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與辛亥革命圖片展明開幕

【本報訊】華僑華人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華僑與辛亥革命」、「建國方略與復興偉業」圖片展覽明日開幕。

展覽由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及中華僑聯總會合辦,澳門歸僑總會承辦,本澳社會文化司及澳門基金會贊助。

鴉片戰爭以後,由於西方列強的侵略和清朝統治的腐朽,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積貧積弱,戰亂不已,生靈塗炭。

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無數仁人志士奮起尋求救國救民、振興中華之道。在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組織領導和除舊佈新、矢志共和革命精神感召下,1991年武昌起義。爾後辛亥革命風暴席捲全國。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專制王朝,打開了中國進步的閘門,開啟了民主革命的新起點,譜寫了古老中國發展進步的歷史新一頁,樹立了中國人民改變自己命運的歷史豐碑。

辛亥革命前,華僑已遍布世界五大洲。他們對僑居地的開發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卻屢屢受到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和種族保護主義的歧視、迫害甚至屠殺,排華暴行層出不窮。孫中山先生的民主、共和思想一經提出,便在海外華僑社會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此,華僑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

《華僑與辛亥革命》圖片展,以華僑是革命團體的創建者、華僑是革命思想的積極宣傳者、華僑是革命運動的有力支持者、華僑是起義的英勇者四部分,展現華僑作為辛亥革命的中堅力量,為辛亥革命作出了傑出貢獻。辛亥革命的成功,華僑功不可沒。孫中山先生讚譽「華僑為革命之母」,是對華僑在辛亥革命過程中地位作用的高度概括和肯定。

公元1919年2月,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寫了《實業計劃》一書(此書和《孫文學說》、《民權初步》兩書一起,合為《建國方略》)。《實業計劃》是《建國方略》的「物質建設」,孫中山先生以理想主義和務實的高度統一,始終堅持「取法乎上」,以世界最先進的現代化國家作為自己的外部參照,以「觀察國情」、「適合中國國情」為基本要求,來構建中國實業發展的總體目標。

《建國方略與復興偉業》圖片展以《實業計劃》為主線,包括交通之開發、商港之開闢、鐵路中心及終點並商港地設新式市街各具公用設備、水力之發展、設冶鐵制鋼並造士敏土(水泥)之大工廠以供上列各項之所需、礦業之發展、農業之發展、蒙古新疆之灌溉、於中國北部及中部建造森林、民族、民權、民生十方面的內容。

今天,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的願景正在現實,中國人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現代化的理想正在逐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前景已經展現在我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