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一篇演說詞藍綠多方各自解讀

這兩個動作的日子這麽巧合地「拼」在一起了,不知是誰「挑戰」誰?就在陳雲林率團赴台考察的當天,蔡英文的智庫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了。原先人們都以為,這個智庫的「亮相」,將會亮出漂亮的身段,好為蔡英文的「總統」之路奪得先聲。但意想不到的是,蔡英文昨天的一番演說詞,卻是被其黨內對手呂秀蓮形容為「學問很深,難以意會」的哲學命題。實際上,蔡英文有點「白馬非馬」式的「和局不同」概念,希望能達到超越民進黨內所有對手的兩岸政策「圖騰」,包括謝長廷的「憲法共識」和蘇貞昌的「台灣共識」,以及呂秀蓮的「九六共識」。但卻是搞成了故弄玄虛的抽象理論,白當了一回講究務實和具體操作的「陸委會」主委。

其實,這正是蔡英文的聰明之處。因為在她發佈其兩岸政策之時,正遭到各種兩岸政策理論的「包圍」。既有來自國、共兩黨的「九二共識」,也有出於黨內同志的「憲法共識」和「台灣共識」。如果蔡英文是糾纏於這些「共識」,那就只能是就辯論而辯論,未免陷於被動,而且也難以超越,無法凸顯其在民進黨內和台灣島內的「過人之處」。因此,就來了個「橫空出世」,以「和而不同,和而求同」來挑戰「九二共識」及「憲法共識」、「台灣共識」。既可避免與國、共兩黨糾纏於「一中各表」或「各表一中」,又可避免與蘇貞昌、謝長廷去辯論什麼「憲法」和「台灣」。也就是說,蔡英文要跳脫歷史框架,進一步提出「和而不同」、「和而要同」的最新主張,不僅要與國民黨區隔,也有別於黨內要角的「共識說」。蔡英文是要藉由這套論述,不在對內、對外都能確立自己的戰略地位。

但是,聰明小英顯然是「聰明反被聰明誤」,還是暴露出了其軟肋。其一、她藉著宣揚「和而不同」、「和而求同」,來攻擊國民黨是「和而要統」、「和而必統」,無法擺脫攻擊性,難以凸顯其「清高」,而且也更有亂戴帽子之嫌,破壞其原意要設計的「清高形象」。其二、她即使是不認同馬英九的「中國大陸」之說,但也不應撇開將沒有爭議的「兩岸」一詞,而非要說甚麼「中國」與「台灣」不可,暴露了其「兩國論」的本尊面貌,不但是破了其意圖以虛無渺茫的概念,在各種口號中展示超脫立場之功,而且還強化了自己是「兩國論」炮製者的形象。

由此看來,這個「智庫」今後為岸關係的定位,就是「兩國論」——否定國民黨以「一中」為基礎的「九二共識」自不待說,也顛覆了蘇貞昌源自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台灣共識」,和謝長廷脫胎於《中華民國憲法》的「憲法共識」。就此而言,蔡英文顯然有負於其曾任過的「陸委會」主委--斯時也,蔡英文雖然曾「犯上」更正陳水扁的「九二共識」,但畢竟她在主導修正「兩岸關係條例」時,不敢刪去其第一句「兩岸統一前」,及篡改該法律正文中的「台灣地區」、「大陸地區」的定位,更不敢將「大陸委員會」改名為「中國委員會」,因而忠實地維護了其任職「陸委會」必須維護「中華民國定位」的職責。就此而言,蔡英文是李登輝的「好學生」,而非陳水扁的「好部屬」。

由於民進黨「兩後兩王」都要爭奪「總統」選舉的黨內「出線權」,因而都是互相看不起的原因,故對蔡英文的演說,呂秀蓮的「酸」是可以理解的,蘇貞昌的「澀」同樣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與呂秀蓮的「學問很深,我還沒有完全意會」所不同的是,蘇貞昌以一句「民進黨智庫是大家意見的結晶,將成為公共財」,意圖來個連消帶打。

站在民進黨人的角度,蘇貞昌的「公共財」,說對了一半,但也有另一半是不夠準確的。對的那一部分,就是這個智庫既然是靠掛在民進黨中央,就是民進黨人的共同財產,任何有意爭取「總統」大位的人,都有權使用。但現在卻是專為蔡英文一人度身定做,更是專供蔡英文一人使用,難免有蔡英文挾其黨主席之權力來掠奪全體黨人權利之嫌。因此,蘇貞昌「公共財」之說,比呂秀蓮的「搞不懂」,更具攻擊力。因為「搞不懂」只是「水平問題」,而「獨占權利」則是「道德問題」了。

至於蘇貞昌說得不夠準確的那一部分,則是這個智庫雖然是靠掛在民進黨中央,也雖然動用了民進黨中央黨部的人力資源,但畢竟其創辦經費是蔡英文自掏腰包出資的,沒有用到民進黨的錢。即使是要上綱上線,也只能說是蔡英文以私人資本創辦了一家由民進黨持有「所有權」的機構,公私不分而已。不過,如果一想到蔡英文為了當好的她的主席,不但沒有領取薪水,而且還多次自掏腰包來支持民進黨的活動,包括尾牙宴會等,那又倒是有點「大公無私」的意味了。

蔡英文的智庫,既然連黨內都有不同聲音,那麼,國民黨陣營要說它的「壞話」,那就更是理所當然了。因此,「總統府」和國民黨中央的批評,也就在預料之中。「總統府」昨日晚間發布的「新聞稿」,就批評蔡英文所提出的「和而不同」兩岸觀點,是空洞無物、避重就輕,看不出進步;並指出若仍避談「憲法」與「九二共識」,就不可能務實因應台灣遭遇的挑戰;及國民黨中央也針對蔡英文扭曲國民黨兩岸政策的說法,批評民進黨在成立智庫的第一時間,不思擺脫基本教義派的桎梏,卻選擇把執政黨扣上紅帽子,這種作法有失在野黨的格局,令人失望且遺憾,並指出智庫必須理性問政,所提政策才有「可實踐性」。

但也有不同步之處,那就是「陸委會」主委賴幸媛肯定並樂見民進黨主張台灣發展和「中國」關係,應該從台灣認同出發,以台灣的價值為核心,兩岸必須維持「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關係,因而認為這與現階段馬政府的大陸政策一致。賴幸媛晚上也喜滋滋地在臉書(facebook)留言說,「小英主席今天提到應維持『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兩岸關係,其實就很貼近我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接見陳雲林時的公開談話。」大有相見恨晚、惺惺相惜之態。

為何作為直接受「總統」指揮的「陸委會」,卻與「「總統府」和執政黨中央有不同步的現象?難道因為賴幸媛與蔡英文都是出自「李登輝學校」,而蔡英文曾為李登輝設計「兩國論」,賴幸媛則曾出任過台聯黨的不分區「立委」,而使兩個女人心有靈犀一點通乎?這與呂秀蓮與蔡英文之間的「兩個女人的戰爭」形成了有趣的強烈對比。也就是說,賴幸媛看到了蔡英文的大陸政策有與自己的「大陸觀」有趨近之處,而看不到蔡英文的「中國--台灣」之說。不是馬英九才剛剛強調不能稱對岸為「中國」嗎?,為何賴幸媛竟又欣賞蔡英文含有將對岸稱為「中國」的演說詞呢?

(發自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