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辦公大樓“豪華病”

當這些大樓與破敗的民房、寒酸的校舍形成鮮明反差時,不由得讓人追問,這“豪華病”是如何養成的?

自3月底有網友發起“隨手拍地方政府辦公大樓”的活動開始,已有數座大樓照片被曝光,其堂皇程度著實令人瞠目。當這些大樓與破敗的民房、寒酸的校舍形成鮮明反差時,不由得讓人追問,這“豪華病”是如何養成的?

豪華衙門競風頭

說起這次被網友“拍”上網的政府辦公樓,最“引人矚目”的當屬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的例子。

此前有網友爆料,望江縣委、縣政府“佔用182畝耕地興建超豪華辦公大樓”,辦公樓建築面積達43600平米,且裝修豪華,建築面積相當於8.5個美國白宮。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望江縣是一個財政窮縣,年財政淨結餘僅20多萬元。

此後,本報記者趕赴安慶市及望江縣,新建辦公樓所在地,看到該大樓主體工程已經基本完工,共有6棟大樓,前後兩排,形成一個建築群。大樓外立面裝修即將結束,腳手架正在拆除。雖然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但氣勢已在。

安慶市聯合調查組回應稱,從他們調查結果來看,辦公樓建築面積不超標,但確實存在項目審批手續不全、操作不規範、超標準裝潢等問題。

不過,對於這一調查結論,最初在網上曝光這件事的網友“賓語的廉政空間”的態度很明確:“雖然‘賽白宮’在項目審批、規劃、招投標、現場施工等過程中,先後使用過‘望江縣政務新區’、‘望江縣政務辦公新區’、‘望江縣城投公司綜合樓’、‘望江縣城投公司寫字樓’等多個名稱,但無論掛什麼羊頭,都改變不了其賣狗肉——超標準蓋豪華辦公樓的實質。”

可歎的是,對“超標準蓋豪華辦公樓”的種種傳聞不只于望江縣這一個案例。在中國廣大地區,一大片低矮灰暗的民居,簇擁著一棟棟豪華機關辦公樓,如此鶴立雞群的現象並不少見。

近來有廣東媒體將珠三角的鄉鎮政府辦公樓進行歸納,分為豪華派和造型派等幾種。前者建造異常豪華氣派,可媲美縣、市政府大樓,如清遠市陽山縣七拱鎮政府新辦公大樓。大樓占地5000平方米,總投資600多萬元,雖處偏遠山區,但建築氣勢恢弘,頗似美國白宮。後者刻意模仿著名建築,或者特別講究位置、朝向。如茂名市信宜懷鄉鎮的山寨版中南海。遠遠望去,政府大院內“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格外醒目,牌坊兩側擺著的一對石獅子好不生猛。

真可謂,神州處處有“宮殿”,勝過瓊樓玉宇無數。

審批環節存在漏洞

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總理特別提及,要嚴格控制黨政機關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建設。“這不是他第一次如此表態。這一話題也幾乎年年成為公眾熱議的焦點。”《南方農村報》如是評價。

可在中央的三令五申下,一些地方政府顯然沒把中央的要求當一回事。退一步講,即便由於原辦公條件惡劣,地方政府必須新建辦公樓,國家也設立了相應的標準,按標準建造辦公樓也不應到達豪華的等級。那麼這些超標的建築又是如何通過審批的呢?

對於記者的這個疑問,採訪中遇到的地方政府相關人員都採取了避重就輕甚至回避的態度。河北某地級市發改委的一位工作人員說,縣級政府和直屬機關的辦公大樓要由省政府審批通過,然後交由發改委核定面積和標準才能開工建設的。他認為網上曝光的一些豪華政府辦公大樓,根據目前已知的情況,顯然是沒有通過審批這一環節的,至少是沒有通過發改委的核定。而對於這些縣級政府是如何繞過審批程序,以及這種情況是否常見的提問時,該工作人員以“不瞭解具體情況,不太好說”,回避了問題。

在河南省某縣級直屬機關,一位曾參與機關新建大樓審批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什麼規定限制蓋辦公大樓的。“基本上都是單位自己開個會,決定蓋樓後,找設計公司設計圖紙,再由縣土地部門根據需要的占地面積,以每畝一萬多塊錢的價錢進行征地,最後將工程交由建築公司承建。整個過程中,根本不存在任何規定以及上級批不批的問題,建築的面積大小和裝修標準完全取決於籌措到的資金的多少。”

同樣的現象在山西省也曾出現過。2006年,山西媒體曾披露了本省國家級貧困縣渾源縣檢察院修建豪華大樓的事件,修建資金大部分來源於檢察院參與公路治超的罰沒款。雖然媒體曝光之後,相關責任人受到了相應處罰,但這座號稱“是全省檢察機關最豪華的建築”仍矗立在縣城迎賓大街上。按照當地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員的說法:“政府機關蓋豪華超標辦公樓在地方來說,根本不是什麼新鮮事,不蓋才是異類。這些辦公樓基本上都是先蓋後批,蓋都蓋了,上面總不能讓拆了吧。而且審批也就是走個過場,數字上下下功夫就行了,誰也不會去較這個真兒的。”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王凱在接受本報採訪時介紹,按照規定,地方政府建設辦公大樓,須經上級主管單位審批通過,審批的過程應嚴格按照標準來執行,而審批、建造、驗收等環節都應有監管,“但並非沒有漏洞可鑽。”“比如,有的地方政府在申報時報的辦公機構和人數非常多,對照標準,其建造面積的確沒有超標,但當機構入駐後在裏面辦公的人卻沒有那麼多。”

為了面子也為了腰包

豪華的辦公大樓蓋起來需要的資金不是一筆小數目,如此龐大的建設資金又是從何而來的呢?一位縣政府的工作人員話令本報記者印象深刻:“單位都有自己的小金庫,這是一筆資金;另外通過截留上級款項,挪用專用資金來籌錢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只要上面不抓,下面不告,都是明目張膽著來的。”

從以往媒體揭露的典型案例看出,越是經濟貧困的地方,越喜歡搞豪華工程,而凡是大興土木蓋豪華辦公樓成風的地方政府,藉口是相同的:一是城市建設要有“超前”意識,不能剛建好沒多久就過時了;二是要有一個現代化的形象,給外人留下“有實力”的印象,以利於招商引資。

一位不願具名的建築設計師對《國際先驅導報》表示,形象工程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地方政府官員的政績往往與當地GDP的發展掛,而招商引資則是促進地方GDP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投資者會考核當地的環境,如果設施過於落後,往往會阻礙投資的引入。在這樣一個大的社會環境下,地方政府就會不切實際地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像一些地方政府如此大手大腳和大興土木,表面看似乎是為了振興當地面貌,但實際上是與官員打造政績脫不了幹係。由於眼下各地官員實行輪崗制,鄉鎮領導人都將管轄基層作為仕途一站,大多抱著過客心態,缺乏長遠考慮,只希望留下所謂的地標性建築物,以凸顯“為官一任,流芳百世”,為此不惜舉債上項目。

更不用說,在建造豪華辦公大樓背後常常隱藏著利益驅動。“這一方面緣於地方政府官員追求奢華的心理,另一方面是樹立地方形象工程的需要,而每個工程多少也牽涉到各方利益。”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嶸如是分析地方政府青睞豪華辦公大樓的內因。

新加坡《海峽時報》在報道望江縣這一案例時,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說,官員們從開發商那裏拿到的“回扣”通常是總工程款的15%。

至少在安徽阜陽“白宮書記”張治安的案例中,官員插手重大工程項目可獲利益之豐厚可見一斑。據媒體報道,張治安先後3次收受同村老鄉王家山的賄賂110萬元,而後者正是通過行賄得以承攬阜陽“白宮”、皖西北商貿城、生態園等潁泉區的重大工程項目。

民生為先不能忘

其實,在老百姓看來,市鄉鎮政府辦公樓只要交通方便、辦事容易就可以了,造型、佈局、裝修如何,不會計較。

可悲的是,一些官員在豪華鋪張的環境裏呆久了,忘記了怎樣體恤民情、民意和民心。

當然,也有一些地方政府是踏踏實實“為人民服務”,將百姓放在首位的。

四川省廣元市委辦公樓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修建的一幢5層樓的磚混結構建築。後來幾經發展和加蓋,市委序列機關和黨群部門近20個單位都擠在這幢幾十間房子的樓裏辦公。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來的大地震讓這座辦公樓成為了危房,權威部門鑒定為D級危房。

當時在市委宣傳部工作的《廣元日報》社總編輯高富強回憶說:“地震發生後的一個多月時間裏,餘震不斷,辦公樓又成為了危房,我們只好在帳篷或者貨櫃車裏辦公和休息,跟打遊擊差不多。”

儘管有人提出重建,但經過進一步檢測和評估,所有機關還是最終搬回經過加固的市委辦公樓辦公。

今天的廣元市委辦公樓辦公用房依然緊張,市委書記的辦公室只有17平方米。在很多人眼中,它看上去還是跟許多鄉鎮辦公樓沒有什麼兩樣。然而有網友說:“危樓見證災難,聳立昭示勝利,加固體現科學,決策顯示為民。”

相比之下,那些林立的豪華辦公樓,則成為華夏大地一道道刺目而又華麗的傷疤,而那塊“為人民服務”招牌卻淪為專給老百姓看的輕浮口號。

政府辦公用房的標準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於2009年1月19日公佈的《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規定正部長級別的官員辦公室使用面積不能超過54平方米,縣長不能超過20平方米。中央國家機關副部級、正司(局)級、副司(局)級、處級和處級以下的辦公室使用面積分別為42、24、18、9和6平方米。

該標準還規定了省級及直屬機關和市(地、州、盟)級及直屬機關,以及縣(市、旗)級及直屬機關公務員辦公室使用面積大小。縣(市、旗)級正職辦公室每人使用面積20平方米,而縣(市、旗)級副職每人使用面積12平方米,其直屬機關科級每人使用面積為9平方米,而科級以下每人使用面積6平方米。

中共中央辦公廳(中辦)還曾印發《關於進一步嚴格控制黨政機關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建設問題的通知》,規定黨政機關辦公樓建設省(部)級不得超過4000元/平方米,市(地)級不得超過3000元/平方米,縣(處)級及以下單位不得超過2500元/平方米。

(于秋、熊潤頻、楊華、黃瑩瑩、麻慧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