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應酬擠出時間學習也適用於澳門特區 減少應酬擠出時間學習也適用於澳門特區

二零一零年一月一日出版的《求是》雜誌,發表了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的一部份,編題為《努力開創新形勢下黨的建設新局面》。其中有一段是論述「學習」的。胡錦濤強調指出,「不斷學習、善於學習,努力掌握和運用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是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引領中國發展進步的決定性因素,直接關係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黨的執政使命。……面對不斷發展變化的國內外形勢,面對知識日新月異的當今時代,我們只有勤於學習、不斷學習、善於學習,才能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才能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真正擔負起領導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胡錦濤又指出,「要在學習掌握現代科學知識上走在前面,廣泛學習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社會和國際等各方面知識,在學習中拓寬視野,準確把握當今世界發展大勢,準確把握改革發展實際,切實提高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能力。……帶頭探索回答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緊密聯繫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本地區本部門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党的建設突出問題開展學習,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減少應酬,擠出時間抓學習,以自己的示範作用帶動全黨全社會形成良好學習風氣。」

澳門特區雖然實行「一國兩制」,但胡錦濤有關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減少應酬,擠出時間抓學習」的論述,相信對於我們澳門特區,也同樣適用。這是因為,正如胡錦濤所言,面對不斷發展變化的國內外形勢,面對知識日新月異的當今時代,我們只有勤於學習、不斷學習、善於學習,努力掌握和運用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理論,才能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施政水平,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既然連以政治掛帥的內地都尚且如此,那麼,在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尤其是在號稱「不是政治城市」的澳門特區,就更應勤於學習,減少應酬了。尤其是在澳門特區已經完成了為二十三條立法,第三屆特首選舉,第四屆立法會選舉,國慶六十周年暨回歸十周年「雙慶」這些重大任務之後,澳門特區在未來三、兩年內預估政治任務將會偏少,就更應靜心坐下來,認真學習,學習「澳門基本法」的基本理論,學習法律、公共行政學的基本知識,學習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知識,學習應對突發事件的基本知識等,減少應酬活動,專心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除了是那些必須與選民保持互動關係、維繫選票的民意代表,及必須出席各項活動的社團領袖之外,都應潛心學習。尤其是政府官員,必須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專業水平和領導能力。

講學習、主要是指學理論、學知識、學科技。首先是學理論。在社會轉型中,澳門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新情況,人們不懂得、不熟悉的情況很多,各級官員必須刻苦學習,力求懂得和掌握知識更多一些,本領更強一點。當前,要加緊學習胡錦濤主席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區第三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重要講話及在澳門的一系列講話,其中政府官員尤其要著學習胡錦濤主席的「四點希望」,及吳邦國委員長在紀念「澳門基本法」實施十周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加深對這些重要講話的內容的理解和把握。此外,還應盡可能擠出時間學習一些現代科技知識、法律知識等方面的知識,以充實自己,開闊眼界,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領導能力。

在這方面,是有過深刻教訓的。在中葡談判前夕,澳門的一批社會科學工作者針對當時澳葡政府全由葡國派來的官員把持,而基層公務員也大多是土生葡人,政府架構沒有幾個華裔公務員,這種與未來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實行「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很不相適應的情況,心急如焚,提出了「澳門缺乏人才論」,希望各有關方面能夠及早抓好人才培養,以免在政權交接、葡國人撤出澳門時出現「人才斷層」、「權力真空」的情況。有某些平時不認真讀書、不注重學習,只是忙於應酬的「權威人士」,卻竟然極力反對,並反提出「大把人才論」,把醫生、會計師等專業人才偷換概念為實施政府管理所需的公共行政管理人才。這種謬論,影響甚大,甚至有北京駐澳官員也附和之,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忽略了主觀能動性及主動爭取。幸好,澳門的現實狀況終後為北京所重視,經過與葡方的不懈談判,終達成了「公務員本地化」的共識,並加緊培養人才。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除了是對澳門回歸後將實行「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的政治意義判斷失誤之外,就是疏於學習,不願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概念。當然,可能也挾雜了某些要壟斷社會政治資源,擔心「多個香爐多個鬼」、別人也要與其爭奪社會政治資源的私心雜念。

當前,澳門社會又正面臨新的歷史轉型期。為了更全面準確地貫徹執行「澳門基本法」,為了更好地應對特區內外複雜的社會政治環境,為了更好地落實執行「國家十一五規劃」和《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賦予澳門經濟發展的定位,都要求人們必須以更認真的態度,去學習新的東西,而不能停留在過去的思想水平和施政、行政水平。

當然,要能形成認真學習、減少應酬的風氣,有權掌握人的升遷的部門,無論是政治當家人,還是社團領袖,都應改變觀念,評價一個人不應單單看其是否活躍參加社會活動,是否出名,而應看其是否有真才實料,更應看其在其崗位上是否做出了貢獻甚至是別人不可替代的貢獻。胡錦濤主席幾年前曾有過一句話,就是對那些長期在條件艱苦、工作困難的地方工作的幹部要格外關注,對那些不圖虛名、踏實幹事的幹部要多加留意,對那些埋頭苦幹、注重為長遠發展打基礎的幹部不能虧待。這「格外關注」、「多加留意」、「不能虧待」,直白而簡潔,迅速被外界概括為「三句話」或者「三原則」,被視作對幹部選用標準的特別重申。其實,胡錦濤本人和溫家寶總理就是這樣的典型,他倆曾在「遠離首都」的窮山僻壤工作,如果中央只是關注喜歡出頭露面「作秀」的幹部,而忽略在基層埋頭苦幹的人才,我們的國家今天就將錯失帶領全國人民走向中華復興之路的好領導幹才。這一用人的實踐和思路,也適同樣適用於澳門。我們更應注重某些有真才實料、埋頭苦幹,沒有在社會上「拋頭露面」的人。他們之所以沒有「拋頭露面」,除了是其出於「潛心學習、埋頭苦幹」的本性之外,還可能是由於受到社會上「武大郎開店」心態的排擠,因而就採取了「我自不開花,免惹蜂和蝶」、「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態度。但這並不等於他並不關心社會,也不等於他不想做些事,更不等於他沒有本領。只要有合適的機會,還是會呈現及貢獻其才能。因此,要能真正做到合理使用人才,還應注意不能忽略那些長期不圖虛名、踏實幹事的人才,這樣就能自然而然地形成認真學習、減少應酬的風氣,因為不用擔心「不應酬就沒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