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事務工作應向全方位多角度發展 青年事務工作應向全方位多角度發展

教育暨青年局昨晚召開「澳門青年關心社會座談會」,邀請了本澳青年社團、學生會、青年中心的青年,及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委員、行政會委員、立法會議員及文化學者參加。與會的官員則有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教育塈青年局副局長梁勵,勞工事務局局長孫家雄,社會工作局局長葉炳權,體育發展局局長黃有力,及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副主任郭小麗等。與會的青年代表們就就學、就業、職業認證等方面發表了建議和意見。張裕指出,是次座談會主要讓青年朋友表達心聲,讓特區政府聆聽青年的聲音,以便政府在未來制定政策時能訂定更適切的措施以回應青年發展的需要。張司長承諾,未來特區政府將會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繼續舉辦類似的活動,開闢更多的渠道讓青年表達對社會的關注。

昨晚邀請的青年代表,主要是建制內青年團體的代表,但也邀請了「五一青年站出來」遊行的發起組織者,而且他們也發了言。而從昨晚會議所討論的各項議題,其中有多項也是與「五一青年站出來」游行所提出的口號相吻合,政府官員也是與他們所關注的領域相關來看,這個座談會,很大程度上是特區政府相關部門正面回應「五一青年站出來」遊行活動的回應,也是貫徹執行特首崔世安在學聯六十周年會慶晚會上致辭時所作出的「特區政府將進一步主動傾聽、尊重理解青年的訴求,拓展青年表達意見和追求進步的空間,重視並協助青年處理學業、就業、居住、生活等問題」承諾的具體行動,因而也是崔特首「陽光政府」、「科學決策」施政理念的具體體現。

青年是社會的棟梁,更是社會的未來。因此,特區政府十分重視青年事務工作,特區政府的建制架構,既有專門主管青年行政事務的教育暨青年局,也有為制訂青年事務政策進行諮詢意見的青年事務委員會。因而回歸十年來,澳門的青年事務工作有聲有色,而建制內的青年團體也十分活躍,還有不少人被安排邀請出任內地從中央到地方的青聯的成員,並有人藉著青聯的渠道參與全國或地方政協的工作。從表面上看,澳門特區的青年工作是相當完美的。

但「五一青年站出來」游行活動卻是提醒了人們,澳門的青年工作還存在著若干盲區,起碼是覆蓋面并不夠寬廣,尚不及於建制外的那一部份。因此,今後特區政府的青年事務工作,應在繼續加強對建制內青年團體的工作的同時,也要以比使用在建制內青年團體更多的精力和資源,來做好建制外青年的工作,進一步主動傾聽、尊重理解他們的訴求,拓展他們表達意見和追求進步的空間,重視並協助他們處理學業、就業、居住、生活等問題,爭取他們與建制內青年團體的年輕人一道,攜手共建和諧澳門。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澳門特區的青年事務工作做到位。

一位偉人曾說,青年人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再過一、二十年,他們如日當空時,就是社會的脊梁。在這期間,隨著政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公民意識的增強,他們就是「澳人治澳」的骨干力量。而且,由於建制外青年有理論基礎,有政治活動技能和組織能力,其能量也較大。因此,開展青年事務工作,單是把眼光盯在建制內青年團體是並不足夠的,必須把各方面的利益都要照顧好,協調好他們之間的利益衝突。

社會是由一個個個體的人和家庭所組成的。因此,在追求社會共同利益的同時,不能忽略組成社會的細胞--個人的利益,尤其是青年人的政治利益。擴大青年參與渠道,關注青年的呼聲,透過全面檢討現行的教育、經濟、房屋等政策,研究紓解青年面對問題的方案,正視青年成長需要。及時抓住青年的熱誠,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及表達意見的有效管道,如吸納更多青年進入現時政府的諮詢機構,讓他們透過累積議政論政經驗,鍛煉成長,為澳門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培育更多人才。尤其是應予重視「五一青年站出來」游行活動的發起方式——通過網絡聯絡和組織遊行活動,聽取網絡民意、回應網絡呼聲,加強與青年群體的網絡互動。

當然,對於目前一些青年的要求,可能會有人感到過高。實際上,就有人評議,某些青年希望一畢業出來社會工作不久就要住高樓,開靚車。因此,希望他們能夠多向其父母了解當年的艱苦奮斗歷程。這是必需一分為二看待的。一方面,這正是提升生活品質的需要,也是人們工作的目標,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優越性。因此,不能以過去的生活標準來要求今日的青年,否則,提高生活品質的口號也就不具任何意義。當然,也必須進行艱苦奮斗的教育,淳淳誘導他們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在希望能分享社會發展的成果的同時,更應有所付出,承擔起社會責任,為建構和諧社會盡心盡力。尤其是個別「八十後」的過於急求,確實也並不切合實際。因為即使是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也不可能剛大學畢業即可住洋樓(指自置物業)、開靚車,也須經過一段時日的奮鬥。而且,樓價高,不單是澳門所獨有,全世界均是如此,除非是那些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的國家或地區,才是樓價平宜。相信,「八十後 」青年朋友們,也不想回到那種樓價雖然便宜,但居住品質低劣的時光隧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