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按年升逾百分五

【本報訊】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5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109.46)按年上升5.19%。升幅主要由外出用膳及汽油的價格上升所帶動。

截至今年5月為止的十二個月,綜合消費物價平均指數較前一期上升4.09%,而甲類及乙類消費物價指數分別上升3.69%及4.26%。

與去年5月比較,升幅最明顯的商品及服務大類有交通(+11.00%)、雜項商品及服務(+8.69%)、食物及非酒精飲品(+6.80%)及醫療(+6.54%),主要是汽油、機票、石油氣及金飾的價格上升,以及門診、外出用膳、理髮及美容服務收費上調所致。另一方面,通訊的價格指數按年下跌8.18%。今年5月的甲類(108.53)及乙類(109.84)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分別上升4.75%及5.37%。

今年5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月上升0.66%。其中,女裝成衣的價格上升,導致衣履的價格指數上升4.22%;而旅行團收費回落,致使康樂及文化指數按月下跌1.26%。今年5月的甲類及乙類消費物價指數按月分別上升0.58%及0.70%。

今年首五個月的綜合消費物價平均指數較去年同期上升5.03%;甲類及乙類消費物價指數分別錄得4.68%及5.21%的升幅。

以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為基期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是反映物價變化對本澳整體人口的影響。甲類消費物價指數代表約50%住戶,每月平均開支在6,000至18,999澳門元之間;乙類消費物價指數代表約30%住戶,每月平均開支在19,000至34,999澳門元之間。

對日益增大的通脹壓力,政府早前決定,於今年第3季再推出一次性抗通脹措施,向每名永久性居民和非永久居民分別發放3000澳門元和1800澳門元現金。至此,澳門每名永久居民和非永久居民今年將分別獲得累計7000澳門元和4200澳門元的現金。

與此同時,特區政府多個部門也宣佈將陸續實施一系列民生福利及扶助措施,包括上調補貼和經濟援助標準、擴大就業和減免公屋房租等,以緩解澳門居民面對通貨膨脹的生活壓力。

澳門學者認為,政府多項紓緩措施短時間內對居民、特別是貧困家庭會有所幫助。但長遠而言,政府宜從調控經濟發展著手,壓抑經濟過熱,避免通脹過高。

有經濟學家指出,未來幾個月澳門通脹情況,還得看內地的輸入性通脹及人民幣走勢,倘若商品價格及人民幣升幅大,通脹高企仍將持續一段時間,甚至可能會進一步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