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搶先宣佈參選未必對蘇貞昌不利

蔡英文自以為搶在蘇貞昌的前頭宣佈參加二零一二年「總統」選舉,就可以掌握到主動權和搶佔到制高點。但正因為她撕破了民進黨「十二大佬」上周日晚「密室會談」所達成的若可透過協調產生「總統」參選人,就盡量不要進入黨內初選程序的初步共識,等於是民進黨「總統」初選程序又將回到「臨全會」通過的以「全民調」決定的原點,這就使到這一段時間裡串村走戶默默耕耘的蘇貞昌,找到一個反敗為勝的機會。

實際上,據台灣新聞網站《蕃薯藤》報導,蔡英文十日透露將宣佈請假參加二零一二初選的當天,該入口網站即舉辦「民進黨最有勝算擊敗馬英九」投票,拿她與黨內另一位潛在對手蘇貞昌對決;投票結果昨天出爐,蘇貞昌領先蔡英文十四個百分點。《蕃薯藤》表示,此次投票由十日早上九時開始至十四日上午九時截止,投票時間共計九十六個小時,總共投出一千八百一十三票,設定一個IP位址只能投一票;結果蘇貞昌共獲得一千零三十九票,蔡英文七百七十四票,得票率是百分之五十七比百分之四十三,顯示網友認為蘇貞昌比蔡英文更有勝算擊敗馬英九。

盡管《蕃薯藤》只是一個入門網站,其舉辦的網上「投票」結果不包括不懂上網或較少上這個網站的居民,而且即使有參與「投票」活動的網友也是以青年網民為主,因而不能像「瞎子摸象」的故事把一隻象腳當作是一頭象的整體的那樣,把這個網上「投票」活動所獲得的數據視為民進黨倘進行「全民調」的結果,但也可見參與「投票」活動的網民心中的主見。

其實,正因為是《蕃薯藤》的網民多是青年網民,這個網上「投票」結果才是蔡英文應當警醒的。實際上,蔡英文在年齡上比蘇貞昌年輕幾歲,雖然蘇貞昌是律師出身,但「蔡博士」、「蔡教授」的形象更受青年知識分子尤其是專業人士所擁護,正因為如此,當初在「五都」選戰部署中,蔡英文本人及由其掌控的民進黨中央,是針對形象對口,規劃將青年、中產、專業形象較強的蔡英文擺在臺北市,以在臺北市選民藍綠兩成型之下,爭取青年和專業人士的選票;而出身自屏東鄉下,臺北縣長任內也幹得有聲有色的蘇貞昌,則專攻新北市,以其過往的政績吸引當地的中小企業從業者和農民的支持的。但可惜這個一流的選戰策略被蘇貞昌打亂了。即使如此,蔡英文仍將在二零一二年「總統」選舉中,扮演年輕、專業、清流的角色,因而在其十一日宣佈參選記者會上的演說主軸,就是《我聽見台灣的聲音,召喚新世代,把未來扛起來》,並聲稱她決定參選是為了扛下責任和使命,把台灣贏回來,要讓下一代看見未來。為此,她在提到台灣年輕人關心的議題,包括大學生失業率創新高,高房價,及貧富差距擴大時,強烈指責馬英九執政失去方向感,施政自我矛盾。然而,如今在用戶要是青年、專業人士的《蕃薯藤》網站的網上《投票》中,蔡英文竟然輸給了蘇貞昌,這難道不值得蔡英文認真反省思考嗎?

其實,可讓蘇貞昌扭轉初選局勢的,還不單止是這一現象。另一個可供使用的策略,就是將提出如何的兩岸政策。由於在蔡英文的宣佈參選記者會中,幾乎所有的「獨派」元老都出面捧場,黃昭堂還聲稱因為蔡英文十幾年前就已起草了「兩國論」,最近她的言行也符合台灣人民的「主體意識」。「獨派」相挺蔡英文,等於是「綁架」蔡英文,成為獨派的「共主」和「旗艦」,使她未來將更難擺脫「極獨」意識形態束縛,難以邁開兩岸政策大步。深諳法律的蘇貞昌,就可從下面幾點入手,進行謀略操作:一、強調「臨全會」所作出的決定是民進黨最高權力機關的決定,集中了全體黨員的意志,任何個人都不能隨意改變。因此,民進黨初選產生「總統」參選人,還應是遵循「臨全會」的決議,由「全民調」產生。

二、由於「全民調」而非是「排藍民調」,故在操作過程中,可能會透過查訪電話接觸到各種意識形態的人,包括極「獨」、偏「獨」,中間,偏「統」、極「統」的人。由於蔡英文已被綁上了「台獨」的戰車,在「全民調」操作中不一定能得到中間和偏「統」、極「統」受訪人士的支持。在這種情況下,蘇貞昌只要繼續以其模糊的兩岸政策,來爭取方方面面受訪人士的支持。因為在馬英九「不落場」的民意調查中,支持蘇貞昌的受訪群眾,既有「獨派」的,也不排除會有部分中間及傾向於「統」的;而支持蔡英文的受訪群眾,就只有傾向於「獨」的了。兩者比較,當然是前者的人數比後者要多得多。

但也有可能會出意外。因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的主要而且還是唯一的對拼對像是馬英九,偏「統」和極「統」受訪者為了減輕馬英九的壓力,可能會故意挑選當選機率較低的人。因此,倘是在民進黨進行「全民調」期間,若有民調顯示民進黨候選人與馬英九對拼,蘇貞昌的當選機率高於蔡英文的話,他們可能會玩弄技巧,支持難以戰勝馬英九的蔡英文。相反,某些受訪人可能認為這種調查只是甄選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而非真正選「總統」,也同樣會樂意支持蔡英文一把。

不管怎樣,蘇貞昌在兩岸關係問題上採模糊策略,較為有利。因為兩岸政策並非是民進黨的強項,反而是「原罪」,民進黨即使提出再好再兩岸政策,也好不過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及已經看得到的效益。因此,在馬英九「不落場」,但泛藍群眾也有機會參加的民進黨初選民調中,高舉「台獨」旗幟的蔡英文就未必有利;而兩岸政策較為模糊的蘇貞昌,反而不會受到受訪人士的杯葛。

實際上,蘇貞昌在其從政經歷中,未見有特別清晰、強烈的「統獨」主張,尤其是較少使用含有「台獨」性質的名詞。相反,他對推動兩岸經貿交流倒是有自己的一番見解。因此,他在「行政院長」任內,曾主持「經發會」,對開放晶圓赴陸、大陸台商回臺上市等議題釋出了許多善意,反倒是時任台聯黨「不分區立委」、現任「陸委會」主委的賴幸媛處處予以阻撓。就在民進黨二零一二年「總統」初選話題開打後,蔡英文雖然提出了「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兩岸論述,但卻在實際的政治佈局中,她既收編了陳水扁時代執行「入聯公投」政策的舊官僚,又被「台獨」大佬們所「綁架」,她只能是像陳水扁後期那樣,往「獨」的方向越走越遠。呂秀蓮的「九六共識」,等於是「主權獨立」論,也在努力地包裝「台獨」。而蘇貞昌的「台灣共識」,雖然是建立在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基礎上,但相對較為模糊。在蔡英文已經明顯偏「獨」的新動向下,他大可加以加以利用,擴大自己的模糊形象。在能向民進黨有所交代的同時,也拓展自己的吸票空間。

因此,蘇貞昌近日一些活動,就被賦予了某些目的。比如,他專程參觀了陳定南紀念園區,希望人們要發揮陳定南「廉」、「能」的精神,學習陳定南正派、清廉、毅力和執行力,這顯然是有所指,除了是批評現政府之外,是否也有不屑於蔡英文既領又打「十八趴」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