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要藉「雙英辯」抬高自己卻適得其反

「ECFA雙英辯」如期於昨日舉行。這既是一場真理與謬誤的大碰撞,也可說是二零一二年「總統」的前哨戰。正因為是「真理越辯越明」,原本予人絀於言辯印象的馬英九,卻有罕見的表現,在整場辯論中一直佔據主動位置,充滿自信,其表現與以往溫良恭儉讓的態度大相逕庭,反倒顯得咄咄逼人與攻勢不斷,以犀利批判與辯證技巧不斷攻詰。前民進黨「立委」沈富雄肯定這是肯定這是馬英九自二零零八年上任以來,表現最為優異的一次,更展現罕見的自信;反倒是原本被外界看好,應該可以在這場辯論場中佔優勢的蔡英文,卻是「外強中乾」,在辯論過程中表情顯得較為緊張,有點焦慮,而且在申訴的時候,立論、辯論邏輯比較雜亂,還難得出現數度「不輪轉」的卡住。如果確如人們事前所評析,這場辯論將是二零一二年「總統」選舉「交響曲」的「前奏」的話,馬英九正顯得走出了過去一年多的低谷,煥發起了二零零八年「總統」選舉時的氣勢和朝氣。一直反對「ECFA」的「名嘴」陳揮文看了「雙英辯」後即改變了態度,希望馬英九一定要把他的氣勢保持到年底的「五都」選舉,甚至保持到二零一零年;并表示對蔡英文很失望,認為蔡英文回去後很可能被自己人修理。因此,蔡英文先別說是二零一二年將如何與馬英九「拗手瓜」,就是在民進黨的初選中,恐怕還未必能贏得過曾在「美麗島事件」軍法大審時擔任過辯護律師的蘇貞昌。為此,資深媒體人黃光芹就認為,相信蘇貞昌在家看完這場辯論後,即使不能說蘇貞昌會感到高興,但他至少會鬆了一口氣。

其實,在馬政府早期急於向台灣民眾宣導「ECFA」的內容和意義,但被善於狡辯的民進黨耍盡歪曲的能事之時,蔡英文提出「ECFA辯論」,或許是一著高明的奇招。蔡英文可以仗著其是國際經貿學博士的專深專業知識,及在李登輝時代就幕后指導「WTO」談判的經驗,以及民進黨的善辯技巧,在辯論中拋出一連串可能連自己也搞不明白的專業詞彙,來為難馬英九和胡弄群眾,直把只是修讀國際公法, 從未接觸過經貿事務尤其是國際經貿事務,更致命的是拙於言辭及包裝的馬英九辯倒。因此,蔡英文/民進黨對「雙英辯」的目的,並非是為了「直理越辯越明」,而是要藉著自己的辯論技巧,達到恥辱和「撼倒」馬英九的目的。

正因為蔡英文/民進黨的出發點和動機不純,當時勢發生變化時,其就處於不利的地位。實際上,經過幾個月來馬政府努力宣導「ECFA」,使「ECFA」的概念深入人心,再加上大陸方面推出「讓利說」,誠意十足,感動了台灣的老百姓,解除了中南部農民和中小企業的懮慮,而且連美國等國際社會也加入了「唱好」隊伍,這就使馬政府感覺到「化危為機」、「翻盤」的機會已到,於是就順水推舟,利用「雙英辯」,充分運用「真理越辯越明」的道理,籍機將「ECFA」說清楚、講明白,抽掉民進黨抹黑「ECFA」的歪理立足點。因而在「雙英辯」議題停頓一段時間之後,主動提出同意與蔡英文辯論。國民黨陣營的思考是,通過這一次「雙英辯」,無論是否辯贏,都能提升馬英九及國民黨的民主形象,以反襯在民進黨執政的八年間,沒有舉行過一次朝野政黨領袖平等的面對面地公開辯論。而且可以通過「雙英辯」,進一步強化國民黨的兩岸問題強項,反襯民進黨在這個問題上所呈現的弱項,等於是給國民黨做了一個義務助講員,使到一些本來不了解沒有興趣關心「ECFA」的人,也會因為「雙英辯」而了解「ECFA」。

何況,馬政府還可以拿民進黨的觀點、立場作為兩岸談判的籌碼,為臺灣方面謀取更多的利益,到了此時,民進黨似是也感覺到就「ECFA」議題進行辯論未必完全對自己有利。但也並非沒有好處,無論是辯輸辯贏,至少是可以使蔡英文以一個在野黨主席的身份,與作為掌握執政權的「總統」進行平等辯論,可以抬高蔡英文的地位,使她處於與「總統」對等的位置,為其爭取連任主席及在黨內的「總統」初選造勢。而且,也是一直無論是在執政還是在野時都無法大陸接觸和談判的民進黨,終於有機會與國民黨一起公開、平等地闡述其對「ECFA」的觀點和立場,展現了綠營在兩岸問題上的「權力」,并可改善民進黨只顧貪污受賄,不顧民生政策,及蔡英文「暴力小英」的形象,以彰顯民進黨是盡在野黨責任的政黨。

由於蔡英文對「ECFA」辯論的目的,已悄悄地位移,從「抹黑ECFA」轉移到為政黨和個人的私利,而且也知道已意識到中國的崛起、兩岸的開放交流已成為趨勢難以阻擋,現在才進行「ECFA」辯論已失去最佳時機,因而製造了許多難題,為自己有可能在辯論中表現失準預作墊底。包括「總統府」送來的資料並非是她所要的,並將之丟棄到資源回收箱。而在辯論過程中,蔡英文並不像幾個月前那樣起勁地反對兩岸交流合作,也不敢抹黑「ECFA」,而只是「太快了」,必須「慢慢來」,謹慎點。甚至還說開放陸客登臺是民進黨執政就已決定了的。這就更為暴露了蔡英文的戰略目標,並非是要辯論「ECFA」,因她也知道不可能會辯贏,而且是為了自己造勢而已。

因此,與馬英九要趁「辯論」之機,將「ECFA」的好處說夠說透,因而作了充分的準備,使自己一上陣就胸有成竹,侃侃而談相反,蔡英文昨天就顯得準備不足。或許,除了是她「志不在此」之外,也與近來她受到蘇貞昌、尤清的狙擊干擾 ,逼迫她必須參選新北市長,及正在草擬「十年政綱」,而致分心有關。但這倒是這些折射了她對「雙英辯」其實并沒有充分準備。因此可能有民進黨人會說,如果民進黨是由蘇貞昌或謝長廷出戰,就不會輸得這樣慘。倘此,就連蔡英文要藉辯論來抬高自己地位,與蘇貞昌拉大距離之動機,也將悖然相反。

本來,蔡英文最佳的辯論手法,是在批評馬政府「傾中」的同時,提出比「ECFA」更佳的方案,即就是即使不用與中國大陸合作,仍能讓台灣擺脫「邊緣化」,以證明民進黨比國民黨思維更深、更遠。但由於真理就在馬政府一邊,再加上民進黨內雖然從來不缺「口水佬」,但卻欠缺經濟學家和經濟實業家,因而也就找不出可以令人信服的理論和事實來。在蔡英文辯不過馬英九之後,那就使人們更加相信國民黨的做法是對的。辯輸了的蔡英文,只能以一句馬英九是「文宣性總統」來為自己掩飾。但正是這一句,抬高了馬英九。因為一向在人們的心目中,馬英九是不擅長文宣及包裝的,口才也不行;而蔡英文則口才便給,民進黨擅於文宣戰。馬英九的原本短處已經彌補,變成了長處,蔡英文能不悚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