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澳共建宜居宜業優質生活圈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新簽署的《粵澳合作框架協議》把跨界基礎設施建設擺在重要位置,重點規劃了口岸建設和通關便利化的舉措,同時還提出推進公共服務啣接,促進社會資源共享,粵澳兩地將共建宜居宜業的優質生活圈。

根據協議,雙方將全面統籌兩地交通、水電氣供應、信息網絡等領域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加強城際軌道、高速公路、機場對接、港航佈局等方面建設,著力建設暢通便捷的區域交通運輸網絡。

協議提出,加快廣珠城際軌道項目建設,研究向橫琴延伸,並推進澳門輕軌在橫琴與廣珠城際軌道對接,推動開展連接珠海灣仔與澳門媽閣軌道站河底行人隧道的可行性研究。加快跨界高速公路及配套工程建設,推進港珠澳大橋、廣珠西線高速公路、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月環至南屏支線延長線等項目的規劃建設,與軌道交通形成無縫啣接的陸路交通網絡。加強珠海與澳門城市公共交通規劃啣接,探索推動公交體系直通直達。

協議還提出加快拱北口岸改擴建工程,調整珠澳跨境工業區口岸功能,將拱北口岸供澳鮮活產品車輛轉至珠澳跨境工業區專用口岸出境。加快橫琴口岸二線規劃建設,實現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之間互通。創新口岸通關模式,探索實施貨物“單一窗口”通關。逐步延長口岸通關時間,爭取拱北口岸實現24小時通關。

協議把社會民生訴求放在很高的位置,更加注重區域生活品質的提升。圍繞“共建優質生活圈”的發展願景,協議在第五章重點提出了“社會公共服務”領域的合作,將推進公共服務啣接,促進社會資源共享,共建宜居宜業的優質生活圈,促進區域人才流動,實現兩地居民跨境工作生活便利化。

根據協議,粵澳兩地將在教育培訓、醫療服務、公共衛生、文化體育、環境保護、民生福利等方面深化合作,目標是逐步推進兩地社會公共服務領域的相互開放和共建共享,為兩地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區域營商和生活環境,為兩地居民跨境工作生活提供相應配套公共服務,扎紮實實推進區域融合發展。

其中,在教育培訓方面,雙方將擴大互招學生規模,推動高校學分互認,共建實驗室和研究中心,打造粵澳產學研合作平臺;醫療服務方面,雙方將擴大開放醫療服務市場,支持醫療業界合作、合資、獨資設立醫院及中醫藥醫療保健機構,開展醫院管理、科研技術交流、醫護人員培訓等合作;民生福利方面,將建立粵澳社會保障交流合作機制,研究解決兩地跨境工作、生活人員的社會保障啣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