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週期危機累中國 專家建議全方位突圍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電】作為美債危機之後首位訪華的美國領導人,拜登為期6天的中國之行被外界稱為“安撫”之旅,但是分析人士們認為拜登此行的實質意義有限,美國目前沒有意願也沒有能力對中國做出任何承諾。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樊明太認為,從美國債務的構成上來看,債務的很大比重是由美國無節制的信貸消費造成的。目前迫切需要改善全球治理結構,形成一套機制來制約美國單邊的無節制的信用消費。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魏亮認為,平衡開支法案已經將美國政府未來幾年能花的錢全都安排好了,即使奧巴馬能說服國會拿出幾十億美元來刺激經濟,但規模上已經遠不能與2008年次貸危機時的刺激計劃相比。再次推出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必將推高大宗商品和居民消費價格,對奧巴馬的選情不利。因此,債務危機之下,美國的迴旋餘地和手段十分有限。

魏亮說,發達國家經濟將陷入一種低增長、高失業、金融市場劇烈波動的新常態。樊明太也認為,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實際上是陷入了歐美等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週期性波動之中,雖然不至於太悲觀,但是短期內無望抽身。

但是,全球經濟秩序調整的轉機尚未明朗,包括中國在內世界各國都需要尋求全方位的突圍。首都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朱超對中新社記者說,主要債權國之間通過增加投資貿易互相持有貨幣不失為一個理性的選擇。

新加坡東亞研究所研究主任黃朝翰表示,歐美債務危機之下,中國加速融入區域合作尤為必要。區域各國之間如果能打破貿易保護主義的壁壘,加強合作,將有力地促進各國擺脫危機。

有媒體認為,拜登此行有可能繼續為人民幣升值向中國施壓。樊明太認為,人民幣不應該以升值為目的,而應當以波動為目的,造成人民幣靈活的波動性才能對國際市場形成有效的牽制。朱超認為,人民幣可以經由SDR(IMF特別提款權又稱“紙黃金”)國際化,這將更加現實且穩妥。