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治沙成效世界驚嘆 設專門大學向沙漠國家招生

【本報記者王希富寧夏銀川11日電】寧夏回族自治區綠化委員會副主任、林業局局長王德林表示,寧夏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已經在中國成為首個實現“人進沙退”的省份。截至去年已經完成沙漠治理100萬畝。為了向全世界推廣寧夏的防沙治沙經驗,自治區設立的中國防沙治沙大學將面向全世界沙漠國家和地區招生,為它們培養人才和提供支援。

寧夏沙漠防治成效好

在寧夏考察採訪的這幾天裏,記者深切感受到寧夏自然環境的不同,既有黃河灌區“塞外江南”的片片水田,亦有南部山區的奇秀風景,當然亦有沙化區域的滄桑荒涼。在這些荒涼的沙化地上,寧夏人用不屈不撓的精神一次次的與風沙鬥爭,將大量的沙漠變成綠林甚至良田。成為中國首個實現“人進沙退”的省份。到去年寧夏已經成功治沙100萬畝。

王德林表示,寧夏作為風沙揚塵進入中國腹地的必經之路,只有寧夏的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成效才能有效減少風沙對祖國甚至是其他亞洲國家的危害。為此寧夏人一直不停探索最好的防沙治沙方式,其中以獨創的“麥草方格”紮設防治山丘移動,再配合植物栽種加以改造的方式最為成功,獲得全世界的認同和聯合國的嘉獎。

王德林說,在現有成效的基礎上寧夏持續進行防沙治沙的工作,今年將會在對140萬畝沙漠採取防治措施,明年計畫開展150萬畝沙漠的防治(注:沙漠的防治改造工作不是一年可以完成,而要年復一年的不斷治理才有成效)。預計到2020年成功實現防治改造的沙漠面積達到1000萬畝。治理的過程中,寧夏亦嘗試將沙漠改造成經濟林區,形成產業經濟,以其帶來的效益作為進一步治理沙漠的資金來源。去年相關林業產品已實現110億元的產值。

寧夏經驗將向世界推廣

寧夏治沙的成功讓世界很多國家感到震驚,紛紛派員前往考察和學習。為了將寧夏的經驗向世界傳播,自治區政府決定成立世界上首個治沙領域大學。該所大學得到了國家部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支持。命名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中國防沙治沙大學” 預計9月將新招生1000名學員。該所院校將在國內首次設立非洲系、沙海系、石漠化系等特色專業。除按國家規定配備師資力量外,還將充分利用現有的社會科研和教學人才,面向國內外選聘學科帶頭人、專家和教師,同時會加強與相關院校的師資合作。

王德林表示,院校將會主要面向53個非洲沙漠國家和地區以及24個海灣國家和地區招生,為其培養防沙治沙人才,傳授寧夏的成功經驗。並且還將派出援助隊伍向該些國家和地區提供技術等支援。

產業化經營是好嘗試

王德林在談沙漠防治的時候有一句話是“只有讓人們將治理出來的沙漠作為自己的家園才不會再去破壞它”。企業將治理後的沙漠作產業化經營,他認為是一種很好的嘗試和實踐。

採訪團一行昨日用餐的海瀾金沙生態觀光園無疑就是這一嘗試的代表,觀光園的董事長楊海瀾告訴記者,他們在13年前開始在一片520畝的沙漠上進行治理,從當時的“寸草不生”到現在“鳥語花香”,期間總共投入資金達到數千萬元。當中亦曾遇到寒冷將所有作物凍死而“被打回原形”。但現在通過提供特色原生態飲食、觀光等服務,已能實現每年1至2百萬的產值。

楊海瀾說,防沙治沙不是一個人能做好的,希望能帶動更多個人和企業參與,在政府的支持下以科學的方法管理,打造更好的品牌。

像海瀾金沙生態觀光園這樣的治理開發沙漠,王德林說現在自治區至少有60萬畝的規劃,未來計畫移民3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