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殺說」或會挑穿連馬心結催發泛藍不和

本來就對板橋地檢署偵辦槍擊案的結論是「誤殺」極度不滿的連勝文,在聽到罪嫌林正偉(綽號「馬面」)因懼怕死刑而翻供之後,昨日更為堅定地認為此宗兇殺案並非是誤殺,而是針對他本人的兇殺案。他指出,林正偉此前的供詞已通過測謊,如果翻供,那測謊還算不算數?他還進一步指出,案發時他分明是聽到林正偉在開槍前,連說了一串髒話,因而證明林正偉是衝著他而來的,並非是因為他撥開林正偉的手才導致意外開槍。

實際上,板橋地檢署作出「馬面誤殺」連勝文的結論,確實是令連勝文一家深受困擾且極為不滿,而且也觸及到連戰與馬英九之間的心結和怨懟。甚至還可能會對馬英九的爭取連任之戰產生負面影響,屆時其對手蔡英文必然會拿「一顆子彈」來大作文章,以質疑馬英九的誠實度。而檢方對林正偉求刑死刑,也將被質疑為「殺人滅口」。

連家不滿「誤殺」之說,除了是感覺到警方受馬政府指使故意誤導辦案方向,並進一步懷疑馬英九其實並不關心連勝文的安危,把其生命當作是兒戲之外,更重要的是,是雙方對「一顆子彈」對「五都」選舉的影響的評價,截然不同。實際上,在「五都」選後,包括藍綠陣營及社會輿論都認為,「一顆子彈」發揮了逆轉選情的威力。在直接效應方面,催發了本來對馬英九很有意見,因而並不打算出來投票的深藍選民,也紛紛出門以自己手中的選票來為連勝文報仇;而在間接效應方面,連戰在槍擊案當晚連忙到醫院看望了連勝文的傷勢之後,隨即又趕到郝龍斌的造勢場子為其站臺輔選,發表了那番十分感性的講話,令在場的藍營人士和在家看到電視轉播的選民都十分感動。而在翌日的投票過程中,被視為「統媒」的幾家電視台連續反覆重播連戰感性談話的鏡頭,使到選民們深受感動,並將手中的一票投給了國民黨的候選人。因此,人們都認為,國民黨之所以能在選情危機落後,連金溥聰事後都承認當時評估可能只剩下「一都」的情況下,居然能保住「三都」,是全靠連勝文的受傷為黨作出了犧牲。如今板橋地檢署卻只是將林正偉的蓄意兇殺視為「誤殺」,就不但是在連勝文的傷口上撒鹽,而且也否定了連勝文的犧牲對國民黨避免遭受慘敗所做出的貢獻。因此,連家當然是大為不滿。

這也正是馬政府從一開始就將連勝文受傷定位為「誤殺」的原因所在。因為如果承認了連勝文被兇殺而導致選情翻盤,那就等於是承認馬政府此前的政績並不佳,也等於是承認蔡英文的清新形象優勝於馬英九。因此,馬政府只能是堅決否認「兇殺說」。從馬英九當晚到醫院看望了連勝文出來時說的一句「還好只是擦傷,沒有生命危險」,到金溥聰聲稱國民黨能夠固守「三都」是「改革路線成功」,並駁斥子彈效應「沒有科學證據」,不接受他們是避過敗選的說法,就是要否定連家的貢獻和犧牲。為此,許多同情連家的藍營人士都認為,馬政府的做法,太不近人情。

其實,馬金體制不敢承認「子彈效應」,也不願意肯定連家父子,是因為擔心能保住「五都」選舉平盤的功勞,被連家拿走,而自己在黨內的權威就將會流失貽盡。這是長期以來連馬心結解不開的必然。

連馬心結,可以追溯到二零零四年「連宋配」組成之後。當時就有民進黨人在挑唆,如果二零零四年「連宋配」贏了「總統」大選,二零零八年亦能獲得連任,就將會擋住馬英九的「總統」之路,使他直到二零一二年才有機會選。而此時,馬英九已是六十二歲,不但是到正式參選時的年齡偏大,可能會流失年青人的選票(當時許多年青人都擁戴「小馬哥」),而且也將讓馬英九空等極為不耐煩的八年。

因此,馬英九當時所有的的所作所為,都被媒體解說為故意為「連宋配」勝選製造障礙,有「圖令連宋配不當選」之嫌,以踢開「連宋配」這塊大石頭,讓自己能及早參選並當選:一、馬英九臺北市府的馬團隊若干成員與一群從民進黨內跑出來的人,組成「廢票聯盟」,號召中間選民拒絕投票,或乾脆投下廢票。事後有人認為,「廢票聯盟」的幹擾,使「連宋配」少獲幾萬張選票。因為投下廢票者,大多是對陳水扁不滿的。而當時陳水扁僅比「連宋配」多二萬多票而已。也就是說,「廢票聯盟」是導致「連宋配」輸選的最後一根稻草。

二、在發生「三一九槍擊案」當日,宋楚瑜根據自己的政治判斷和選戰經驗,建議連宋競選總部向「中選會」提出「暫停投票」提議,待查清真相後才恢復投票,但作為連宋競選總部的幹事長的馬英九,卻堅決主張繼續選舉。結果,由於「連宋配」總部已經停止所有選舉活動,等於是白白拱手讓出輿論陣地(沒有新聞可供媒體採訪播出),而電視屏幕則反復不斷地播出陳水扁捂著肚子被扶進急救室的鏡頭,結果讓陳水扁獲得大量的同情票和「搶險票」。如果當時是接納宋楚瑜建議,「中選會」必會依據法律規定宣佈暫時停止選舉,待案情冷卻下來之後才恢復投票,而此時人們已知是陳水扁的槍勢並不重,選舉結果可能是另一番景象。

三、「三二零」當晚確知「連宋配」以微小差距落敗後,連戰、宋楚瑜都主張提出「選舉無效之訴」和「當選無效之訴」,並率領群眾到凱達格蘭大道靜坐,走抗爭路線。而馬英九卻一方面以連宋競選總部總幹事的名義,極力主張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另一方面又以臺北市長的身份,反對街頭抗爭,下令警察驅散抗議民眾。至此,馬英九與連戰的矛盾,一觸即發。

四、連戰後來到大陸進行「破冰之旅」,與胡錦濤搭建了「國共平臺」。但馬英九在二零零八年勝選並就職後,卻提出「一軌」、「二軌」說,貶低「國共平臺」的作用。尤其是在馬英九上臺後的首次「國共論壇」,馬英九指派吳伯雄帶隊出席,而北京因此也按慣例邀請了連戰,結果變成「雙胞胎」,分明是馬英九要借吳伯雄來拆連戰的台。當年底陳雲林赴台談判,馬英九又以保安為由,阻擋連戰宴請陳雲林。翌年「陳江會」在台中舉行時,馬英九又阻止連戰宴請陳雲林,致使趕到台中參與胡志強宴席的連戰,說了不少酸言醋語。

這次,藉著否認「誤殺說」,再次挑觸連馬心結。如果不是連戰雍容大度,可能將會使藍軍爆發大衝突,在臨戰前出現大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