦及主持「國是會議」。可能是基於此,後來在籌辦過程中,主辦方悄悄地將之易名為「民間國是會議」,才免致鬧出「篡奪朝政」的政治笑話。

何況,既然是「國是會議」,那就不管是官辦的還是民間的,都應廣泛邀請各方人士參加。如一九九零年的那一次,邀請了一百一十五名各政黨和各界人士,李登輝「欽點」了三十五人。實際出席的有一百四十一人。除了國民黨和民進黨的代表以至是海外「台獨」人士之外,還有呂亞力、沈君山、鄭竹園、高希均、朱雲漢、丘宏達、金耀基、陶百川、胡佛等海內外知名學者,還有各主要媒體的負責人。而今次民進黨和台聯黨主辦的「民間國是會議」,除了主辦者本身的政黨之外,並無邀請包括執政黨在內的其他政黨的代表參加,也不邀請作為公共行政政策管理者的政府官員,但卻又虛張聲勢地作狀邀請馬英九,並發出了「如果馬總統不來,就是拒絕人民心聲」的威脅。

還有,既然是「國是會議」,即使是「民間」的,也應是與會者平等互動地討論協商各政治議題。但「民間國是會議」的主辦者卻非要將之搞成「批判大會」不可,還要威迫馬英九前往捱批鬥,一點「討論國是」的誠意都沒有。

在蔡英文「如果馬總統不來,就是拒絕人民心聲」,並聲言要發動群眾運動的威迫之下,馬英九是否要出席這個「批判會」,確是經歷了一番思考。最終,在考量避免惡化社會氣氛之下,馬英九是決定應邀出席。然而,民進黨卻仍沒有一點兒誠意,昨日仍是在「立法院」惡意杯葛議事,擾撓劉兆玄作施政報告。在此情況下,馬英九出席「民間國是會議」的意義已不復存在。因此,「總統府」宣佈馬英九取消參加「民間國是會議」的安排。應當說,是民進黨的搗亂破壞,為馬英九拒絕上門接受批判提供了最佳藉口。否則,當馬英九蒞會時,也像劉兆玄那樣,被民進黨人包圍,要他「道歉」,罵聲不斷,甚至轟他下台,又成何體統!而以蔡英文這幾天以罵馬政府作為「暖身行動」的情況看,不排除會發生這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