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兩岸經貿往來回顧與展望

兩岸經貿關系在大交流、大開放的背景下度過了2010年,以今年明底簽訂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為高潮,以第6次兩岸兩會高層領導人會談作為尾聲,可以說是在曲折中高歌猛進,取得了重要成果。

兩岸經貿關系全年發展特點

總起來看,兩岸經貿關系一年來取得了多項來之不易的成就:

一是經貿往來正常化、制度化與機制化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歷經上半年的多次協商,兩岸終於在明底簽署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不僅為兩岸貿易往來制訂了早期收獲清單,兩岸各有267項與539項貨物可在未來兩年內逐步實現免關稅進入對方市場,在服務貿易領域雙方也做出了一些具體的開放承諾,而且還提出將設立經合會進行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與爭端機制等4項協商。功,議的簽署標志著兩岸經濟--體化的進程正式啟動,兩岸經貿交流將開始質的飛躍。

二是兩岸經貿交流終止了頹勢,實現了大幅增長。據大陸統計,2010年前‘蔔個月兩岸貿易額為1186.8億美元,同比增長41、9%.其中大陸對台出口237,3億美元,增長48.3%;自台進口949.5億美兀,上升40.4%同期大陸共批准台商投資項目2366個同比上升19,9%;實際使用台資金額19.9億美元,結束了多年來徘徊、萎縮的局面,同比增長39,3%。而據台灣方面統計,2010年前九個月兩岸貿易額為889億美元,增長47。3%,其中台灣出口631.7億美元,增長45.4%;進口257,2億美元,上升52,2%。陸資對台投資也有了初步進展,前10個月臺當局共核准陸資對台投資項目70項,金額為8924萬美元。

三是兩岸形成人員大交流局面,陸客遊台人數增長尤其突出。在台灣同胞赴大陸人數繼續增長的同時,兩岸人員雙嚮往來格局已經蔚為潮流。據國家旅遊局統計,2010年前九個月臺灣同胞旅遊入境人數為388.2萬人次,較上年增長18。l%。而大陸不僅各種文化藝術、社會宗教、科研學術等團體赴台絡繹於途,以省、市、自治區領導人率領的赴台采購團全年亦多達13個,采購金額與後續訂單金額超過150億美元。2010年大陸赴台旅遊人數據台灣方面統計截至12月3日已達109.5萬人次,超過日本成為台灣第一大旅遊族群,全年有望較上年的60.6萬人次增長近一倍。今年前10個月,赴台大陸遊客為台灣創造的旅遊收益達819億元新台幣,累計兩年多來大陸赴台遊客的觀光效益已突破14004億元新台幣。

四是兩岸金融服務業雙向交流取得了重大突破。明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正式生效,大陸先後核准了台灣土地、合作金庫、彰化、第一、華南、國泰世華等6家銀行籌建大陸分行。保險業方面,富邦廈門產險公司也獲准成立,國泰人壽在大陸已開設8家分公司,加上新光人壽開設的新光海航人壽、台灣人壽開設的君龍人壽等,島內保險業已全面進入大陸市場。大陸金融業入島方面,台灣當局自5月正式將銀行、保險、証券業列為對陸資的開放項目,大陸的小國銀行與交通銀行在9月獲准後,分別於10月與11月先後在台開設了辦事處。在証券業方面,台灣於1月正式開放大陸華夏與上投摩根兩家合格境內機構投資人(QDII)投資島內股市,總金額l.3億美元。兩岸人民幣清算問題7月份進入了第二階段,結束了由外資銀行為中介的清算體制,而由中國銀行(香港)作為人民幣現鈔拋補銀行,直接向台灣指定的台灣銀行與兆豐銀行提供人民幣現鈔。

兩岸的這些成就都是在艱難排除了來自於島內外某些利益群體的於擾力量後取得的,來之不易。從大陸方面來講,推動兩岸經濟一體化加速發展的政策方向是明確與堅定的,關鍵問題還是台當局能否站在更高的高度去闡明其發展戰略思維,使島內多數民意接受只有兩岸經貿關系走向全面的正常化、制度化、機制化,台灣經濟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只有這樣,兩岸經貿未來發展才能少些坎坷,多些光明。

隨著兩岸協商的不斷深入,兩岸協商遇到的實質困難也在不斷增加。兩岸兩年多來採取“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處理原則,使經貿交流成為兩岸關系中最大的亮點,但相對而言,也使難題愈往後愈集中。僅就經貿領域而言,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本身應是兩岸經貿關系中的最難也是最關鍵的環節,大陸採取“讓利”的方法,以與一般經濟合作協議不同的方式處理了相關問題,雖然使該協議得以化繁為簡而順利簽署,為兩岸經貿協商機制災應變為重點,測試各縣市警報系統。台軍還組織實施了“同心22號”演習,驗証後備動員機制與後備部隊整備成效,強化全民防衛。

大力整肅軍紀。馬英九上臺後,台軍 “整肅軍紀”行動一直在開展,但“雷聲大、雨點小”,很多弊案最終不了了之。4月8日,台當局防務、法務等部門共同召開記者會說明查察成果,對外界關切的台軍將領買官賣官問題,防務部門稱全面清查900多位現役及退役將領的晉升,有1243`被認為“有瑕疵”。台軍方表示,針對買官賣官和重大采購弊案,去年共成立58案156人,有50案152人結案,起訴13人,不起訴5人,簽結96人,移送司法機關偵辦38。在買官賣官方面,除前後備副司令袁肖龍被判刑外,其它都因查無實証而簽結。在采購弊案方面,後備司令部副參謀長徐材霖被起訴判刑,其他被起訴將官獲判無罪。

提升精神戰力。馬英九上臺後,強化“軍人武德”,重塑台軍精神戰力。41519日-23日,從法紀維護、戰備訓練、總體防衛與歷史傳承等方面,組織丁年度例行性的“精神戰力周”教育,統-官兵思想,凝聚軍心士氣,加強心戰建設。在心戰方面,通過設立“心理作戰整合評估室”、在“總政治作戰局”設置心戰處、提升政戰總隊心戰大隊為心戰總隊、在“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開設培訓班、建立跨“部會”心理戰操作機制等措施,拓展專業機構職能;建立心理戰戰略規劃部門和戰略專業力量,強化官兵心戰教育,凝聚全民心防體系,主動開展心戰攻勢。

研發“不對稱”武器裝備。以自主研發為主,重點發展制壓、制空、制海、信息電子四類“不對稱戰力”,致力構建“小而精、小而強、小而巧”的作戰力量。近10年來,台軍耗資數百億研發多項武器裝備,計劃用於聯合制壓作戰,其中包括:天劍反輻射導彈、萬劍子母彈和“經國號”戰機的性能提升等,加上年底正式部署的“雄風ⅡE”巡航導彈和外購反導防空武器裝備,至少超過3000億元。5月18日,台海軍第一個“光華六號”自製導彈快艇中隊“海蛟五中隊’在左營軍港成軍。8月30日,島內媒體稱,代號“戟隼專案”的“雄風ⅡE,,巡航導彈預計年底交付“飛彈指揮部”部署,射程可達800公里,我軍東南沿海20多個導彈旅都將被列為其反制攻擊的首要目標。9月7日,島內媒體再次透露,台“中科院”自主研發的代號為“萬劍計劃”的子母彈系統通過空軍作戰測評,射程超過200公里,未來掛載IDP戰機,使其具備“遠距壓製作戰”和“防空壓製作戰”能力,司用於破壞、癱瘓我東南沿海機場、港口或雷達陣地。

以推動軍購為核心,深化台美日軍事關系

馬英九上臺後,安全上依美求存的政策得到加強,一再向美國求購先進武器裝備,不斷深化台美日軍事關系。

美台防務關系密切。台“漢光”演習期間,美軍觀摩團赴台深入到基本作戰單位進行指導,在衡山指揮所舉行“華美兵推”,共同就台軍防衛作戰重大問題進行研討。11月29日,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本年度第二次抵達台灣,聲稱,美台之間的防務聯系是“一種密切的關系”,“每天都有互動”,特別是在軍事訓練和情報共享方面。

台大力推動美對台軍售。馬英九多次通過視訊會議、衛星連線專訪、接見美國在台協會與美到台訪問人員等途徑,極力向美方爭取獲得F-16C/D戰機。楊念祖則親赴華盛頓,表示采購F-16C/D是防衛需求,是台灣最佳選擇。10月,台軍方以電腦評估兩岸戰機的視距外打擊能力,採取“揚美抑法”策略,表達台空軍迫切需求向美方購買F-16C/D戰機。同時,台空軍進行內部評估作業,擬購 “全球鷹”強化對大陸偵察,並與F-16C/D戰機等同列空軍軍購的優光選項。

強化與日本的交流。雖然台日雙方圍繞釣魚島等問題發生了一系列磨擦,馬當局仍將日視為“特殊夥伴關系”。年內,多位日本要人訪台。4月5~8日,前日本首相麻生太郎私人訪台。8月18日,馬英九接受日本《產經新聞》專訪,稱台灣防務不會鬆懈,強調美日同盟是“東亞和平的基礎”。1明31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率團訪台,馬莢九表示台當局不僅重視與日本政府交往,也與自民黨維系良好關系,顯見經營台日關系有成。

(胡石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