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朱內閣有利兩岸關系發展仍須擊一猛掌

馬英九是以連民進黨也不敢奢求的「內閣總辭」而不是「內閣改組」來對管治危機進行止損管控,顯示他已下定決心與過去一年多的種種管治缺陷「一刀兩斷」,在換上全新的「內閣」的同時,也換上全新的管治作風。

實際上,按照政治學的理論,只有以下幾種情況,才會導致「內閣總辭」:其一、國會通過對內閣的不信任案;其二、內閣將被國會否決的法案再次提交給國會後,國會仍然將之否決;其三、在國會選舉中發生政黨輪替;其四、在內閣制的背景下,國家元首下令解散國會;其五、政府犯有重大行政錯失。比照之下,目前台灣地區並未發生前面四種情況;雖然後面一種情況與現實有點相近,但「八八水災」救災遲滯只能算是重大失誤,並非重大錯失,何況災後劉兆玄親自坐鎮災區指揮安置和重建工作,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已經挽回聲望。因此,即使是千方百計要給執政黨「好看」的民進黨,也不敢喊出「內閣總辭」的口號,只是要求「行政院」進行較大幅度的改組而已。但是,馬英九、劉兆玄卻是以一招「總辭」來見招拆招,至少是挫敗了民進黨正在磨拳擦掌地要在劉兆玄向「立法院」作施政報告時進行「發難」的圖謀,讓民進黨措手無策,失去了打擊目標。因此,連民進黨人也不得不驚嘆:劉兆玄的下台背影漂亮。當然,民進黨並不因此而「收手」,現在又以既然劉兆玄已經總辭為由,主張必須退回由劉兆玄「內閣」提請的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由吳敦義「內閣」重新提交。不過,這是小事一樁,把退回來的「總預算案」修修補補一下,再交出去就是了。

有評論家說,吳敦義、朱立倫「內閣」上台後沒有「蜜月期」,將面臨四大挑戰:其一當然是災後重建,其二是還得處理國際金融風暴的善後,其三是防範新流感疫情蔓延,其四是維持良好的兩岸關係。前三項,關係到馬英九團隊能否盡快從目前低迷的民調中脫身出來並實現大翻身,這也是馬英九決策「內閣總辭」的主要訴求。以吳敦義、朱立倫曾長期擔任地方首長,了解基層生態及具有很強的執行力,再加上吳敦義在其家鄉南投縣協助「九二一大地震」災後重建已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而會計學教授出身的朱立倫具有財經專業知識,故相信迎戰上述大挑戰,將是駕輕就熟,手到擒來。這也正是馬英九要找吳敦義、朱立倫「組閣」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未來的事實將會證明,馬英九找到了人。

而在維持良好的兩岸關係方面,相信馬英九也是找對了人。本來,在馬團隊的各項政務領域中,只有兩岸關係才是「亮點」,為他掙了不少得分。如果不是「八八水災」救災遲滯,甚至可以「一俊遮百醜」。而曾經作為馬英九的「總幕僚長」兼「總執行長」的劉兆玄,基本上能夠領悟和執行馬英九的大陸政策,在處理兩岸直航、陸客赴台觀光、引進大陸資金和採購團等方面,也立下了汗馬功勞。但與「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中的各項願景相比,與廣大台灣民眾的殷切要求相比,仍有許多必須改善的空間,尤其是在承認大陸學歷、開放港澳居民免簽赴台觀光…等議題上,均無法完成馬英九的構思。即使是馬英九本人,也有「猶抱琵琶半遮面」之態,如一直不願正面回應胡錦濤去年底的六點對台新策;也不願回應王毅關於「經濟與政治議題同時進行」的談話。在「八八水災」中,更是暴露了馬團隊只要「人民幣」,不要大陸「人民情」,拒絕大陸民用直升機和救援專業隊伍、醫療隊入境協助救災,卻開放台灣軍用直升機入台,甚至還同意陳菊等民進黨人邀請達賴喇嘛赴台訪問的申請,傷透了大陸民眾的心。為此有人指出,如果連兩岸關係都受到影響,馬英九的政績又何在?

吳敦義、朱立倫接棒後,如果馬英九不是有意讓兩人扮演「紅白臉」,或是擔心二人「走得太快」而設下障礙,相信兩岸關係會比「劉內閣」走得更快更穩。這是因為,首先,吳敦義是本省人,朱立倫雖是外省人的第二代,但從小在本省人的外婆家長大,台語說得輪轉,已被視為「芋仔蕃薯」,因而不像劉兆玄那樣揹有「外省原罪」,在處理兩岸關係事務時就不會前怕狼後怕虎。其次,兩人均並非出身於大學「象牙塔」,不知民間疾苦;而是來自基層,知道兩岸關係與民眾生活的密切關係,因而在推動政務時,更能為民眾的福祉著想,而且兩人都經受過選戰洗禮,對民意脈絡掌握得比較精準。其三、兩人的個人經歷,也有利於推進兩岸關係事務的發展。實際上,吳敦義在國民黨副主席兼秘書長任內,就早己透過「國共平台」與北京有所連係,在粉碎民進黨「入聯公投」等戰役上配合默契,吳敦義還曾有過直接與大陸高層官員面對面打交道以至與最高領導人接觸的實踐經驗。而朱立倫雖是地方官,但亦關心兩岸事務,經常往北京跑,目前仍擔任北京大學客座教授,最近代表國民黨出席兩岸論壇。相信,在吳、朱二人的操持下,兩岸關係只會比「外內閣」走得更快,尤其是在標誌著兩岸經貿合作大突破的兩岸「ECFA」和「MOV」,將會有實質性的進展。

但仍應加大對「陸委會」的督導。吳敦義昨日間接證實賴幸媛將留任「陸委會」主委,相信這是出於穩定兩岸關係的考量。不過,宣稱不會加入國民黨的賴幸媛,其意識形態仍與執政黨存在著一定的距離,難以精準地領悟馬英九、吳敦義的大陸政策理念。實際上,馬英九去年就承諾的開放港澳居民免簽赴台觀光的諾言,至今仍「卡」在「陸委會」的手中,未能兌現。而且,還有進一步收緊港澳居民入台證件的傾向,連親馬人士也要「卡」。這就需要吳敦義、朱立倫在其背後「擊一猛掌」,推催其在重要關頭向前跨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