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會面面觀

今年4月下旬,我隨國際泥沙研究培訓中心組織的“大陸親友觀光團”赴台進行了環島遊,參觀了臺北、花蓮、台東、台南、高雄、台中、新竹等十餘座城市,遊覽了阿里山、日月潭、101大樓、故宮博物院、清華大學等數十處景點。在飽覽寶島旖旎風光的同時,我有意識地通過更多交談和查閱數據進行了社會考察和學習。由於觀光團的領隊是水利部科技司原司長戴定忠教授,他現在仍擔任國際泥沙研究培訓中心顧問、三峽工程泥沙專家組副組長,他與臺灣水利部門有著近20年的工作交往,因而觀光團受到了臺灣方面的熱情接待,也為我們的考察和學習提供了方便。現將初步形成的若干印象略述如下:

一、臺灣是一個多族群的“移民”社會

在2300萬臺灣人當中,絕大多數都是千百年來從大陸遷往臺灣的。目前已形成“四大族群”:閩南人,占73.3%;客家人,占12%;“外省人”,占13%;原住民,占1.7%。“外省人”主要是指1949年前後隨國民黨從大陸撤退到臺灣的200萬人及其後代。從歷史上看,族群之間是有矛盾的。原住民本來生活在平原,漢族人來台後把他們趕上了山。漢族中的閩南人和客家人之間也時有“械鬥”,客家人因人數較少,就被趕到了半山腰。“外省人”來了以後,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少數人控制了自上而下的行政資源,實行“極權統治”,統治著各族群民眾。“外省人”中的相當一部分人則被圈進了“眷村”(1949年前後,國民黨政府潰退到臺灣後為“國軍”及其眷屬所修建的房舍),過著艱苦而與外界隔絕的生活,後來形成了特殊的“眷村文化”。

隨著時間的推移,上述狀況已經有了很大變化,但族群矛盾又逐漸演變成了“省籍”情結。到“台獨”勢力囂張時,這種情結往往又被上升到政治層面。特別是在民進黨執政期間更是激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他們甚至把這種矛盾簡化為“愛臺灣”和“親中賣台”之爭,陳水扁公然宣稱祖國大陸是“敵國”,使“外省人”背上了“原罪”包袱。這就是馬英九等外省政治人物不得不一再強調自己是“新臺灣人”的緣故。

二、政黨輪替將成為常態

在臺灣,以國民黨和民進党為代表的兩党政治基本形成。任何一個政黨都難以長期執政。有的臺灣人說,大陸過去是“槍桿子出政權”,我們現在是“選票出政權”。由於選舉的需要,經過政治人物和媒體的炒作,臺灣的社會又被撕裂為政治上的藍綠兩大陣營。目前藍綠雙方處於一種“勢均力敵”的狀態,形成了“五五波”,也有說是六比四的。

據稱,大多數臺灣民眾雖然心裏有政治取向,但其中許多人並沒有那麼深,堅定的藍和堅定的綠總是少數人。在非選舉期間,這方面的表現並不明顯。國民黨副主席、嘉義市市長黃敏惠說,藍綠對立,其實選舉時才被激化,平時哪有這麼激烈?(《鳳凰週刊》2010年第19期第73頁。)不能簡單地用一種“非藍即綠”的政治光譜來劃分臺灣民眾。大陸人往往愛問臺灣人,你是藍還是綠,你支持“台獨”還是統一?其實,在日常生活中,臺灣人想這些問題並不那麼多!在選舉期間,他們考慮多的是,看哪一個政黨或候選人能給選民帶來好的遠景和實際利益,那就支持他。所以臺灣人說,如果說過去的國民黨政權是“外來政權”的話,那麼第二次政黨輪替後的國民黨執政就不能說是“外來政權”了,因為這是臺灣人民自己投票選出來的!當前許多臺灣民眾都認為大陸是支持藍營的。阿里山下“臺灣第一好茶”經理告訴我們,他們生產的茶葉是經過馬英九視察和肯定了的,並笑著說馬英九是你們大陸支持的啊!

三、社會文明程度較高

除選舉期間外,在臺灣各地看不出藍綠之分和兩派的緊張對立。在一般情況下,“多元”的聲音也無人幹擾。在臺北101大樓門前,我們看到這樣一幕:有兩個人打著“法輪大法好”的橫幅,舉著譴責“中共”的標語,站在人行道上。正在這時,馬路上一輛小卡車開了個來回,站在車上的人舉著喇叭大聲喊著:“法輪功是邪教,滾出臺灣去”,汽車兩側的欄板上也寫著這樣的口號。令我訝異的是,對這兩種不同的“聲音”,周邊的人既無支持的、起哄的,也無圍觀的,街道上的秩序依然和原來一樣,好像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過。臺灣的社會治安情況也較好,據說偷盜事件很少發生。阿里山上的幾座賓館,夜間大廳沒有服務員,也無保安,但大門開著,可以隨意進出,令人有“夜不閉戶”之感。一清早,我要退回租用的電壓轉換插座,找不到人時,導遊竟然進入服務台打開抽屜將押金退給了我。

臺灣的一些建設項目都有“安民告示”,項目的批准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地負責人姓名,以及相關“政風單位”(相當於大陸的紀檢、監察部門)的負責人姓名、電話、手機、電子信箱等均公之於眾。有的縣還發佈有《縣政府重要建設白皮書》,使人感到透明度高,建設有序。許多地方的環境衛生已達先進水平,臺北的垃圾處理做到了“資源全回收,垃圾零埋葬”,這在世界上也是有名的,世博會的臺北館對此有專門介紹。

臺灣民眾很有禮貌,人情味很濃鬱,在與人交往中總是“謝謝”之聲不絕於口。即使小攤小販,你買了他的東西,他也要說一聲“謝謝你!” 4月20日晚,臺灣“水利署”設宴招待觀光團,兩位擔任過有關單位領導的老專家,一位88歲,一位93歲,還出席作陪,實在令人感動。4月27日,我們赴新竹市內參觀臺灣清華大學,出面接待的是該校秘書長特助孫海珍女士,她是一位畢業於該校、在該校擔任過軍事教官的退役上校。我們觀光團也有5位是大陸清華大學畢業的,大家見面,非常高興。孫女士表現出高度的熱情,帶領觀光團在校園裏參觀、講解、拍照、贈送紀念品,自始至終氣氛熱烈,話語不斷,笑聲一片,充分體現了兩岸的同胞情誼。明年是清華大學成立一百周年,現在兩岸的清華都在積極籌劃紀念活動,準備聯合慶祝。

據《國際先驅導報》近日報道,一位臺灣朋友寫了題為《臺灣的軟實力從哪里來》的文章說:“臺灣的好山好水不如大陸,但是,人的客氣、禮貌、溫暖、互信、謙讓則是大陸應該好好學習的‘軟實力’”。他指出:“一個社會光‘富裕’是不夠的,要‘富而有禮’,才是一個完整的‘全社會’”。“中國要真正能成為世界強國,依靠的應該就是這種‘軟實力’”。他表示真心希望大陸加把勁,培養人們的“軟實力”。我覺得這是多麼鞭辟入裏的分析和切中要害的建議啊!

四、“一個中國”情結很深

“台獨”勢力妄圖通過“去中國化”,消除“一個中國”情結,是難以達到目的的。因為兩岸同胞同根同緣,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臺灣的一些地點、街道、商店的命名都離不開“中國”二字,相當多的還是用大陸的城市名稱命名,如南昌街、大同路、上海儲蓄銀行、興國幼兒園等。有的解說員在講解參觀內容時,雖然主要講“我們臺灣”如何如何,但有時也回避不了“我們中國”的提法,如講到“十二生肖”時就說“這是我們中國人都熟知的”。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後,訪問大陸的民眾越來越多。不少人感慨地說,大陸實在太大了,美麗的地方太多了!臺灣水利部門一位負責人說:幹嘛要脫離大陸,大陸也有我們一份啊!一位嫁到臺灣的“大陸妹”說:兩岸都是我的家,我在臺灣、大陸兩邊都存錢啊!

談到“台獨”沒有出路問題時,一位83歲高齡的退役老兵說:他們要搞“台獨”就搞吧,那樣共產黨打過來不就很快統一了嗎!一位可能是持泛綠觀點的水利幹部對筆者說,蔡英文擔任民進党主席後,在公開場合還沒有正式講過要搞“台獨”呢!(後來的事實證明不是這樣。)言外之意是,今後民進黨的大陸政策可能會有所調整。

五、對蔣經國的滿意度較高

蔣經國於1972年出任臺灣“行政院院長”,從1978年起連續擔任兩屆“總統”,1988年病逝。在這十幾年中,臺灣面臨著重重困難,長達多年的美元危機和兩次全球能源危機,對臺灣的經濟造成了嚴重衝擊;與此同時,臺灣又被驅逐出聯合國,中美、中日建交,“邦交國”從50個減少到23個,大大縮小了對外活動空間。但在蔣經國主政下,先後推出了數十項建設項目,並千方百計地引進外資,從沙特借到了錢,使臺灣成功地渡過危機,並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島內人均所得也從400美元增加到6000多美元。隨著經濟的發展,蔣經國又在政治上實行了解除報禁、黨禁,開放老兵回大陸探親。蔣經國的這些作為,一直為臺灣民眾所肯定。在《聯合報》一份對歷任臺灣“總統”所作的貢獻民調中,有50%多的民眾肯定蔣經國貢獻最大,其次是李登輝為11%,蔣介石為6%,陳水扁為5%。正因為如此,陳水扁在大搞“去蔣化”(實為“去中國化”)時,重點放在蔣介石身上,對蔣經國未敢多有涉及。

六、日本的影響不可忽視

從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時起,日本統治臺灣50年。臺灣成為日本領土,臺灣人成了日本國民,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個日本名字。臺灣人對這一段歷史,稱之為“日據”時代。在此期間出生的人,很長時間對大陸並無印象,而對日本卻有好感。李登輝的愛看日文書、愛說日本話、愛穿武士道服裝,以及一度火爆的電影《海角七號》,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這種情感。現在臺灣有的人名還帶有日本人名的痕跡,如“貞昌”、“信介”之類。一些日語詞彙,如便當、廁急、坪、町等也在廣泛使用。多年來,日本右翼勢力忘不了臺灣,一直覬覦臺灣,到臺灣旅遊的日本人一度占首位。

對日據時代,一些臺灣人是“一分為二”的,認為日本人一方面侵佔、掠奪了臺灣,另一方面也以新的科技和管理促進了臺灣的發展,因而日本對臺灣也還是有“貢獻”的。最近,臺灣《新新聞》1209期有文章就認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經濟,反而是臺灣現代化有計劃、有規模的開端,尤其在兒玉源太郎與後藤新平主政的年代,對臺灣的各項建設打下了基礎。”但也有臺灣學者認為這是一種“皇民史觀”,不予認同。

七、臺灣人的“主體意識”較為濃厚

何謂“主體意識”,臺灣學界、政界的解釋各異,目前尚無統一定論。但馬英九等常講的“以臺灣為主、對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