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眾為何對2010年台灣經濟複蘇“無感”

剛剛過去的2010年,台灣從2008年明開始的全球經濟危機中強勁複蘇,在經濟成長、對外貿易、外銷訂單與工業生產等方面都表現亮麗。經濟成長方面,據台灣行政主管部門公佈,台灣2010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高達10.47%,創下近23年新高,在亞洲“四小龍”中僅次於新加坡。對外貿易方面,據台灣經濟主管部門公佈,2010年台灣出口創下多項新高記錄,全年出口2746.4億美元,超越金融海嘯前的2008年的2556.3億美元,並比2009年大幅成長34.8%,為1979年以來最大增幅;2010年台灣全年進口2514.0億美元,年增長44.2%,為1988年以來最大增幅;台灣2010年全年貿易總額達5260億美元,首度突 5000億美元,創下歷年新高,並且比2008年的49洲乙美元成長8%。外銷訂單方面,據台灣經濟主管部門公佈,2010年全年台灣外銷訂單達到4067.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首次突破4000億美元,年增長率達26.14%。工業生產方面,據台灣經濟主管部門公佈,2010年台灣全年工業生產指數為122.97,年增長率為26.38%,也創下歷年新高;占工業生產9成的製造業,2010年全年生產指數125.66,年增長率28.03%,也創下歷史新高。

即使不看統計數字,從很多經濟現象也可看到經歷10多年低速成長的台灣經濟又重新加快了前進步伐。筆者2010年11-12月在台灣大學駐點研訪期間,就近觀察到台灣經濟複蘇的諸多表像。作為北台灣門面之一的桃園機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桃園機場大廈開始改建更新、機場聯外道路與機場捷運正在如火如荼的施工、機場裏進出的遊客更是人頭攢動。作為南台灣門面之一的高雄港也是一個很好的佐証:港口碼頭上集裝箱貨櫃堆積如山,滿載集裝箱貨櫃的遠洋船舶頻繁進出港口,高雄港明顯已經擺脫了前幾年日漸蕭條的景象。回到臺北,市面明顯變得更熱鬧了,街頭出現TA.違的車潮與人潮,新的國際旅館與新的百貨公司有的剛剛開張,有的正在動土,房地產價格飆升。這些明顯都是經濟複蘇的特徵。

經濟指標與經濟現象表明,2010年台灣經濟明顯強勁複蘇。但與此同時,無論是民意調查結果還是筆者與台灣民眾面對面的訪談結果,都顯示多數台灣民眾抱怨這是“無感複蘇”。最近的五都選舉,執政的國民黨形勝實敗,許多人也認為由於民眾尚未真正感受到經濟成長,所以經濟成果無法轉化為選票。問題是,對台灣經濟2010年的強勁複蘇,為什麼,多數台灣民眾會沒有感覺呢?筆者經觀察與思考認為,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

首先,主觀感受會滯後。理論邏輯而言,在經濟擺脫蕭條轉向複蘇的過程中,普通大眾特別是廣大工薪階層對經濟好轉的切身感受,必然滯後於經濟好轉的客觀進程。這是因為,廣大工薪階層對經濟複蘇的感受與體認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工作比先前容易找到,二是工資比先前有所增長。特別是工資比先前有所增長,不僅是最明顯的感受與體認,也是更多人對經濟複蘇有感覺的充分必要條件。但由於複蘇中的經濟必須首先吸收消化先前在蕭條中釋放出來的過剩勞動力,才會進一步提升已在就業中的工薪階層的工資。這意味著在這一過程中,首先感受與體認到經濟複蘇的可能是那些因先前的經濟危機失去工作而現在又重回工作崗位的勞動力。而廣大的已經在就業中的工薪階層則需在他們的工資有所提高的時候才會對經濟複蘇“有感覺”。

從實際層面的觀察可以佐証這一理論邏輯結論。盡管2010年台灣經濟複蘇強勁,但台灣行政主管機構公佈的年平均失業率仍然高達5.21%,是史上次高,僅僅略低於2009年受金融海嘯沖擊而創下的5.85%的最高紀錄。在這種高失業率背景下,已經在就業中的廣大工薪階層的工資水平是不會有多大提高的。事實上,根據台灣行政主管機構的資料,島內有超過100萬受雇員工,每月薪資仍在2萬元新台幣以下,接近最低工資水平;除了少數領先複蘇地區的領先複蘇行業(例如臺北市房地產行業)的工資報酬有所提升之外,2010年台灣的平均薪資接近零成長。

其次,經濟複蘇不均衡。理論邏輯而言,在經濟擺脫蕭條轉向複蘇的過程中,經濟複蘇在區域與行業層面因路徑依賴通常是循序漸進的,呈現為非均衡複蘇狀態。經濟中心地區會先於經濟邊緣地區複蘇,景氣領先行業、有特殊政策扶持的行業會先於其他行業複蘇。因此,部分地區部分行業的工薪階層會率先感受與體認到經濟複蘇,而與此同時,更多地區、更多行業工薪階層尚未有此感受與體認。

從實際層面的觀察也可以佐証這-理論邏輯結論。大體來說,目前台灣經濟複蘇北熱南冷,都會區熱而非都會區冷。受惠於兩岸開放增溫的產業熱,但尚無法從兩岸交流中得利的產業冷。這種不均衡複蘇中的那些落後複蘇地區落後複蘇行業中的就業人員自然感受不到、體認不到剛剛啟動的整體層面的經濟複蘇,因為他們的工資報酬並未隨著整體層面的經濟複蘇而有所增長。

再次,全球化模式有局限。理論邏輯而言,經濟複蘇通常能夠為民眾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推動工資水平的提九民眾因此能夠感受到經濟複蘇的存在,盡管主觀感受會滯後於經濟複蘇的客觀進程。但經濟複蘇能否為民眾創造就業機會,能否推動工資水平的提升,取決於經濟運行模式。封閉經濟自不待言,經濟複蘇一定伴隨就業機會的增加與工資報酬的提升。但開放經濟條件下則要視情況而定。

長期以來,為突破島嶼經濟在資源、腹地與規模等方面的約束,台灣經濟不得不較大程度地參與國際經濟分工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特別是近10多年來隨著島內產業資本的外移,許多企業形成了“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經營模式。此種經營模式極大地減少了島內民眾就業的機會,讓台灣經濟成長果實無法分享到全民,進而形成GDP增幅遠遠超過民眾薪資的結構性貧富分化問題。此種模式下的經濟複蘇與島內民眾的工作機會與工資報酬關聯性較小,自然很難為島內民眾感受到了。

最後,所得分配不公平。理論邏輯而言,民眾是否感受到經濟複蘇,歸根結底取決於他們在經濟複蘇過程中是否獲益。即便隨著經濟複蘇進程的推進,自動解決了上述的主觀感受滯後問題、經濟複蘇非均衡問題,全球化模式問題,但如果CDP蛋糕分配嚴重不公平、嚴重不均衡,那些沒有分享到經濟成長的成果、實際收入沒有增長的民眾仍然會對經濟成長沒有感覺。而且,經濟成長的成果分配越不公平、越不均衡,對經濟成長沒有感受的人會越多。

台灣民眾絕大多數是受雇用的工薪階層。以工業與服務業受雇員工每人每月平均經常性薪資而言,從2001年~2010年,十年來僅增加4.89%。而同一期間的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卻上漲了9.62%,台灣人均CDP與人均所得卻分別增長了28.8%及31.4%。足見十年來台灣受雇員工的實質薪資是下降的,也足見當前臺灣社會所得分配的不均。另據台灣“財稅資料中心”統計,1998年,最富有的5%與最窮的5%的民眾平均所得相差32倍,11年後,這項所得差距已擴大至66倍。台灣社會所得分配不公平造成工薪階層實際收入的下降,這些工薪階層對當前的台灣經濟複蘇當然就難有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