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主席勉勵澳人宏揚優良傳統不斷取得進步 胡主席勉勵澳人宏揚優良傳統不斷取得進步

胡錦濤主席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區第三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重要講話,在回顧澳門回歸祖國十年來的不平凡歷程時,提出五項「重要啟示」。而這五項「重要啟示」,每一項都是以「必須」作開頭。這與五年前他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五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區第二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的「四點希望」,均是以「要」字作開頭,並在內文中也是羅列了一系列的「要」字相比,今次的五個「必須」,既是總結澳門過去十年的成功經驗及表彰其成就,帶有很強烈的調查研究、總結經驗、昇華提高的性質,因而又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說,這五個「必須」,是向澳門特區吹響了下一個十年奔向更高更強的「集結號」。

實際上,五年前的「四點希望」,通篇都是「要」,屬於指導、指示的性質範疇,指令性較強。而今次的五個「必須」,都以在每一個「必須」的前段,總結和表彰了澳門過去十年該範疇的成績之後,才提出新的要求。這顯然是為剛卸任的的一、二任特首何厚鏵整整十年的工作作出「畢業證書」般的評價,並澄清此前所謂「中央不滿何厚鏵」的流言蜚語。這與五年前對何厚鏵進行「期中考」般的要求多於表彰,有所不同。同時,由於胡主席也對剛接任的崔世安未來的工作方向作出了「堅持繼承,銳意創新」的定位,而「堅持繼承」的內容,「就是要認真總結澳門回歸祖國十年來貫徹實施『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和澳門基本法積累的成功經驗,把在實踐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傳統保持下去,特別是要使澳門同胞素有的愛國愛澳光榮傳統薪火相傳、發揚光大。」因此,這五個「必須」,其實是胡主席在總結澳門回歸十年來的成功經驗之後得出的結論。既然是成功經驗的結論,就並不表示澳門過去十年沒有做到或沒有做好,倒是暗示了有可作對比的對象。

這也就難怪,香港有政客和媒體認為這是在「贊澳壓港」。實際上,五個「必須」中所提到的澳門順利為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澳門自自以澳門基本法規範行政、立法、司法行為和處理政制發展等重大問題,澳門避免政治紛爭和社會內耗,形成了經濟快速增長、民生明顯改革的良好局面等,目前在香港就或是尚未能完成,或是表現較差。因此,即使胡主席在主觀上沒有「贊澳壓港」之意,但在客觀上已經對香港產生了壓力。尤其是在目前香港一些極端反對派人士「為反對而反對」,搞甚麼「五區總辭」,要形成甚麼只有獨立政治實體才有的「公投」效果,必將會拖慢政改步伐的同時,妨礙香港的繁榮穩定之際,胡主席的這五個「必須」,就有如高屋建瓴、 醍醐灌頂,含有警醒作用。

胡主席所指出的這幾點,確是澳門回歸十年來之所以能取得長足進展的關鍵原因。實際上,澳門人雖然並未系統地學習過「對立統一規律」,但在實際行動上卻是事事處處都能體現唯物辯證法的思想方法與工作方法,在處理「一國」與「兩制」的關係、中央政府依法對澳門特區享有的權力與澳門特區所享有的高度自治權的關係、維護澳門原有的社會經濟制度與尊重國家主體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的關係等方面,都能做到恰如其份,兩端適度,把「愛國」與「愛澳」有機地統一起來。因此,盡管澳門特區的言論日趨訴求的和諧,實行把愛國與愛澳有利地統一起來。因此,盡管澳門特區的言論、訴求日趨多元,有時內部意見的對立還很激烈尖銳,但始終都沒有跳脫「一國兩制」的範疇,尤其是注意「井水不犯河水」。就是有那麼一兩個極端激烈分子要進行挑釁國家主體的社會主義制度的活動,也遭到各方人士的強烈反對和抵制,而被迫「縮」了回去。

「不爭論」,這是當年鄧小平為了讓全黨全國人民能集中精力搞好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一項重要指示。正是由於避開了「姓社還是姓資」的爭論,才能避免類似「文化大革命」中「四大自由」那樣的悲劇重演,使得內地的改革開放和經濟進度得以順利進行,創造了國際觸目的「中國崛起」成就。澳門也一樣,面對同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和台灣沒完沒了的政治紛爭,不為所動,「穩坐釣魚船」,一心一意謀發展,全心全意搞經濟,即使是個別激進人士要將鄰埠的過激行為引進澳門,如搞甚麼「人權聖火傳遞」等,也遭到包括「憤青網民」在內的絕大多數民眾的譴責和反對。正是有此安靜祥和的社會環境,才能使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得以順利落實,才創造出十年間人均GDP和政府財政收入都增長三倍的奇跡。

澳門本來就不是一個「政治城市」,因而正如胡主席所言,澳門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在過去十年中始終牢牢把握發展這個主題,避免政治紛爭和社會內耗。吳邦國委員長也指出,澳門社會各界始終不把矛盾和問題簡單政治化。但是,這又並不等於是不講政治,不顧全大局。而不搞政治紛爭和社會內耗,這本身就是最大的「講政治」。正因為澳門官民能全面、準確地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及嚴格依照「澳門基本法」辦事,把握好集中精力推動發展的政治方向,澳門才能保持社會穩定,並在穩定的基礎上產生繁榮奇跡。

因此,在下一個十年,澳門還應繼續發揚此優良傳統。當然,誠如胡主席所言,澳門是一個多元社會,必有不同訴求和聲音,但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關鍵是在於團結、尊重、包容、溝通、協商,求同存異甚至是化異趨同。對於政府施政的缺失,當然應該理性監督,但不能以「為反對而反對」的態度,嘩眾取寵,甚至是指鹿為馬。政府也應以包容之心聽取不同意見,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把不同意見視為鞭策激勵,只要不是惡意誹謗,都應來個對照反省,虛心接受群眾的監督。在這麼一種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加強溝通,顧全大局的環境下,就一定能夠保持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以更好的成就,報答胡主席和中央政府的關愛和支持,回饋廣大愛國愛澳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