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設計家鐘敬之的得意手筆——中共“七大”會場

1945年3月,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初見曙光。東方的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在望,中國人民欣喜地等待光明到來。地處西北的延安城內掃去籠罩已久的陰霾,人們臉上露出難得的笑容。恰在此時,-一項艱巨而榮耀的任務落在鐘敬之肩上--為中國共產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佈置會場,地址選在楊家嶺中央大禮堂。

楊家嶺中央大禮堂,鐘敬之是熟悉的,因為他曾經參加過那裏的設計工作。雖然鐘敬之從事的是舞臺設計家的工作,但對於建築他亦十分喜愛。早在1940年,鐘敬之就為劉志丹陵園作過主建部分的設汁,並依此製作出一具石膏模型。

劉志丹是陝北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人,為傑出的革命家、軍事家。1936年,他在戰鬥中英勇犧牲,時年33歲。鐘敬之有感於劉志丹的獻身精神以及陝北人民對他的景仰之情,他決定設計出一座顯示民族風格並融人地方氣息的革命殿堂與豐碑,豎立于陝北群山翠穀之中,長久地為人瞻仰。

陵園主要建築部分吸取陝北窯洞式樣的風格,施工與建材採用民間操作工藝。整體設計以安靈墳座為主,紀念堂、靈台為輔,組成一組全部為磚窯結構的建築物。因此,建築物後半部分為高築土台,土台中間築內窯,為安放靈柩的靈穴,靈穴前設通道供人通過。土台主體前接磚砌大窯洞三孔,為紀念堂。紀念堂坐北朝南,窯面門飾大方。中窯置放烈土像及祭器,東西兩側窯後壁設門,拾級可上靈穴前的通道。整座土台和紀念堂的磚窯頂上為平臺。在土台後部的中央,按民間習慣設置圓形墓堆,旁設旗杆以及東西小窯洞兩孔,可用做祭壇。從紀念堂東西側窯兩旁各設露天石階,可直上大平臺。大平臺四周設女兒牆欄杆,可舉行公祭典禮。

劉志丹園陵的設計別具一格,十分成功。1941年秋,鐘敬之接到中央辦公廳的通知,參與楊家嶺中央大禮堂的設計工作。當時負責修建工程的是建築家楊作材,他曾主持修建延安中央辦公廳及會議小樓,是個頗有經驗的建築家。鐘敬之從旁協助,在整個建築的樣式與佈局上出謀劃策。

中央大禮堂是一組建築物,由三個部分組成:主體為大會會場和主席臺;會場左側為大門的門廳及警衛室;會場右側為休息大廳,另設門戶通機關大院。修築會場是主要環節。由於延安木材缺乏,交通亦不便、難以得到能夠跨越整梁的長木,而當地石料卻很豐富,加之砌窯工藝亦甚發達,因此設計小組決定採用較大跨度的石砌橋穹代替梁架。在禮堂中設置三個圓穹拱在兩拱之間用較短的木頭橫搭成一個平頂。石拱接牆面石柱承力。這樣大膽的設想,實施起來效果極佳。整個會場一眼望去,三環圓穹形成縱深之感,歐洲羅馬柱與陝北穹隆武屋頂巧妙麗和諧地融於其間,共存為一體。

除此之外,採光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由於沒有電燈,使用煤油汽燈又十分不便,會場只能採用自然光。於是在建築時便刻意將兩側的窗戶位置提高,會場後壁設置七條長窗,令室內光線盡可能地充足。再者,由於當時沒有窗玻璃,只能採用紙糊窗,雖有回響,但光線問題得以解決。

楊家嶺中央大會堂於1942年冬正式完成,建成後的禮堂長35米,寬30米,可容納幹餘人。設計風格中西合璧,外觀是蘇聯武,內部是陝北窯洞武的石拱結構,並且是當年延安唯一有木梁和木柱的大型建築物。

時隔近兩年,如今鐘敬之再次站在楊家嶺中央大會堂裏准備為中共“七大”佈置會場。中國共產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以“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載人中國共產黨史冊,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最重要、最成功的一次代表大會,具有極其深遠的歷史意義。這次大會實現了全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空前團結和統一,它在總結中國民主革命多年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正確的綱領和策略,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証。

彼時的鐘敬之對這些還未曾預料,但是“七大”時隔“六大”已經十七年了,他的心中已經隱隱覺察出這次會議的舉足輕重。鐘敬之想,這樣一個隆重而偉大的會議,會場應當是莊嚴肅穆而又簡潔樸實的,體現出黨的團結與黨的氣魄,因此他格外用心與細致。

當時與他一同參加佈置的還有時任魯藝實驗劇團團委的何文今。兩人商議之後,便開始投入工作。中央大禮堂會場佈置的著重點在主席臺部分。對此,鐘敬之與何文今曾有兩種設想:其一是把主席臺中間懸掛的毛主席畫像加大加重,畫面擴大到一般會議掛像的四至五倍;其二是塑造一座毛主席的全身雕像,站立在台後中央。後來大會辦事處傳達領導意見,仍掛毛主席和朱總司令兩個像。於是,鐘敬之、何文今二人設計出一個雙人側面像,飾以黨徽和嘉禾。雙人側面像由魯藝美術系主任王曼碩繪制而成,並用紀念碑武的襯座支立起來。進入會場,首先映人眼簾的便是這幅巨大的側面像,視線穿過縱深的三道穹隆圓拱,看見的這幅側面像,則顯得格外莊重肅穆,仿佛是站立於革命勝利終點的領導們對後繼者殷切地期盼著。然而,掛有偌大側像的主席臺兩側卻因此顯得空曠起來。鐘敬之想到可以插上黨旗裝飾,並以六面象徵中國共產黨經歷過的六次代表大會。可是當他試著以這樣的方式進行佈置的時候,卻發現若是筆直地插上旗幟,旗面就難以撐開,遠遠地看仿若六支半紅的光杆子立在原地,著實影響整體美感。再者,六支高高豎起的旗杆亦有突兀之感,絲毫未見柔和。鐘敬之十分苦惱,在這六面旗前踱步,來回地走著。忽然,其中一支旗杆似未插穩,微微傾斜了角度歪在一旁,旗面便順勢灑開來。鐘敬之心中一喜,仔細端詳著“歪旗”。旗幟必定要有傾斜才能看見旗面,倘若一邊倒又有些古怪,都倒向內側又可能會遮掩住側像,那如果都向外側傾斜……

鐘敬之一面想,一面在手裏比畫著,這樣不就是個“V”型嗎?鐘敬之想到這裏,看著手上出現的 “V”型,不禁在心裏歡呼起來。與所有人一樣,鐘敬之渴望著戰爭的勝利,V是英文“victory”的首字母,恰是勝利的意思。他照著心中的想法,把旗幟重新擺了一遍。旗面不僅都灑開了,更為重要的是形成了一個鮮紅的“V”。他忙跳遠幾步,仔細看,更覺明顯。他一面看著,腳步一面後退。等退到會場人口,遙遙地看見毛澤東與朱德的側面像簇擁於六面黨旗形成的“v”中,似乎就是勝利的暗示,鐘敬之滿意極了,為這得意的一筆。

與此同時,黨旗的下方樹植起一排青翠的柏枝略作遮掩。整個主席臺的襯景仿佛象徵著黨經歷六次代表大會的崢嶸歲月,預示著黨的生命亦如松柏般長青。馬、恩、列、斯亦不可少,他們的塑像懸掛於主席臺上方正中。先由魯藝美術工場的祁峻先行塑造出一個直徑約達兩米的四人側面圓浮雕像,然後在原作的泥坯上裱出紙型複製像,塗刷石膏,懸掛在台口“會標”上的正中間。

會場剩餘部分的佈置,皆採取簡潔大方的方案,只在會場兩側三對圓穹的牆柱上掛了六個象徵勝利的V形裝飾架座,與黨旗交相呼應。架座中間橫有“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小標語牌。架座上各插黨旗四面,共有二十四面黨旗圍繞整個會場的坐席,代表党二十四年來取得勝利的鬥爭歷程。在會場的背面牆上,臨窗醒目地高懸了“同心同德”四個大字標語,充分體現大會的團結勝利精神。

最後,經過審核,鐘敬之、何文今帶領眾人略作修改,放大主席臺上馬、恩、列、斯的石膏像,增加單獨的馬、恩、列、斯相片框架分掛在台口兩側的柱頭上。並且在主席臺口的簷額上設置十二個紅色大字:“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

佈置會場工作至此順利落下帷幕。

1945年4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代表大會在楊家嶺中央大禮堂召開。與會人員踏人會場的第一步便看見縱深的廊道盡頭掛著毛澤東與朱德的側面像,莊重肅穆。旁側的六面鮮紅黨旗向兩側灑開,一個大大的V形呈現在人們眼前,是一種鼓舞,更是一份相信勝利的堅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