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埃及動盪影響中企部分專案進展

【綜合報道】中新社17日電: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17日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前階段埃及政局出現的一些動盪影響到中國企業在埃部分專案的進展,隨著下一步形勢的穩定和恢復,中國企業的經營生產秩序會得到逐步的恢復和改善。

在今天商務部舉行的月度例行記者會上,姚堅稱,希望埃方能夠切實保障在埃中資企業人員和生產經營情況的正常進行,中方也會進一步加強與埃方的經貿合作來共同推動雙邊經貿關係發展,造福兩國人民。

據姚堅介紹,近年來中埃經貿關係快速發展,201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70億美元,目前中國在埃及的投資額超過6億美元,埃及是中國在非洲的第五大貿易夥伴。

姚堅特別提到,中國在埃及的蘇伊士運河專門建立了蘇伊士經貿合作區,這是中國企業比較聚集的產業區。在這個區內有30家中國企業進行海外集群式的投資和發展。此外,中國還參與了埃及的一些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的投資和合作,包括承攬集裝箱碼頭、水泥生產線、大型國際會議中心、遠端教育系統等,為當地的基礎設施投資做出了很大貢獻。

巴林警方驅逐反政府示威集會 官方承諾調查抗議者死亡事件

中新社17日電: 麥納麥消息:為結束已持續3天的反政府示威活動,巴林警方當地時間17日淩晨驅逐聚集在首都麥納麥珍珠廣場的抗議人群。此前雙方發生的衝突曾導致兩人死亡,數十人受傷。巴林官方稱抗議集會“非法”,但承諾對兩名抗議人士死亡的事件展開調查。

據卡塔爾半島電視臺17日報導,在警方對示威者採取行動後,巴林首都麥納麥各地陸續發生衝突。該台記者從現場報導說,“衝突不再限於一地,現在開始在麥納麥蔓延”,有數十名傷者被送往醫院。

據巴林通訊社報導,巴林內政部發言人哈桑16日晚說:“集會不符合法定程式,但由於最近發生了令人遺憾的事件,出於同情(官方)允許集會舉行。”該發言人還說,集會阻礙了交通,妨害到公共利益。巴林交通部門出動人員疏通道路,恢復交通。

這名發言人還對抗議者死亡的情況作出說明。他說,一批抗議者襲擊了警方巡邏人員,導致警車被毀,警方被迫使用催淚彈還擊,並鳴槍示警。如果不是因為襲警,抗議者也不會喪命。

巴林通訊社報導說,巴林外交大臣哈利德16日發表聲明說,該國現在發生的抗議活動在任何自由民主國家都屬正常。巴林政府已經積極負責地對事態做出反應,對兩名抗議者死亡的事件做出調查。哈利德還說,巴林國王馬哈德的改革計畫正在推進。

據阿聯酋阿拉伯電視臺報導,巴林反對派領導人16日呼籲建立真正的君主立憲制,首相應由選舉產生而不是國王任命。反對黨陣營宣稱將抵制議會直至改革要求得到滿足。

巴林國王哈馬德15日發表電視講話,對兩名抗議人士在警民衝突中死亡表示遺憾,下令示徹查事件真相,並承諾展開改革。

卡塔爾《海灣新聞報》17日發表社論說,巴林兩名抗議者的死亡是一個悲劇,但值得注意的是,該國內政部長已在國家電視臺公開對警方不當使用武力的行為道歉,並承諾就此展開調查。抗議者和政府應該在體制內展開辯論。政府應該認真聽取抗議者的訴求,但上述活動應該在議會內而不是街頭進行。

埃及示威397死 美航母戰鬥群聚集中東

中新社17日電: 根據埃及官方16日公佈的最新數字,近日在埃及爆發的示威抗議活動已經導致至少397人死亡,6500多人受傷。埃及的罷工抗議當天仍未平息。

埃及國家通訊社當天援引埃及衛生部長法裏德的聲明說,埃及18天示威抗議活動造成365名平民死亡,5500人受傷,目前還有多家醫院沒有上報數字。這表明埃及示威的死傷人數有可能繼續上升。

法裏德公佈的數字不包括埃及員警和安全部隊的傷亡。據埃及內政部的統計顯示,抗議活動已造成32名員警死亡,另有1079名員警和士兵受傷。

美國兩個航母戰鬥群目前都在中東地區密集活動,引發外界很大關注。美國海軍第五艦隊航空母艦“企業”號16日穿過埃及蘇伊士運河前往海灣地區,與“企業”號同時穿過蘇伊士運河的美軍艦艇還包括導彈驅逐艦“海灣”號和綜合補給艦“北極”號等。

另外,美軍“卡爾•文森”號航母戰鬥群目前正在阿拉伯海“執行任務”。美軍沒有透露該航母的位置等細節。

葉門局勢動盪 紅色旅遊警示

中央社17日電:「外交部」今天表示,葉門及巴林緊張情勢日益上升,即刻起將葉門旅遊警示調整至不宜前往的紅色;巴林則列為黃色,請國人注意旅遊安全並檢討應否前往。

「外交部」晚間表示,葉門自2月12日發生政治動亂後,社會動盪有加劇之勢,反政府的示威群眾與政府支持者於16日在首都沙那(Sanaa)發生衝突,造成包括國會議員在內多人受傷。此外,巴林的什葉派群眾也已一連2天舉行反政府示威,並引發衝突傷亡。

因此,「外交部」說,鑑於目前葉門及巴林緊張情勢日益上升,除將葉門旅遊警示調整至紅色(不宜前往),以及巴林列為黃色(特別注意旅遊安全並檢討應否前往),也呼籲在葉、巴2國境內的國人,如遇緊急情況需要協助,可主動與駐沙烏地阿拉伯代表處、駐吉達辦事處及駐巴林代表處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