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拒絕參選注定「變相公投」將慘遭破產 民建聯拒絕參選注定「變相公投」將慘遭破產

香港「公投五子」的辭職信已於昨日生效,其所遺下空缺而需進行的補選已是勢在必行。繼自由黨後,原本曾一度持觀望態度的民建聯、工聯會等,已經原則上決定將不會參加補選。因此可以相信,盡管「公投五子」可以利用香港選舉法律制度的漏洞攪出那麼一場藉補選來彰顯「五區公投」的鬧劇,并可在「沒有對手」之下再次當選,但他們所要製造的「公投效應」,卻將會遭到粉碎。

實際上,香港泛民主派要製造這場「變相公投」的如意算盤是:在香港立法會的五個直選選區,即香港島、九龍東、九龍西、新界東及新界西,每區都有一位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辭職,產生五個空缺席位,然後按照香港法例進行補選。在補選中,泛民以爭取全民普選、廢除功能組別作為選舉議題,以「五區公投、全民起義」作為口號,喻義選舉作為「變相公投」讓市民投票。假如總票數過半並有一定投票率,即代表提出的普選議題有相當的民意基礎,藉此行動,希望對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造成壓力,並在國際間引起廣泛的關注。五位立法會議員於二零零九年一月二十六日,向立法會秘書處遞交辭職信,五個選區辭職議員包括港島區陳淑莊、九龍東梁家傑、九龍西黃毓民、新界東梁國雄、新界西陳偉業。

這就是泛民要把本來只是單純的補選活動提高到「公投」層面的用意。因此,要形成所謂的「公投效應」,就必須具有兩個要素:其一是有過半的選民出來投票,以符合「全民公投」的第一道「投票率門檻」;其二是在面臨強勁對手之下,泛民推舉的五名候選人(最好是辭職五人)都能當選,以符合「全民公職」的第二道「得票率門檻」。如果其中任何一道「門檻」都跨不過,就缺乏「全民公投」的效應和實力。

如要催谷投票率,就必須形成選情激烈的場域。尤其是必須設法引誘實力相當,而且在政治立場和意識形態上與泛民主派對立的主要政黨、政團--民建聯等參選,才能產生這樣的效果。因此,如能引誘民建聯、工聯會等參加補選,這就必然會引發民建聯、工聯會的支持者站出來投票,必能「谷」高投票率,跨過「公民投票」的第一道「投票率門檻」。當然,正因為民建聯、工聯會的實力強大,儲備人才較多,尤其是上屆「票后」陳婉嫻,今屆為了「薪火相傳」而讓賢於新人,如再捲土重來,當選的機會不低。因此,「公投五子」的辭職再選是兵行險著。但這也正是他們要攪局「全民公投」之所在,目的是要制造泛民提出的普選議題擁有相當民意基礎的假象。

應當說,「公投五子」辭職後所遺下的空缺,對民建聯和工聯會確是具有強大的誘惑力的。因為一方面為「私」,他們可以透此爭取多些人進入建制內,以進一步壯大自己在建制內的實力;另一方面為公,立法會中多一名建制派議員,就多一份反制、鉗制泛民主派的力量,有助於立法會通過有利於保持香港長期穩定繁榮的法案。因此,在一段時間內,雖然曾在「二十三條立法」中栽了跟斗的自由黨為了「將功贖罪」,率先表態不參加補選,但民建聯和工聯會卻一直是猶豫不決的。當然,他們也有其理由,就是這只是一場單純的補選,如果因此而缺席,倒是等於坐實了泛民的「變相公投」了。

然而,泛民的「起義」廣告宣傳,及「解放香港」等極為偏激口號,終使民建聯、工聯會驚醒:泛民所發動的這場政治鬥爭,絕非是單純技術主義者眼中的「補選」那麼簡單,而是要把全港市民都綁在其挑戰中央,挑戰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香港政制改革的決定等憲政法律,甚至是要製造「變相港獨」的「戰車」上。越多人參與補選,就證明越多的市民贊同他們的政治口號。於是,甚麼議席誘惑,都已是其次,牢牢掌握政治鬥爭的大方向才是重要的。於是,才正式決定拒絕參加補選,讓「公投五子」和其他的甚麼人自己「玩個夠」。

這就凸顯了泛民主派的「聰明反被聰明誤」。如果不是拋出甚麼「起義」之說,或許民建聯、工聯會還堅持認為「變相公投」只是是個口頭議題,不能改變補選的法定性質,從而必定會泛民拖下水,跟隨其「變相公投」的旋律起舞。但一句「起義」口號,再加上「解放香港」已經完全超越了單純「補選」的範疇,變成了赤裸裸的政治進攻。如果民建聯、工聯會再未能明察,就枉為愛國愛港的的第一支重要力量了。

只要民建聯、工聯會拒絕參選,這場補選的選情就將會很冷清,沒有甚麼「睇頭」,難以吸引選民們的興趣。因此,總投票率必然大為降低,「泛民」的所謂有過半選民認同他們的政治主張的希望,就將落空,這等於是跨不過「全民公投」的第一道「投票率門檻」。

由於民建聯、工聯會拒絕參選,參加補選的仍將是已宣佈辭職的「公投五子」,或還將會有其他的一些遊兵散勇,但已無法形成所謂泛民主派與建制派「對決」的局面,而是「公投五子」自己「玩曬」,即使是贏了,也贏得毫無意思,根本無法形成「公投」的氛圍。而且,更是彰顯了其辭職導致浪費公帑的荒謬,只不過是鬧劇一場而已。至此,所謂「全民公投」,就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